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64)
- 2023(5629)
- 2022(4593)
- 2021(4515)
- 2020(3702)
- 2019(8608)
- 2018(8755)
- 2017(14191)
- 2016(9419)
- 2015(11003)
- 2014(11022)
- 2013(9483)
- 2012(8588)
- 2011(7986)
- 2010(8148)
- 2009(6883)
- 2008(6813)
- 2007(6385)
- 2006(5690)
- 2005(5134)
- 学科
- 教育(22128)
- 济(19654)
- 经济(19644)
- 管理(19205)
- 业(14630)
- 中国(12774)
- 企(11919)
- 企业(11919)
- 理论(11308)
- 教学(10765)
- 方法(9787)
- 数学(8331)
- 数学方法(8166)
- 学(7693)
- 研究(6707)
- 财(6012)
- 学法(6010)
- 教学法(6010)
- 农(5667)
- 学校(5411)
- 业经(5274)
- 工作(5236)
- 学理(5121)
- 学理论(5121)
- 发(5120)
- 技术(5087)
- 信息(4503)
- 思想(4470)
- 政治(4330)
- 发展(4261)
- 机构
- 大学(122699)
- 学院(113536)
- 研究(39742)
- 管理(36412)
- 教育(32185)
- 济(31184)
- 理学(31002)
- 理学院(30543)
- 经济(30109)
- 管理学(29689)
- 管理学院(29453)
- 范(28827)
- 师范(28663)
- 京(27584)
- 科学(23927)
- 师范大学(23222)
- 中国(21023)
- 江(19375)
- 所(18983)
- 技术(18684)
- 北京(17994)
- 研究所(17437)
- 中心(17414)
- 职业(17023)
- 业大(16853)
- 农(16808)
- 州(15351)
- 财(15313)
- 院(14088)
- 农业(13227)
- 基金
- 项目(74005)
- 研究(64159)
- 科学(58687)
- 基金(47283)
- 教育(40992)
- 家(39923)
- 国家(39407)
- 社会(35163)
- 科学基金(33217)
- 社会科(33000)
- 社会科学(32990)
- 省(31957)
- 编号(31255)
- 成果(30056)
- 划(28545)
- 课题(24911)
- 基金项目(24514)
- 年(21584)
- 项目编号(19732)
- 自然(19605)
- 自然科(19168)
- 自然科学(19163)
- 自然科学基金(18860)
- 资助(18560)
- 规划(18360)
- 重点(18180)
- 部(17766)
- 研究成果(17257)
- 一(16557)
- 性(16337)
共检索到181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娜 肖冰 何芸
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信息素养未能有效渗入到具体课程中的现实状态出发,并对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导致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很难全面铺开和深入的根源在于:(1)现行研究多为图书馆或者计算机学者,基于自身学科背景或工作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思考和实践,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2)掌握丰富教育基础理论和在教育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育界对信息素养的理解有所偏颇。因此,有必要对信息素养理论进行再审视,从育人的角度和受教者知识建构的角度重新还原信息素养教育,即从观念上进一步明确信息素养内涵、统一认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育 学科研究 人才培养 高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宋歌 王祖浩
通过跨学科的科学教育,把学生培养成跨学科的思考者和行动者,是21世纪国际科学教育转型的重要目标。发展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其实质是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进一步丰富与延伸,跨学科素养与学科素养互为补充的素养结构构成了支撑学生自我发展的整体框架。跨学科素养是学生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知识所表现出的有效行动,其态度倾向是跨越学科边界,其认知机制是多维整合。在基础教育阶段,一般以科学学科内整合、科学与其社会属性和工程的整合为情境载体,以科学实践活动为路径,促进学生实现多学科概念对流、理论互鉴与方法碰撞,在横跨学科领域的时空范围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建构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相关研究可以为我国在科学教育中发展学生的跨学科素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科学素养 跨学科素养 科学实践 整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学校教育不仅需要培育学习者的“学科素养”,也需要培育学习者的“跨学科素养”。这是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领域)整合起来,旨在把新的知识同既有的知识、信息与体验链接起来,进而同社区生活乃至全球社会的现实课题链接起来,借以促进学习者对学习主题的基础性与实践性理解,亦即超越了单一学科范畴的深度理解的精致化教学的设计。本文选择当今国际教育界公认的跨学科教学设计的典型——美国的STEAM和日本的“综合学习”,旨在探讨其由来与发展、特质与价值、经验与启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蔡迎春 虞晨琳
构建一个面向智能化科研(AI for Research, 简称AI4R)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素养教育培训体系,对培养出更多既具备技术知识,又拥有创新思维和伦理意识的科学研究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全球主要国家与AI相关的素养教育政策、课程与培训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这个体系框架不仅关注教育对象对AI的知识理解,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教育等,还需要关注跨学科思维及情感联系的教育。面对高校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受教对象,AI素养的教育培养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教育培养策略可由政府、教育机构、企业等社会性机构,亦或是图书馆、社区等公益性组织实施,他们通过承担特定的角色和职责,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层次、互补的教育培养策略,不仅推动AI技术在科学领域的应用,还负责培养新一代的科研人员,使其具备利用AI技术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晓力
目前,在国外高校中提供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有四种方式:课外教学、课中教学、课内教学和独立课教学。这些教学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的需求。信息素养的四种教学模式各有其长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并存和发展。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教育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立伟
