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9)
- 2023(13254)
- 2022(11657)
- 2021(11129)
- 2020(9443)
- 2019(21841)
- 2018(21928)
- 2017(40695)
- 2016(23499)
- 2015(26869)
- 2014(27041)
- 2013(25942)
- 2012(23626)
- 2011(21305)
- 2010(21149)
- 2009(19061)
- 2008(18468)
- 2007(16229)
- 2006(14128)
- 2005(12036)
- 学科
- 济(81560)
- 经济(81467)
- 管理(64264)
- 业(57310)
- 企(48531)
- 企业(48531)
- 方法(38551)
- 数学(33278)
- 数学方法(32798)
- 中国(22799)
- 农(22292)
- 财(20127)
- 学(19985)
- 地方(18490)
- 业经(18325)
- 理论(17711)
- 教育(17286)
- 农业(14961)
- 和(14247)
- 技术(13997)
- 制(13971)
- 环境(13399)
- 贸(13189)
- 贸易(13182)
- 务(12944)
- 财务(12877)
- 财务管理(12849)
- 易(12632)
- 划(12442)
- 教学(12286)
- 机构
- 大学(320411)
- 学院(313410)
- 管理(121293)
- 济(110549)
- 经济(107617)
- 研究(105406)
- 理学(105305)
- 理学院(104026)
- 管理学(101840)
- 管理学院(101310)
- 中国(74241)
- 京(70016)
- 科学(69950)
- 农(54861)
- 所(53549)
- 业大(51473)
- 财(49946)
- 研究所(49286)
- 中心(47396)
- 江(47018)
- 范(46719)
- 师范(46241)
- 北京(44274)
- 农业(43337)
- 财经(39956)
- 院(39142)
- 州(38601)
- 师范大学(36922)
- 技术(36789)
- 经(36244)
- 基金
- 项目(219933)
- 科学(170397)
- 研究(161164)
- 基金(154048)
- 家(134966)
- 国家(133781)
- 科学基金(113643)
- 社会(95660)
- 社会科(90180)
- 社会科学(90150)
- 省(89545)
- 基金项目(82834)
- 教育(77732)
- 自然(76301)
- 划(75588)
- 自然科(74452)
- 自然科学(74430)
- 自然科学基金(73052)
- 编号(67843)
- 资助(63806)
- 成果(56478)
- 重点(49798)
- 课题(48720)
- 部(47567)
- 发(46366)
- 创(46136)
- 创新(42671)
- 大学(42506)
- 科研(42363)
- 项目编号(41536)
- 期刊
- 济(119711)
- 经济(119711)
- 研究(92875)
- 中国(68933)
- 教育(55663)
- 学报(55102)
- 农(48631)
- 科学(48188)
- 管理(43548)
- 大学(41949)
- 财(38154)
- 学学(37382)
- 农业(34467)
- 技术(28887)
- 图书(22383)
- 融(20570)
- 金融(20570)
- 业经(19650)
- 业(18662)
- 财经(18328)
- 经济研究(17859)
- 科技(16771)
- 经(15599)
- 版(15405)
- 书馆(15402)
- 图书馆(15402)
- 问题(15309)
- 资源(15012)
- 技术经济(14395)
- 业大(14358)
共检索到460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向兴华 李国超 赵庆年
本文通过研究表明,案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整体绩效有待提升,同时存在定位过程民主参与程度低、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办学条件契合程度较低、定位实施不深入、定位效果不显著及定位前景预期不理性等问题。提升高校定位绩效水平,需制定和实施完善定位工作的"一揽子方案",加强民主建设,确立多方参与制度,确保定位深入普及,立足现实条件,面向社会需求,合理定位,建立定位评价与监督机制,保障定位深入落实,科学应用,提升定位价值,客观理性看待定位前景,确保定位切实落实。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绩效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金林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随着规模扩大其社会影响也日益广泛。但决定独立学院能否长久发展的是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办学五年的经验,结合问卷调查数据,从社会需求,生源状况来分析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出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应用复合型人才上。
关键词:
独立学院 人才培养 定位 应用复合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伟连 伍醒 许为民
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对于高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现了“同质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层次趋高、类型模糊。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笔者在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的依据,进而对如何确立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进行了系统论述。
关键词:
高校 人才培养目标 同质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宾恩林
随着劳动观念解放、劳动价值凸显、工匠影响力外化,当今的工匠精神具有继承性与时瞻性的时代特征,公共性与经验性的多元内核,信仰性与功利性的社会矛盾结构。由此,蕴含“工匠精神”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构中,知识与素质目标从简单到复合改变,技术与技能目标从高等到专研升级,生产派生目标从适应到创造发展。所以,基于“工匠精神”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知识变通与素养精湛型、产品意识与技艺创新型和技能与技术专深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单一的精英型技能人才目标不仅不切实际,也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成才需要,应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人力资源开发。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高职应适当拓宽人才培养基础,加强学生的通识能力培养,并树立大市场观念,不仅考虑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还应考虑学生的需要,摒弃单一的技术理性思维,激发学生自我成才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随着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作出相应调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邓传德 孙超 李进才
独立学院是普通高校的行政资源与非财政性社会资本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应发挥自身"民、独、优"的优势,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充分考虑自身特点、社会需求和生源状况的差异性,寻求区别于传统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专业口径适度、基础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劲、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上。
关键词:
独立学院 人才培养目标 定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在教育体系自身建设与完善、满足中高职学生个体升学以及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技能人才需求等多重压力和挑战下,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教育政策语境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应用技术大学。而什么是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与传统大学及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有什么区别?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黄晓榕 岳方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认为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是为小型企业提供实战型会计,并提出了相关培养模式,以期为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古天龙 魏银霞 磨玉峰
目前,教学型高校由于定位不清,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同质化、单一化、表述过于笼统等问题。按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不同类型高校其培养目标各不相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教学型高校的理性选择,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现实条件确定其培养目标定位。
关键词:
教学型高校 培养目标 人才类型 培养规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卢立珏 叶育登
独立学院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民办机制优势。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在办学实践中,以目标定位指明特色,以教学改革培育特色,以民办机制保障特色,走出了独特的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目标定位 教学改革 民办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盛健 唐林伟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进行衔接的前提。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长期以来犯了简单"二分法"的错误,但总体而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双重性特征:既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又要培养合格公民。中高职衔接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盲目进行衔接;高职"引领"中职发展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吸引力被弱化。克服这些问题的主要策略包括:对中高职衔接进行合理定位、科学设计和全面实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中高职衔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禹奇才 张俊平 张灵 刘爱荣
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重要内容。而要争创一流,提升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是首要问题。广州大学作为地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霍玉敏
在知识经济和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双重背景下,高等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已经出现诸多局限。在新形势下,适应国情和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形势 高校 人才培养目标 定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玲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技术发展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从现代职业教育视阈和社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出发,通过对人才分类理论、学位分类理论和高等教育分类理论三个维度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工程技术型和技术技能型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玲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技术发展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从现代职业教育视阈和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出发,通过对人才分类理论、学位分类理论和高等教育分类理论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工程技术型和技术技能型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