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2)
- 2023(9857)
- 2022(8773)
- 2021(8441)
- 2020(7144)
- 2019(16818)
- 2018(16888)
- 2017(32075)
- 2016(17947)
- 2015(20314)
- 2014(20585)
- 2013(19844)
- 2012(17854)
- 2011(15936)
- 2010(15742)
- 2009(14268)
- 2008(13871)
- 2007(12052)
- 2006(10290)
- 2005(8589)
- 学科
- 济(64652)
- 经济(64582)
- 管理(50961)
- 业(46100)
- 企(39023)
- 企业(39023)
- 方法(32966)
- 数学(28642)
- 数学方法(28264)
- 农(16837)
- 中国(16572)
- 财(15929)
- 学(14848)
- 业经(14298)
- 地方(13600)
- 理论(12235)
- 教育(11618)
- 和(11609)
- 农业(11552)
- 环境(10837)
- 务(10819)
- 财务(10754)
- 财务管理(10732)
- 技术(10725)
- 贸(10615)
- 贸易(10610)
- 易(10269)
- 企业财务(10169)
- 制(9957)
- 划(9501)
- 机构
- 大学(247025)
- 学院(242573)
- 管理(100071)
- 济(87588)
- 理学(87417)
- 理学院(86480)
- 经济(85385)
- 管理学(84852)
- 管理学院(84453)
- 研究(76366)
- 中国(54537)
- 京(52647)
- 科学(50285)
- 财(39814)
- 业大(38374)
- 所(37747)
- 农(37464)
- 研究所(34761)
- 中心(34623)
- 范(34408)
- 师范(34141)
- 江(34078)
- 北京(33250)
- 财经(32315)
- 农业(29362)
- 经(29320)
- 州(28505)
- 院(28267)
- 师范大学(27318)
- 技术(26247)
- 基金
- 项目(173138)
- 科学(134856)
- 研究(128064)
- 基金(122613)
- 家(105970)
- 国家(105061)
- 科学基金(90502)
- 社会(77056)
- 社会科(72872)
- 社会科学(72850)
- 省(69334)
- 基金项目(66264)
- 教育(60105)
- 自然(60076)
- 自然科(58643)
- 自然科学(58629)
- 划(57925)
- 自然科学基金(57529)
- 编号(53833)
- 资助(50637)
- 成果(44076)
- 重点(38190)
- 部(37517)
- 课题(37220)
- 发(35927)
- 创(35914)
- 项目编号(33550)
- 创新(33318)
- 科研(33304)
- 大学(32884)
- 期刊
- 济(90998)
- 经济(90998)
- 研究(69398)
- 中国(45738)
- 学报(39032)
- 教育(35403)
- 科学(34963)
- 管理(34647)
- 农(32730)
- 财(29683)
- 大学(29594)
- 学学(26850)
- 农业(23744)
- 技术(21667)
- 图书(17742)
- 融(15320)
- 金融(15320)
- 业经(15205)
- 财经(14384)
- 经济研究(13608)
- 科技(12974)
- 理论(12508)
- 业(12288)
- 经(12034)
- 情报(11868)
- 实践(11830)
- 践(11830)
- 技术经济(11810)
- 书馆(11719)
- 图书馆(11719)
共检索到341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华 苗洪霞 李建伟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育和管理,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运用科学的、实证的研究方法制定出优秀辅导员的评价标准对于今后辅导员的选聘、考核和管理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参考意义和实践操作价值。基于对1504名大学辅导员和109名学工干部的问卷调研而确立的优秀辅导员评价标准具有较理想的概括性、准确性和实际操作性。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辅导员 评价标准 扎根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敏 刘兰 黄善明
辅导员的胜任力特征不仅对学生立德成才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具有指导价值。但目前对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较为匮乏,仅有少数研究基于胜任力模型尝试构建辅导员胜任力特征,仍未有对胜任力特征与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探讨。本文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高校辅导员优秀与否的胜任力特征进行组态研究。结果表明:存在1类组态路径实现考核优秀,存在4类组态路径实现考核非优秀。基于组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对辅导员个体成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也对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文海 陈岸涛
高校"优秀辅导员"不应是一个静态的称号,而是一种动态的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特殊品质。高校优秀辅导员专业成长,是高校优秀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优秀辅导员成长的必经之路和应有之义。高校优秀辅导员的专业成长一般经历共性专业化、个性专业化、专业个性化三个阶段。要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从组织培养(外塑)和自我培养(内塑)两方面,促进高校优秀辅导员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专业成长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胡文斌 胡丽 黄黎
高校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的构建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起点。通过对我国"985工程"高校辅导员招聘启事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中,高校比较重视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学历背景、学生工作经历、学习能力等指标,但存在招聘门槛较高、准入资格难细化、动机不好考察、能力匹配度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辅导员招聘质量,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化建设,根据调查研究情况,提出以身心素质、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三大要素为核心的辅导员职业准入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准入标准 职业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鲁静
根据多元评价理论注重发展、多元的评价观,构建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时,应坚持基础性评价标准与核心职业素质相对应、基础性评价标准和发展性评价标准相结合、多维化评价内容与个性化职业潜力相配合、多层次评价标准与多元化主体要求相协调等原则,以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学生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核心目标。
