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1)
2023(12360)
2022(10508)
2021(10155)
2020(8449)
2019(19705)
2018(19586)
2017(35787)
2016(21230)
2015(24445)
2014(24820)
2013(23615)
2012(22105)
2011(19764)
2010(20218)
2009(18633)
2008(18768)
2007(17397)
2006(15195)
2005(13484)
作者
(58439)
(48941)
(48787)
(46680)
(30852)
(23771)
(22715)
(19135)
(18626)
(17706)
(16655)
(16359)
(15591)
(15352)
(15207)
(15138)
(15129)
(14431)
(14221)
(14164)
(12343)
(12287)
(11837)
(11465)
(11130)
(10969)
(10956)
(10920)
(9942)
(9871)
学科
(74918)
经济(74833)
管理(55287)
(49871)
(41287)
企业(41287)
方法(35281)
数学(30599)
数学方法(30159)
中国(24438)
教育(22897)
(22831)
(21408)
(18293)
地方(16588)
理论(16473)
业经(16293)
(14984)
农业(14827)
(13986)
财务(13953)
财务管理(13912)
企业财务(13141)
(13115)
贸易(13106)
(12649)
(12361)
教学(11388)
环境(11150)
技术(11113)
机构
大学(294643)
学院(288421)
(102644)
管理(102478)
经济(99765)
研究(98401)
理学(87587)
理学院(86482)
管理学(84499)
管理学院(83956)
中国(69809)
(64794)
科学(61673)
(50185)
(49900)
(49529)
师范(49162)
(48221)
(46659)
中心(45773)
研究所(45256)
业大(43209)
北京(41314)
教育(39895)
师范大学(39490)
财经(39267)
农业(37887)
(37221)
(35719)
(35333)
基金
项目(186030)
科学(144894)
研究(143209)
基金(127631)
(109842)
国家(108723)
科学基金(91509)
社会(85259)
社会科(80220)
社会科学(80190)
(76076)
教育(73711)
基金项目(67406)
(64931)
编号(62892)
自然(57395)
自然科(55947)
自然科学(55929)
成果(55035)
自然科学基金(54871)
资助(51950)
课题(46509)
重点(43275)
(42061)
(40986)
(38568)
(37907)
项目编号(37855)
(36916)
教育部(36185)
期刊
(116250)
经济(116250)
研究(91482)
中国(68996)
教育(66945)
学报(45655)
(43577)
(42330)
科学(39941)
大学(35593)
管理(34181)
学学(31155)
农业(29689)
技术(29280)
(22004)
金融(22004)
财经(19117)
业经(19021)
图书(18175)
经济研究(17043)
职业(16969)
(16496)
(16333)
问题(15399)
(15357)
(13809)
论坛(13809)
技术经济(13694)
(13455)
统计(13408)
共检索到442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福兴  
高校内部教育评价活动产生了复杂的冲突现象,而以利益动因、利益人假设等理论预设为核心的利益分析方法可为其归因及治理研究提供有效的解释框架。利益多元化与资源稀缺性的矛盾,使得评价中的"比较利益人"在"利益-资源塑造行为"中产生诸多冲突,表现为形形色色的利益博弈。利益冲突既可以产生团体排斥力,又可以激发团体凝聚力,因而具有破坏与建设双重作用。冲突的治理可通过利益表达与辨明、"合意模型"构建及利益干预与协调等步骤开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钢  曹评  
现有的冲突分类是从冲突的结果出发作出的,这不利于进行冲突管理。本文基于归因理论及其三个维度,在"知觉冲突"的层面上进行全新分类。由于"知觉冲突"尚未演化到实际的冲突,因此,这种分类方式更有利于管理者进行冲突管理。最后,本文提出了针对这种新型冲突分类的未来研究方向以及冲突管理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荟  
寺庙教育是西双版纳傣族的传统教育形态之一。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更是文化传播和民族教育的固定场所。现代学校教育介入后,寺庙教育与学校教育始终处于对立冲突的状态之中,主要体现在生源、时间、教学内容、学生人生观、和尚生身份等方面。这是由经济优势带来的文化自信和对他文化的排斥;学校教育传承傣族文化功能的有限性;学校教育的内容脱离当地生活,致使"读书无用论"流行;寺庙教育的世俗化倾向和管理上的松散状态;相关政策向学校"一边倒"的倾向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家合  
当前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主体的识别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尚不清晰,影响了购买行为的成效。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本质上是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过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识别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九类利益相关者,并通过对专家的结构性访谈界定地方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四类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各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参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利益要求和利益冲突。最后以用人单位为中心提出协调各方利益的策略:地方政府应完善监督评估机制,承担公共责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坚持专业价值观;服务对象应充分运用监督权和知情权,主动参与其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陈凤英  
校企合作过程,职业学校、企业、政府等在各自的利益驱动下,呈现"难有为""不想为""无力为"的尴尬状态。本文以共生理论为理论逻辑起点,构建追求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变革校企合作的治理路径——创新复杂性的合作思维、保障合作主体的话语权、搭建对话性的合作平台、建立问责制的合作框架、重视外评估的质量督导应是未来提高校企合作有效治理的应然之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钟蔚  
