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1)
- 2023(8818)
- 2022(7469)
- 2021(6924)
- 2020(6029)
- 2019(13617)
- 2018(13504)
- 2017(25907)
- 2016(14773)
- 2015(16747)
- 2014(17021)
- 2013(16538)
- 2012(15412)
- 2011(13781)
- 2010(13895)
- 2009(12983)
- 2008(13380)
- 2007(12548)
- 2006(10520)
- 2005(9419)
- 学科
- 济(54619)
- 经济(54569)
- 管理(43414)
- 业(42197)
- 企(32910)
- 企业(32910)
- 方法(28086)
- 数学(25293)
- 数学方法(25081)
- 财(20861)
- 中国(16928)
- 农(15851)
- 务(15312)
- 财务(15298)
- 财务管理(15251)
- 企业财务(14531)
- 制(12102)
- 银(11710)
- 银行(11690)
- 业经(11099)
- 险(11035)
- 保险(10941)
- 行(10825)
- 贸(10772)
- 贸易(10768)
- 学(10547)
- 易(10479)
- 地方(10378)
- 农业(10332)
- 融(10112)
- 机构
- 大学(206738)
- 学院(205148)
- 济(81282)
- 经济(79387)
- 管理(76414)
- 理学(64664)
- 研究(64441)
- 理学院(63988)
- 管理学(62766)
- 管理学院(62394)
- 中国(53871)
- 财(43385)
- 京(42665)
- 科学(39503)
- 农(34647)
- 财经(33281)
- 所(32910)
- 江(32188)
- 中心(31392)
- 业大(30449)
- 经(29986)
- 研究所(29624)
- 农业(27459)
- 北京(27070)
- 范(26499)
- 师范(26247)
- 州(25653)
- 经济学(25364)
- 财经大学(24559)
- 经济学院(23208)
- 基金
- 项目(130669)
- 科学(100829)
- 研究(97871)
- 基金(91827)
- 家(78518)
- 国家(77828)
- 科学基金(66201)
- 社会(59812)
- 社会科(56518)
- 社会科学(56499)
- 省(52585)
- 基金项目(48614)
- 教育(46416)
- 划(43652)
- 自然(41985)
- 编号(41918)
- 自然科(40933)
- 自然科学(40919)
- 自然科学基金(40175)
- 资助(38247)
- 成果(35451)
- 重点(29442)
- 部(29096)
- 课题(28887)
- 发(27881)
- 创(27041)
- 性(26072)
- 项目编号(25828)
- 科研(25630)
- 大学(25515)
共检索到308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鹤
一、高校债务成因(一)国家对高校投入不足高等教育是人才之根本,我国政府正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但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却一直不高。2004年,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79%,到2008年为3.48%,年均提高0.17个百分点,但我国的GDP却以每年10个左右的百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桂蓉
当前,金融风险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尤其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是今年乃至今后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地防范降低金融风险,直接关系到我国金融业能否在改革中健康发展,并同国民经济能否顺利推进息息相关。一、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强
文章从分析地方债务快速增长的成因入手,结合地方债务膨胀可能引发的风险因素,分析地方债务对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盲目扩大地方负债,导致债务风险集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强化预算约束、建立预警机制等方式化解地方债务的潜在风险。
关键词:
地方债务 风险因素 化解途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文渊
债务置换计划则既可以继续保证融资平台的稳步退出,又可以降低地方融资的融资成本,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经济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从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来看,其为何短短十年内从不到5万亿元飙升至20多万亿元,背后有其必然性。首先,公共产品整体供给不足的现状是地方政府债务上升的根源。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及国企成为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提供方,大规模投资需要解决融资。其次,分税制之后,地方政府依然面临财政缺口,地方政府需要通过主动负债来推动基础设施发展。再次,经济周期波动下,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成为财政政策的有利抓手,2008年和2012年之后,地方政府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兰超 王杨
物流产业集群具有物流需求与资源的集聚性、网络资源的开放性、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基础的根植性、物流资源的区域集聚具有物品流通集散结点,和多方诚信机制的特征,能够有效规避物流外包风险。
关键词:
风险 集群 外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童燕军
一、高校债务现状(一)高校负债总量大由于1998年高校扩招浪潮的影响,全国各地的高校都掀起了改扩建的热潮。加上我国财力的限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再者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的不完善,高校筹集资金的渠道和方式非常有限。这就造成了高校大量的负债。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国仅72所部属高校的负债已经达到360亿元,平均每所高校的欠债就有5亿元。而全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更是高达2000亿元到2500亿元。仅以吉林大学为例,2005年起,吉大每年单单支付贷款利息就多达1.5亿至1.7亿元学校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倪筱楠 温佳瑜 张键
本文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影响路径的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和分析师关注来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当企业为非国有性质、由非“四大”审计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其ESG表现更能显著降低债务违约风险。本文从企业ESG表现的视角探究了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也丰富了企业ESG表现经济后果的研究,同时为防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守海 徐晓彤 刘烨炜
