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4)
- 2023(14330)
- 2022(12144)
- 2021(11347)
- 2020(9368)
- 2019(21211)
- 2018(20932)
- 2017(39118)
- 2016(21424)
- 2015(24072)
- 2014(23820)
- 2013(22435)
- 2012(20779)
- 2011(18629)
- 2010(19125)
- 2009(17780)
- 2008(17618)
- 2007(16436)
- 2006(14824)
- 2005(13264)
- 学科
- 济(74410)
- 经济(74302)
- 管理(70025)
- 业(64565)
- 企(55322)
- 企业(55322)
- 中国(25563)
- 农(24046)
- 方法(23933)
- 财(22501)
- 制(20697)
- 业经(20453)
- 地方(19942)
- 数学(19486)
- 技术(19331)
- 数学方法(19208)
- 策(15584)
- 农业(15547)
- 银(14303)
- 理论(14302)
- 银行(14296)
- 教育(14166)
- 体(13832)
- 行(13732)
- 划(13723)
- 贸(13459)
- 贸易(13445)
- 融(13409)
- 金融(13404)
- 环境(13091)
- 机构
- 大学(288689)
- 学院(286245)
- 济(115848)
- 经济(112976)
- 管理(110358)
- 研究(96573)
- 理学(93103)
- 理学院(91981)
- 管理学(90544)
- 管理学院(89943)
- 中国(73859)
- 京(61495)
- 财(58899)
- 科学(53963)
- 江(47582)
- 所(45339)
- 中心(45130)
- 财经(44156)
- 范(42214)
- 师范(41961)
- 研究所(40101)
- 经(39818)
- 北京(38929)
- 农(38016)
- 州(37805)
- 院(36248)
- 业大(35950)
- 经济学(34066)
- 师范大学(33260)
- 财经大学(32247)
- 基金
- 项目(184010)
- 科学(147677)
- 研究(145924)
- 基金(130821)
- 家(110878)
- 国家(109526)
- 科学基金(96056)
- 社会(92761)
- 社会科(87739)
- 社会科学(87721)
- 省(74269)
- 基金项目(69403)
- 教育(69303)
- 划(61138)
- 编号(60773)
- 自然(58693)
- 自然科(57333)
- 自然科学(57320)
- 自然科学基金(56315)
- 成果(52425)
- 资助(50939)
- 课题(44425)
- 创(42964)
- 重点(41109)
- 部(40993)
- 发(40293)
- 制(40285)
- 创新(39164)
- 性(37338)
- 国家社会(37182)
- 期刊
- 济(141904)
- 经济(141904)
- 研究(96376)
- 中国(72642)
- 教育(50573)
- 财(47164)
- 管理(46819)
- 农(35873)
- 科学(35663)
- 学报(34358)
- 融(29818)
- 金融(29818)
- 大学(29372)
- 技术(26810)
- 学学(25201)
- 农业(24122)
- 业经(23193)
- 财经(22037)
- 经济研究(20729)
- 经(19151)
- 图书(18772)
- 问题(17735)
- 坛(15453)
- 论坛(15453)
- 科技(15189)
- 贸(14308)
- 书馆(14209)
- 图书馆(14209)
- 现代(14128)
- 技术经济(13897)
共检索到464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育广
从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实践出发,探讨将高校众创空间以非盈利性的服务平台、人才培养的试验园区、开放式的资源集聚地作为其功能定位,并可以向GIS(群体创新空间)、"前孵化器"、PNP创业孵化器等方向发展。以实例为依托,总结提出从管理团队、管理制度、进退机制、运营支持等方面设计运行机制,从建设理念、虚实平台、师资队伍、文化活动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建设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福佳 王烜 姜国权 吕一枚
高校作为"双创"教育的重要载体,既要提供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更要适时转变教育教学乃至自身发展的理念。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独特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发展体系,其关键举措是,依托SIYB(创业培训)、KAB(了解企业)两个创业培训平台,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和创业者通过"市场评估""组建创业团队""制定营销计划"等10个教学模块进行创业理论、创业方法和创业能力培训。此体系在源头上解决了高校大学生创业项目少和资金来源短缺两大难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创”教育 众创空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嘉文 谢耀雯 张光宇
前孵化器是连接人才技术和孵化器的重要环节。广东工业大学"工匠创客汇"作为华南地区典型的前孵化器,结合政策、科技、金融、产业、人才及文化等环境因素,建立较为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通过内部与外部的动力支撑及推动运转,多主体协同创新打造,并由开放式团队、混合式组织以及共享式交流组成前孵化的核心要素,合力推动前孵化器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日臻完善的创新与孵化体系,获得阶段性成功。
关键词:
前孵化器 工匠创客汇 运行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千波
"创客空间"是一个全新创业服务平台和创业教育载体,"创客空间"的出现,为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们点亮了希望之灯。高职院校应当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积极在校内设立"创客空间",为大学生"创客"构建自己的筑梦家园。而科学的运行机制是"创客空间"作用发挥的关键。文章从明确建设目标、科学定位功能、建立企业化管理模式、完善项目孵化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创客空间"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客空间 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项国鹏 钭帅令
众创空间的兴起促进了社会创新创业,行业龙头企业主导的众创空间的作用尤甚,但现有研究尚未揭示这类众创空间保持强劲活力的内在机理。选取腾讯众创空间,对核心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的构成、运行机制与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核心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是核心企业依托自身产业资源,连接其他创业资源主体共同构筑的一体化、全要素创业生态系统;核心企业通过资源汇聚与整合机制、价值共创机制和生态系统代谢机制,实现众创空间的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林辉 周浩明
以当前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设计方法和对策。首先,采用"问题搜寻"的方法,找出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在可持续设计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建筑"类型学"方法,将设计行为纳入"人—机—环境"系统,提出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方法与策略。最后,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分析可持续理论在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中的思考。
关键词:
可持续设计 环境再生 旧厂房改造 设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林辉 周浩明