城市化过程中征地冲突日趋频发已经成为困扰地方政府的社会难题。地方政府与被征地农民、开发商等利益主体在征地中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展开强征、抗征、行贿与阻挠开工、以及上访滋事等各种博弈策略,甚至引发冲突,最终都陷入利益损失困境。究其原因在于博弈土地产权、补偿制度、社会保障和纠纷解决与救济等方面缺乏制度化的规则,导致社会秩序紊乱与失衡。转变征地冲突治理思路,应当从完善征地相关配套制度的源头上消除征地矛盾隐患,推动城市化有序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亚男  韦福祥  刘颖艳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不能完全解释角色压力与后继结果产生的原因,对如何对待工作压力的指导意义有限。研究将角色冲突视为一种无法避免的工作状态,从归因理论视角阐释角色冲突、情绪衰竭对越轨行为的影响,并着重探讨控制点对这一影响机制的调节效应。通过对ZD物业服务企业300名一线服务员工的问卷调查,从归因理论视角进一步验证了角色冲突会通过情绪衰竭分别对人际和组织越轨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相对于高控制点(内控型)员工,低控制点(外控型)员工更容易受到角色冲突影响产生情绪衰竭,情绪衰竭对人际越轨行为的影响更强;情绪衰竭对人际越轨行为的中介作用受到控制点的调节,但是控制点对组织越轨行为并不具备这种调节作用。研究跳出工作要求——资源理论框架,从归因角度阐释员工对角色冲突、情绪衰竭对越轨行为的影响机制,细化控制点对不同越轨行为的调节效应。为从员工个体角度降低角色冲突对自身的影响提供了另一个理论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越轨行为的研究视角,对引导员工正确对待角色冲突、避免负面工作行为具有一定管理实践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殿昆  
本文分析了连锁营销渠道冲突频发的原因,认为渠道权力结构严重失衡是内因,制度环境有严重缺陷是外因,并用我国台湾地区与大陆的案例对比,验证了这个结论,而且用无限期轮流出价博弈模型作出了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由此引伸出治理渠道冲突频发的4条基本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杰  刘业青  
导生关系对研究生学术成长及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隐性冲突在导生关系中普遍存在,但并未得到重视和研究。研究生沉默与被动背后,存在许多不为人知的意义建构。期望和代沟形成的认知与诉求差,叠加“不必要、不敢、不愿”的隐形沟通屏障是导生隐性冲突的背景板,而搭载时间、话语、情感的微观权力运行是冲突生成的直接原因。导生隐性冲突投射出基于现代社会发展与转型的价值波动、工具理性侵蚀等因素造成的精神危机常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大海  柳亦博  
目前,我国社会冲突的治理结构是由政府单一主体把控,从中央到地方强调"谁主管,谁负责"的模式,市场与社会力量尚未有效参与到社会冲突治理当中来。这是一种缺乏结构洞、密度极大、群集度极端聚焦的社会冲突治理网络结构,会使处于中心位置的公共部门出现对社会资源的"虹吸现象"。为了有效应对高度复杂的现代社会风险,我们应从注重政府监管转变为注重政府引导,将大部分社会冲突的治理放权给社会组织,从而形成一个饱含结构洞、密度分散、结构扁平的社会冲突治理网络。通过社会组织架设的信息沟通桥梁,促进冲突双方的信息对称性和彼此关注程度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秀颀  
在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中企业日常运作中利益冲突情况普遍存在,形式多样,并非仅仅出现在采购领域,大到集团的关联交易管理、投资并购活动,小到具体的采购和销售等业务开展,相关案例屡见不鲜。很多管理者及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从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世权  丁洁  
针对近年来国企民营化实践中频发的不和谐事件,在运用内容分析法提炼通钢股份民营化的环境条件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对国企民营化中的利益相关者行为进行了归因。研究表明,个体经济利益、个体职位保障与群体共有信念是影响政府、经营者、员工和民营企业家等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关键因素。地区间竞争、区域内企业竞争、行业竞争、组织绩效、发展潜力与组织文化等内外部环境条件在上述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与此同时,研究认为,最优民营化方式是存在并可行的,其实现的关键在于理顺政府、民营企业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以及经营者、员工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劳资关系,进而实现利益相关者共有信念的重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曲福玲  于战平  陈宏毅  
随着农村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市场主体的利益冲突呈现出多元化,而且利益诉求数量和程度大幅提高,经济诉求的渴望加剧,政治诉求和社会诉求的愿望更加迫切。因此提出农村市场主体的利益实现途径,包括倡导并推行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并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利益保护和冲突管理机制的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审计冲突是指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感知的对立或不一致。以冲突双方为框架,内部审计潜在冲突包括四类:内部审计确认职能和咨询职能之间的冲突、不同的领导者之间的需求冲突、不同部门之间的冲突、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冲突。内部审计潜在冲突应对措施包括共性措施和个性措施,前者指对多数潜在冲突都有作用的措施,后者指只对特定潜在冲突有作用的措施,有效的内部审计沟通和恰当的内部审计体制是主要的共性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内部审计冲突是指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感知的对立或不一致。以冲突双方为框架,内部审计潜在冲突包括四类:内部审计确认职能和咨询职能之间的冲突、不同的领导者之间的需求冲突、不同部门之间的冲突、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冲突。内部审计潜在冲突应对措施包括共性措施和个性措施,前者指对多数潜在冲突都有作用的措施,后者指只对特定潜在冲突有作用的措施,有效的内部审计沟通和恰当的内部审计体制是主要的共性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