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31)
- 2023(4429)
- 2022(3737)
- 2021(3722)
- 2020(3042)
- 2019(7192)
- 2018(6992)
- 2017(11242)
- 2016(6839)
- 2015(8205)
- 2014(7984)
- 2013(7386)
- 2012(7020)
- 2011(6518)
- 2010(6453)
- 2009(5996)
- 2008(5931)
- 2007(5098)
- 2006(4488)
- 2005(4224)
- 学科
- 济(21750)
- 经济(21713)
- 管理(15546)
- 业(12442)
- 企(9844)
- 企业(9844)
- 中国(9151)
- 方法(8775)
- 数学(7689)
- 数学方法(7599)
- 财(6705)
- 学(6574)
- 农(6041)
- 教育(5978)
- 制(4809)
- 贸(4232)
- 贸易(4221)
- 理论(4171)
- 业经(4166)
- 工作(4157)
- 易(4107)
- 地方(4104)
- 融(4074)
- 金融(4074)
- 农业(4008)
- 和(3783)
- 体(3525)
- 务(3517)
- 财务(3516)
- 财务管理(3498)
- 机构
- 大学(93386)
- 学院(86456)
- 研究(38092)
- 济(33042)
- 经济(32261)
- 中国(28069)
- 管理(26655)
- 科学(23597)
- 理学(22150)
- 理学院(21802)
- 管理学(21168)
- 京(21135)
- 管理学院(21026)
- 所(20365)
- 农(19214)
- 研究所(18474)
- 财(16917)
- 中心(16707)
- 农业(15379)
- 业大(14670)
- 范(14394)
- 师范(14177)
- 江(14168)
- 院(13983)
- 北京(13779)
- 财经(12266)
- 部(11418)
- 经(11392)
- 教育(11295)
- 师范大学(11245)
- 基金
- 项目(57855)
- 科学(44203)
- 研究(41968)
- 基金(40391)
- 家(36800)
- 国家(36470)
- 科学基金(29540)
- 社会(24846)
- 社会科(23313)
- 社会科学(23304)
- 省(22207)
- 教育(21124)
- 基金项目(20487)
- 划(20027)
- 自然(19485)
- 自然科(19006)
- 自然科学(18995)
- 自然科学基金(18665)
- 资助(17166)
- 编号(16516)
- 成果(16063)
- 重点(14135)
- 部(13292)
- 课题(13265)
- 发(12500)
- 创(11957)
- 大学(11740)
- 科研(11651)
- 计划(11344)
- 创新(11167)
共检索到152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川生
高校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策源地和不断发展的重要基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作为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与思想舆论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重任,肩负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凯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这次会议决定1979年大幅度提高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标志着中国价格改革的开始。从那时起至今,价格改革已经走过了20年,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一、中国价格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翔 武力
新中国工业化是在落后于世界工业强国的条件下起步的,面临着较大的赶超压力。通过优先重工业发展战略,中国部分重要工业产品缩小了与世界工业强国的距离,但是中国工业发展水平整体仍然不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工业化进入了发展快车道,最终在2011年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完成了工业数量上的赶超。但中国工业质量与效率依旧落后于世界工业强国,实现其赶超仍然任重道远。回顾新中国70年工业赶超历程,我们可以总结历史经验与启示:工业赶超应当发挥好大国综合优势,运用好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的独特优势;要利用好市场机制,发挥好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双重优势;要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在开放中实现工业赶超。
关键词:
工业赶超 历史进程 基本经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永穆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挥金融在服务"三农"中的核心作用,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创新,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为促进"三农"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进程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核心举措和农村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我们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多元发展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分工协作阶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红莉
高职教育的布局结构具有丰富的内涵,是衡量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其与区域经济匹配度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高职院校的布局结构经过三个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强调规模、速度、质量、效益与特色的有机结合。其主要经验表现在:注重管理体制与办学体制的深化改革,以社会实效与经济发展为战略导向,加强布局结构的国际化、集成化与协同化发展,以及布局结构"质"与"量"的有机结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戚聿东 肖旭
经过70年的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试行分类管理,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架构,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内部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企不分"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亟待完善,垄断行业改革有待深化。为此,国有企业制度建设要从六个方面继续发力,分别是坚持整体渐进和局部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思路,加快推进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架构,稳妥推进分类改革,健全完善国有资本监管体制,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营造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马金华 林源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因应时局进行财税治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红色型"财税,支援了革命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构建国家型财税,推进工业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酝酿调控型财税,驱动了经济持续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筑现代型财税,促进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认为,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一元领导的统筹之向、良法之下的规范善治和以民为本的价值核心,是党百年财税治理的基本经验。正是如此,党才得以披荆斩棘,完成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以史为鉴,当前我国财税治理需要以提高人民幸福感为旨归,实现质量化发展、适度化举债、一体化运行,促进财政收入可持续性,化解财税风险,发挥央地两个积极性,构建有活力、有动力、有合力的财税治理新格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久贺
改革开放40年来,广西扶贫开发历经了改革推动式扶贫、规模开发式扶贫、重点突破式扶贫、多元参与式扶贫和新时代精准扶贫五个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其基本经验有:建立扶贫管理体系,强化扶贫组织领导;紧盯农村扶贫对象,确保扶贫开发成效;梳理扶贫开发思路,突出扶贫工作重点;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价值启示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决策,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坚持党的领导、凝心聚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灵通 杨玉丹
研究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与经验既可丰富审计史和党史研究,又可以史为鉴,更好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历程,分为起步探索、规范提高、进一步发展、新时代全面深化发展等4个阶段,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经验是:党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领导与重视;先试点后推广,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依法审计,不断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体系;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利用好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旭雯
现代化是一个从不发达社会向发达社会转变的动态过程,它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的现代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体现了其整体性。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现代化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在战略部署上经历了从把经济建设作为第一目标到"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在战略步骤上从"两步走"到"三步走""新三步走"再到"两个十五年";在实践路径上从依靠群众大生产运动提高经济产量到不断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再到推进中国现代化融入世界现代化,并对世界现代化作出贡献。七十年的历史变迁启示我们,中国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中国方案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示范效应。
关键词:
现代化 历史进程 中国方案 新中国七十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士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对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进行了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其历史进程可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等三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总结为: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将发展生产力作为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以法治推动制度完善并巩固制度建设成果。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矿产资源所有权 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程雪阳 高林娜 蒋仁开
研究目的:从法治角度梳理、分析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律文本分析、法律规范解释。研究结果: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的"革命型土地法模式",为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探索的"引导型土地法模式",为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探索的"改革型土地法模式",为社会主义焕发青春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构建的"创新型土地法模式",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研究结论:百年土地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表明,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坚持人民至上是基本立场,坚持理论创新是动力源泉。
关键词:
建党百年 土地法治 革命 改革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军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经历了探索调整、确立发展再到改进加强三个阶段。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必须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必须坚持党管高校干部和人才,必须从严从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高校 党的领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侯波
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减贫治理成效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也是世界发展史和减贫史上新的伟大奇迹,更是中国对世界人权事业的最重要贡献。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扶贫减贫发展历程,科学总结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贡献中国智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继桥 刘宝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经历了探索奠基、初创发展、确立形成、拓展规范与完善提升五个阶段。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政策呈现出从规模到质量、从集权到简政放权、从单一到全方位以及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价值逻辑,形成了必须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内涵建设以及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四个方面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对外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