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0)
2023(11384)
2022(9663)
2021(9206)
2020(8112)
2019(18775)
2018(18773)
2017(35152)
2016(19677)
2015(22635)
2014(22669)
2013(21892)
2012(20206)
2011(18076)
2010(18000)
2009(16436)
2008(16424)
2007(14740)
2006(12224)
2005(10564)
作者
(56083)
(47301)
(47211)
(45076)
(29943)
(22795)
(21629)
(18585)
(17897)
(16857)
(16154)
(16068)
(14930)
(14786)
(14682)
(14606)
(14599)
(13925)
(13713)
(13667)
(11774)
(11629)
(11549)
(10915)
(10663)
(10651)
(10528)
(10462)
(9622)
(9564)
学科
(76340)
经济(76256)
管理(53678)
(49929)
(41052)
企业(41052)
方法(40378)
数学(36020)
数学方法(35523)
(20433)
(20084)
中国(19043)
(17796)
业经(15130)
(13982)
贸易(13979)
地方(13723)
(13563)
农业(13301)
(13168)
财务(13124)
财务管理(13090)
(12891)
理论(12796)
企业财务(12417)
(12148)
环境(11025)
技术(10872)
(10570)
银行(10528)
机构
大学(280440)
学院(275801)
(107299)
管理(105658)
经济(105008)
理学(91989)
理学院(90936)
研究(89345)
管理学(88919)
管理学院(88413)
中国(65826)
(58000)
科学(57885)
(49682)
(48425)
(45084)
业大(44113)
中心(42530)
研究所(41610)
(41275)
财经(40074)
农业(38443)
(38391)
师范(37972)
(36448)
北京(35541)
经济学(33153)
(32550)
(32218)
师范大学(30369)
基金
项目(191365)
科学(150304)
基金(138906)
研究(136810)
(121808)
国家(120840)
科学基金(103503)
社会(84915)
社会科(80417)
社会科学(80393)
(75519)
基金项目(74241)
自然(69232)
自然科(67652)
自然科学(67627)
自然科学基金(66403)
教育(65524)
(64237)
资助(56942)
编号(55618)
成果(45734)
重点(43667)
(42621)
(40170)
(39746)
课题(38488)
科研(38065)
创新(37157)
大学(36599)
教育部(36349)
期刊
(108989)
经济(108989)
研究(74993)
中国(51435)
学报(47180)
科学(41801)
(41798)
(40021)
管理(36088)
大学(35706)
教育(33728)
学学(33000)
农业(28477)
技术(24650)
(19890)
金融(19890)
财经(19411)
业经(17440)
经济研究(17180)
(16611)
图书(15823)
(15809)
问题(14905)
(14621)
统计(13901)
技术经济(13353)
资源(13005)
理论(12681)
科技(12493)
(12268)
共检索到392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王胡英  
本文通过对60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的文本分析,揭示了其基本角色形象,即爱的守护者、专业引导者、"舞台"搭建者以及理论探索者,由此获得的启示是:高校辅导员成长需要培养"三大职业素养",即爱生敬业、专业化发展和学习与创新,高校辅导员成长的关键点和难点需处理好"全"与"专"的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明忠  
从人口统计学、教育背景和任职情况等方面探究高校优秀辅导员的群体特征,结果显示:高校优秀辅导员成长与发展需要良好的组织环境和政策支持;具有显著的双性化人格特质;年龄趋小,初入职的3-5年是关键成长期;学历较高,但专业背景分散。为促进辅导员职业发展,需要加强对优秀辅导员成长历程与发展规律的研究;重视辅导员入职教育,提高其职业自信心和认同感;完善辅导员聘任、培养、培训、管理、评价体制,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优化高校组织环境,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敏   刘兰   黄善明  
辅导员的胜任力特征不仅对学生立德成才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具有指导价值。但目前对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较为匮乏,仅有少数研究基于胜任力模型尝试构建辅导员胜任力特征,仍未有对胜任力特征与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探讨。本文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高校辅导员优秀与否的胜任力特征进行组态研究。结果表明:存在1类组态路径实现考核优秀,存在4类组态路径实现考核非优秀。基于组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对辅导员个体成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也对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白强  
2014年3月教育部思政司公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把"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明确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特征。这对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文章深入、系统地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特征的内涵,以期对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华  苗洪霞  李建伟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育和管理,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运用科学的、实证的研究方法制定出优秀辅导员的评价标准对于今后辅导员的选聘、考核和管理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参考意义和实践操作价值。基于对1504名大学辅导员和109名学工干部的问卷调研而确立的优秀辅导员评价标准具有较理想的概括性、准确性和实际操作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文海  陈岸涛  
高校"优秀辅导员"不应是一个静态的称号,而是一种动态的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特殊品质。高校优秀辅导员专业成长,是高校优秀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优秀辅导员成长的必经之路和应有之义。高校优秀辅导员的专业成长一般经历共性专业化、个性专业化、专业个性化三个阶段。要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从组织培养(外塑)和自我培养(内塑)两方面,促进高校优秀辅导员的专业成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军海  张敬蕾  
高校兼职辅导员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组成部分。兼职辅导员主要来源于专任教师、高校机关工作人员、在校学生三个群体,由此形成了兼职辅导员制度的三种模式。专任教师作为兼职辅导员是一种更为普遍和有效的模式。但是兼职辅导员在兼职岗位和本职岗位上面临着角色的冲突,要实现角色的合理定位需要兼职辅导员制度的健全和辅导员的自我调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建文  许蕊  
共情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工作胜任特征的核心要素。对来自全国各地30余所高校的335名辅导员的调查结果表明:高校辅导员的共情能力由共情意识、共情思维和共情反馈三个维度构成;高校辅导员的共情能力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高校辅导员的共情能力或其部分维度存在性别、工龄、年龄和职称上的显著差异;高校辅导员的人格特质与共情能力之间显著相关,其中严谨性、外倾性、神经质对共情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龙涌澜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精细化,高校对辅导员的职业胜任力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必须以提升辅导员职业胜任力为目标。基于胜任特征的高校辅导员培训注重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师资、培训管理、培训效果等环节,将切实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胜任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小平  
通过对高校辅导员队伍重要作用的解读,借助于SWOT分析法,全面把握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应从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制度认同以及社会认同着手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绍宁  任路伟  曹宇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加大,高等教育也更加大众化,每年都会有不少年轻人成为辅导员中的新力量。然而当前,辅导员在工作方法、决策定位等方面依然有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在时代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辅导员也需要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更好地适应当前高校的发展需求。《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研究》一书由王胡英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根据媒介框架理论与决策理论,将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当作辅导员的样本,从受众、传播源、文本等三个方面实施框架研究,多角度地体现高校辅导员的形象与角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双贵  
本文通过对职业能力的分析及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定位,进一步系统地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艮  
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以职业概况、基本要求、职业能力标准三部分,明确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具体目标。文章提出"研究团队"建设才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之道,并在分析"研究团队"内涵、"研究团队"建设的意义基础上,着重从"团队分工""顶层设计""全校统筹""研修机制""平台建设"等方面构建了辅导员"研究团队"建设的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贵勇  
高校辅导员的积极参与可以有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本文探讨了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培养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建文  杨一平  
心理辅导的胜任特征是高校辅导员履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能的关键因素。当前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心理辅导胜任特征在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五个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要求。由于心理辅导胜任特征良莠不齐的缘故,目前高校辅导员履行大学生心理辅导职能的状况并不理想。我们建议从完善选聘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和强化绩效管理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胜任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