本文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且较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降低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基于企业微观特征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主要通过降低经营风险、缓解融资约束和减少代理成本三条路径实现。本文结论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更全面地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善庆
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大搞建设,资金缺口巨大,巨额融资成本已成为高校的沉重负担。本文探讨了降低高校融资成本的几个主要途径,以期为高校资金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靳远文
2005年1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蓝皮书》预测,目前我国高校的银行贷款大致为1500亿元至2000亿元,有的高校甚至高达10亿元至20亿元;又据国家审计署2006年3月29日发布的《审计公告》,被审计的18所高校2003年末债务总额为72.75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45%,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以上两组数据充分说明,我国高校的债务十分沉重。虽然尚不至用资不抵债形容,但高校财务的不安全信息已通过债务危机表现出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慧毅 佟欣
数字金融会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行为产生深刻影响。通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载体,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能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以及利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第二,证明了内外部因素对数字金融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调节作用,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和分析师关注度均会在数字金融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第三,数字金融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进而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第四,加入数字金融这一情境要素后发现,数字金融亦能有效调节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降低企业绩效这一现象。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数字金融背景下,如何避免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发展至金融风险的相关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肖协清 周宗登 张少强 肖圣韬
税收成本包括税收立法成本、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从总体上看 ,当前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 ,我国的税收成本偏高 ,同时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弊端和缺陷。为此 ,必须从集中税权、完善税制、发展集约经济、精简人员机构、优化税收环境、深化征管改革、加强核算监督等多方面寻求降低税收成本的有效途径 ,从而逐步提高税收工作效率 ,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奉炜
本文将征税成本划分为征税过程中的成本和使逃税(缺口)最小化的成本两部分,提出了日常征税成本率和缺口征税成本率两个指标,最后得出一般性结论:一个好的税收制度,一个完善严密的征管机制,应体现为日常征税成本率低和缺口征税成本率高。
关键词:
日常征税成本率 缺口征税成本率 加强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代飞 陈超群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问题凸显,国有股权参股为化解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选取2013~2021年我国A股上市民营控股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国有股权参股能显著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并可以通过提升企业ESG表现进而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国有股权参股、企业ESG表现和债务违约风险三者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当处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或董监高具有金融背景时,国有股权参股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文婷 俞毛毛 范瑞
金融科技如何更好地提升传统金融服务实体企业的效率,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文章使用2010—2021年中国商业银行实用新型与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并与上市公司财务与银行贷款明细数据进行匹配,构造出银行金融科技指标,分析其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首先,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其次,从影响机制上看,在资金需求侧,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提升企业财务质量;在资金供给侧,会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增强银行信息甄别能力。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规模较小的银行以及非国有六大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债务违约的降低效应更为显著;对于成长型企业,上述效应相对较弱。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改善企业营业利润率,降低经营风险,提升企业投融资效率,有效解决银行无序竞争产生的负面影响。文章研究结论拓展了信息不对称、金融错配以及企业债务违约相关理论的经验证据,对促进新业态下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降低信贷违约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