以当前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设计方法和对策。首先,采用"问题搜寻"的方法,找出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在可持续设计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建筑"类型学"方法,将设计行为纳入"人—机—环境"系统,提出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方法与策略。最后,结合自己的设计实践,分析可持续理论在旧厂房环境再生设计中的思考。
关键词:
可持续设计 环境再生 旧厂房改造 设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夙 项丽瑶 俞荣建
众创空间作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兴载体,具有无边界、自组织与客户化等创业生态系统特征。文章以杭州梦想小镇众创空间为例,阐释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与功能,将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结构化为众创精神、创客生态圈、资源生态圈以及基础平台与创业政策等四个维度,分析了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代谢、多层次创业网络嵌套、异构创业资源整合、创业能力建构以及用户价值创造等五个核心机制。基于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特征、结构与机制,分析众创空间绩效提升路径,并从众创空间层面和政府创业政策层面,提出众创空间建设的策略选择与政策安排。
关键词:
众创空间 创业生态系统 创业政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万力勇 黄焕 范福兰
高校创客空间在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基于活动理论构建的高校创客空间活动系统模型,包括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三个阶段,其中活动中是主体阶段,由六个组成要素和四个活动子系统构成。高校创客空间往往经历初创、发展、成熟等不同的演化阶段,其间创客活动、共同体结构和主体角色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高校创客空间必须有效构建支撑保障、用户参与、开放共享、外部对接等运行机制,提高成果产出效益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天明 雷良海 王茂南
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的角度,首先,将众创空间的概念纳入到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框架,并结合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理论将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对比,阐述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内涵;其次,进一步分析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特点,并构建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三维结构模型,解析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代谢机制、成果共享-容错试错动力机制、资源汇聚与整合机制、创客-资源协同共生网络机制等四大核心运行机制。
关键词:
众创空间 生态系统 理论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劲松 刘红新
高职院校具有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开放的教育资源、完善的资源平台等建设众创空间的优势。高职院校可以借助国家推行"大众创业、万家创新"的政策倾斜,营造"众创文化"、打造众创平台、完善众创空间运行机制、实践众创活动等举措开展众创空间建设,将其打造为技术积累示范区、创新人才培养区、创新项目试验区、创新资源集聚区,进而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众创空间 定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超 张育广
通过阐释众创空间的内涵,分析高校众创空间的存在问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探索以生态位理论视角剖析众创空间的系统结构模型以及要素互动关系,提出高校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构建的建设策略,全面提升高校众创空间的科学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储节旺 刘秉玉
[目的/意义]论证高校图书馆参与众创空间培育的合理性,为高校图书馆争取发展空间做理论性探讨。[方法/过程]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分析当下众创空间的建设需要和高校图书馆参与的原因,同时解析高校图书馆支撑培育众创空间具备的条件。[结果/结论]通过构建嵌入政产学的校外协同创新机制和校内多方主体参与的协同培育机制,做好高校图书馆内部的众创空间服务协同,加大政府和高校政策的扶持力度,使高校图书馆有效参与到众创空间的建设过程中。
关键词:
创客空间 孵化器 众创空间 高校图书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晁恒 李贵才 王砾
制度空间是特定的地理空间中某些被建构并产生有效影响力或影响范围的制度,它是我国国家级新区的重要表征之一,也是推动空间重构的重要因素。建构了"制度空间—行为选择—空间重构"的分析框架,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空间分析相互结合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两江新区的制度空间、主体行为与空间重构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两江新区经历了构想空间、产业空间到消费和居住空间的重构过程,"强激励"与"弱约束"的制度空间扩大了主体行为的空间与资源,是空间重构的内生性力量。地方政府借助制度空间条件,通过空间规模扩张、空间开发垄断和空间场所营销等"理性"行为,在发展初期实现了对空间开发的主导和操纵。随着建成环境的不断完善及地方政府的制度实践,企业"趋利性"投资促进了空间转型和土地升值。原农村居民的"服从配合"和空间让渡助推了空间重构,而不断壮大的富裕和中产阶层通过空间消费,逐渐成为空间重构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杜云翔 陈学辉
政府采购是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对高校来说,财政性资金支持下的政府采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采购方式,高校中政府采购的合理合法性直接关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文章以广东工业大学近年来在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中的实践为例,总结亮点,分析不足,并就完善高校政府采购信息化流程给出建议。
关键词:
高校 政府采购 信息化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校图书馆文献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谈谈迎接高校图书馆评估的几个问题——以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营改增”对高校税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分析——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购的供应商选择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高校二级学院决策运行机制建设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社交网络平台的建设与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成效与提升策略研究——基于511个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的实证分析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新突破——以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日本高校创造性人才培养研究——以东京工业大学的课程改革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