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04)
2023(3880)
2022(3124)
2021(2977)
2020(2566)
2019(5477)
2018(5851)
2017(9262)
2016(6037)
2015(7119)
2014(7388)
2013(6202)
2012(5680)
2011(5166)
2010(5219)
2009(4750)
2008(4555)
2007(4441)
2006(3817)
2005(3356)
作者
(16771)
(13808)
(13730)
(13157)
(8712)
(6510)
(6332)
(5542)
(5417)
(5101)
(4682)
(4680)
(4557)
(4439)
(4358)
(4321)
(4232)
(4160)
(4084)
(3866)
(3677)
(3515)
(3428)
(3414)
(3286)
(3132)
(3063)
(3005)
(2976)
(2968)
学科
管理(13027)
(12005)
经济(11979)
(7882)
教育(6552)
(6235)
企业(6235)
中国(6119)
(5335)
理论(5181)
教学(5118)
(5107)
(4930)
(4609)
工作(3938)
(3602)
(3397)
银行(3381)
学校(3326)
(3304)
(3224)
金融(3217)
地方(3207)
业经(3022)
学法(2970)
教学法(2970)
方法(2907)
体制(2780)
政治(2756)
思想(2688)
机构
大学(75543)
学院(73286)
研究(27712)
管理(20439)
(19820)
中国(19011)
经济(18973)
科学(18734)
(17291)
理学(16608)
理学院(16336)
(15857)
管理学(15690)
管理学院(15561)
(15470)
师范(15266)
(14750)
研究所(13524)
(13503)
教育(13254)
业大(12716)
农业(12595)
技术(12300)
中心(12291)
师范大学(11576)
(11187)
北京(11117)
(10713)
(10440)
(9404)
基金
项目(47623)
研究(38778)
科学(35494)
基金(28953)
(25424)
国家(25122)
教育(21553)
(21394)
科学基金(19938)
社会(19934)
社会科(18598)
社会科学(18593)
编号(18272)
(18257)
成果(18003)
课题(15199)
基金项目(14604)
(13157)
自然(12151)
资助(11864)
自然科(11848)
自然科学(11841)
自然科学基金(11590)
重点(11506)
项目编号(11227)
(10995)
(10613)
(10243)
(10038)
规划(9997)
期刊
教育(26854)
(25816)
经济(25816)
中国(24751)
研究(24293)
学报(15364)
(14290)
大学(11556)
科学(11240)
学学(9787)
农业(9634)
(9503)
管理(8304)
图书(8030)
技术(7437)
职业(7075)
书馆(5970)
图书馆(5970)
(5515)
金融(5515)
(4990)
(4878)
论坛(4878)
高等(4721)
业经(4553)
成人(4548)
成人教育(4548)
(4480)
业大(4197)
(4012)
共检索到123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志刚  冯海峰  
高校体育SPOC是SPOC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它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为学生自主学习创建平台,将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网络化,不再限于体育专业知识,其组织结构也更复杂,因而要由特定的团队通过分工协作来构建并应用。而传统高校体育教学由教师主宰,教师是单一主体,学生被当作有待被"灌输"知识的器物,教育教学就是单线传输,并由个体教师独立完成。因此,这种传统模式下的体育教师,在观念、教学主体、知识结构、教学组织和管理、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及能力等方面,都遭遇到体育SPOC的挑战。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英  
体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和制约该系统工程的因素不仅包括教材、场地器材、环境,而且还涉及到体育教师情感教学的构建与运用。情感是一种无声语言,是人们对外界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时产生的态度体验,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情感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情感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地进行精神交流的过程,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发展,强化学生学习动机。从理论视角阐述情感教学的内涵、意义,分析情感教学的影响因素,并对如何提升体育教师的情感教学提出构建思路,目的在于提升体育教师积极的情感教学艺术,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史宏涛  
对高校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全面人才,首先就要从教师的素质教育抓起,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在学生中开展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科目,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具有高素质的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体育教学和科研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因此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心理学视角总结归纳人的普遍成长规律。通过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解读高校体育教师在工作环境、学习能力、职后教育等方面的感受,可以准确把握他们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应通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个人发挥特长、提供各种学习机会等措施,促进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参与动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世明  黄燕春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在"十二五"规划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特点和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提出应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并对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与科学性,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全面展开和实施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远松  卢鹏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四川省15所普通高等院校为例,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结论是: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会影响其工作满意度,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认知、评价和态度对其获得相应的工作满意之间有紧密关系。作为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肯定性评价,职业认同高的体育教师会在工作中高度投入从而获得高满意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霄  杨敏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省部分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再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培训口径较窄且深度不够,高校往往重视青年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的技能培训,轻视科研、学术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陕西省高校缺乏对青年体育教师培训的有效组织与规范,青年体育教师接受培训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为此,文章提出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创新青年体育教师再教育模式,建立规范的青年体育教师再教育机制及保障青年体育教师再教育经费投入等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维平  刘茂昌  
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是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主要构成部分,是顺应信息时代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新发展的必备素质。文章探索了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具体内涵,提出了培养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质的三种途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现代教学媒体的主要内容、学习现代信息技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华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高校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也得到了崭新改变,具备崇高的师德修养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素质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向前迈进的必由之路。但是一直以来,体育教师的师德状况却无法令人满意,体育师德修养在人们心中貌似一直处于滑坡状态,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文章根据现阶段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所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对加强师德修养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平娜  张国杰  
高校体育教师个人素养的可持续性提高,能为大学生的体质提高与体育能力培养奠定坚实的教育教学基础,对社会与高校教育教学来说都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为此,笔者于2014年2月,以河北劳动关系职业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体育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河北传媒学院等30多家本科与职业院校为样本,选取在职男女体育教师100位展开调查,发放纸质问卷与网络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3份,其中,男教师95份,女教师98份,总回收率96.5%。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丁林涛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近几年,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逐渐被重视,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从分析当前我国这一领域研究的现状入手,对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敏  
文章从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性角度出发,思考作为一种职业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从职业性专业发展背后的动因、发展路径及内容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阐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娟  
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着学生是否能接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能否对教授体育充满热情。良好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有利于组织实现初衷、完成目标,但需建立在以人为本理念、竞争和平等对待的原则基础上。高校要实施工作绩效决定工资待遇的策略,从物质褒奖、福利发放、学术假期激励、教育培训机制等积极层面入手,辅之以适当的惩罚措施共同构建高校体育教师人力资源合理激励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娟  
体育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决定了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方面的质量和水平。文章针对高校体育教师能力与素质包含的多方面内容,提出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入职前培训,使其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均衡发展;增加多方支持,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强高校体育教师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动力;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等措施,为探索高校体育教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