关键词:
多元评价理论 辅导员 职业准入标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俊文 邵莉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门强调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明确指出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能力要求、岗位职责、管理模式、培养发展等仍处于探索阶段,使得目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问题凸显,尤其是缺乏职业技能的标准,亟待解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辅导员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不断突出,地位日益重要,只有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在高校的学生培养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下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艳梅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在学生工作中的地位非常关键。教育部门逐渐认识到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引导高校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完善的高校辅导员培训模式对于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分析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中的问题与原因出发,以辅导员能力标准为依据,从高校辅导员培训目标、培训形式、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四个方面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校辅导员培训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毛冰漪 毛一萍 施文辉
高职院校辅导员战斗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肩负育人的重要使命。必须提高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准确定位,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创新工作理念、内容和方法,提高工作成效和水平,从而为国家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
高职辅导员 理想信念 职责定位 创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明忠
从人口统计学、教育背景和任职情况等方面探究高校优秀辅导员的群体特征,结果显示:高校优秀辅导员成长与发展需要良好的组织环境和政策支持;具有显著的双性化人格特质;年龄趋小,初入职的3-5年是关键成长期;学历较高,但专业背景分散。为促进辅导员职业发展,需要加强对优秀辅导员成长历程与发展规律的研究;重视辅导员入职教育,提高其职业自信心和认同感;完善辅导员聘任、培养、培训、管理、评价体制,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优化高校组织环境,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王胡英
本文通过对60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的文本分析,揭示了其基本角色形象,即爱的守护者、专业引导者、"舞台"搭建者以及理论探索者,由此获得的启示是:高校辅导员成长需要培养"三大职业素养",即爱生敬业、专业化发展和学习与创新,高校辅导员成长的关键点和难点需处理好"全"与"专"的关系。
关键词:
高校优秀辅导员 角色形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艮
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以职业概况、基本要求、职业能力标准三部分,明确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具体目标。文章提出"研究团队"建设才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之道,并在分析"研究团队"内涵、"研究团队"建设的意义基础上,着重从"团队分工""顶层设计""全校统筹""研修机制""平台建设"等方面构建了辅导员"研究团队"建设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研究团队 辅导员 专业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茂华 董晓波
文章基于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视角,通过对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的两个最有代表性原则的分析,指出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集中反映了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评价的规律性,它们贯穿于评价活动的全过程,不但能够指导和决定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运作,而且在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方面具有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
辅导员 胜任力 职业道德评价 原则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夏坤 李永山 范鹏飞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是开发能力标准的基本政策条件。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职业能力标准的构建,应借鉴国内外职业能力标准研究成果,基于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岗位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运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按照模块化、层次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制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就业指导 职业能力 专业标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敏 闫蕾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一系列关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促使高职院校把握住辅导员队伍的政策导向,也对在高职生培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辅导员提出更高的职业能力要求,内容完善、形式多样、科学合理的辅导员培训模式是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能力标准》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的启示,着重阐述了由构建目标、开展形式、实施项目、内容模块等要素共同构成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模式。
关键词:
辅导员 职业能力标准 高职院校 培训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