本文在简介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学科信息素养整合教育的基本理念,探讨了信息素养合作教学面临的障碍及实现的可能性,同时还介绍了信息素养整合教育的模式与程序。
关键词:
信息素养 课程整合教育 建构主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智敏 沈兆钧
打破学科教学界限,实现从"单科独进"走向"学科融合",是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需求。以课程、学生、教师、评价等"教学要素"为实现培育目标的重要载体,通过课程跨学科开发、学生跨学科培育、教师跨学科培养和教学跨学科评价等环节的研究与实践,并探索将四大环节有机耦合,形成了"一纵四横"的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跨学科培育模式。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明星 钱鹏
从研究领域、研究主体和研究视角3个方面对国内外数据素养研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数据素养研究呈现出跨学科、多主体、多视角的特点。拓展数据素养研究范围、促进数据素养教育,争取数据素养研究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构建数据素养教育案例库,注重数据素养研究的系统性,等等,是数据素养未来发展需要认真思考的方向。
关键词:
数据素养 信息素养 素养教育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燕方 周晓英
[目的/意义]研究当前新兴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构建人才需求,以及国外信息构建跨学科教育现状,为我国信息构建人才教育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了分类分析、网络关联聚类分析方法,调研分析了信息构建从业者的专业背景和专业技能;同时,利用网络调研和内容分析等方法,调研分析了全球范围内信息构建项目的院系分布、学分设置、课程设置等数据。[结论/发现]发现了信息构建从业者显著的跨学科教育背景特点及信息构建从业者的核心技能簇;了解了国外信息构建教育的基本情况。[创新/价值]通过供需对偶视角的分析,分别从工业界和学术界双特征出发,提出了我国LIS学院开展信息构建跨学科教育的可行方式。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纪菲
信息素养是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基础。加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措施有: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师资保证;教师要把握好信息时代师生关系的新格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实践活动;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开展信息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参考文献2。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飞 艾春艳
[目的/意义]针对为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影响的MOOC课程及其建设理念,探讨其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的契机与存在的问题,并对二者相结合的不同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过程]通过汇总分析国内外关于高校图书馆在MOOC领域相关工作和进展的文献及案例报道,并结合自身实践,归纳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在MOOC环境下现有的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结果/结论]给出并对比分析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与MOOC相结合的几种可行模式,为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利用MOOC发展和推进信息素养教育工作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 MOOC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肖婉 张舒予
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变革了高等教育环境,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元素养概念模型是针对社交媒体时代技术环境而提出的。它以元认知为理论基础,强调在开放、交互的数字环境中进行参与性学习、批判性学习和协同合作学习,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元素养概念模型是整体性、综合性和自我参照的素养框架,为社交媒体时代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理念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元素养 信息素养 高等教育 社交媒体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胜利 付少雄
基于LIS领域发展的需要与切实的社会需求,本文指出了素养教育从信息素养向多元素养转型的必要性,系统阐释了多元素养的定义,将多元素养划分为核心素养与拓展素养,全面论述了LIS领域多元素养教育的目标。通过对社会需求、政策规划、行业发展与实践探索4个方面的分析,指明了多元素养教育的驱动因素。同时,本文对国外数据素养、健康素养、环保素养与金融素养教育实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了国内LIS领域多元素养培养的举措,以期优化LIS领域的人才培养,实现LIS素养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发展。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徐笑一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是面向"90后"大学生开展的特定教育,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信息素养教育SCPT培养模式通过技能培养层、能力培养层、思维培养层、实践培养层4个层次,充分利用大学生个性、自信、功利、碎片、多线程等个性特征,通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任务参与、交流与共享等教学方式,实现信息素养水平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 SCPT培养模式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谭丹丹 柯平
商业信息素养作为一种可迁移的通用能力,对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与商业主题相关的信息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实现这一能力在不同情境中的有效迁移是商业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本研究结合能力迁移的视角,探讨商业信息素养的理解框架,并从信息来源、学习主体、主题概念分类、学习成果四个方面,对商业信息素养教育的最新指南《商业研究能力》的实践要点予以解读,指出其对我国图书馆商业信息素养教育在实践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成果评估、协同合作等方面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