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5)
2023(6340)
2022(5171)
2021(5261)
2020(4446)
2019(10762)
2018(11555)
2017(20298)
2016(11980)
2015(13712)
2014(14172)
2013(12747)
2012(11122)
2011(10073)
2010(10648)
2009(9594)
2008(9674)
2007(8715)
2006(7798)
2005(7038)
作者
(30632)
(25167)
(25160)
(24369)
(16197)
(12026)
(11657)
(9715)
(9678)
(9458)
(8759)
(8553)
(8381)
(8046)
(7784)
(7772)
(7720)
(7445)
(7354)
(7323)
(6535)
(6321)
(6184)
(5936)
(5924)
(5794)
(5723)
(5613)
(5282)
(4934)
学科
(37818)
经济(37769)
管理(29639)
(24331)
(21480)
企业(21480)
方法(18068)
数学(15992)
数学方法(15437)
中国(12298)
理论(11551)
教育(10878)
教学(10815)
(10813)
(10561)
(9376)
业经(8928)
(7886)
(7061)
学法(7011)
教学法(7011)
(6843)
银行(6831)
(6517)
地方(6410)
体制(6352)
农业(6340)
(6105)
(6077)
金融(6076)
机构
学院(150384)
大学(149706)
管理(53271)
(51347)
经济(49787)
研究(47243)
理学(44543)
理学院(44043)
管理学(42632)
管理学院(42362)
中国(36107)
(32679)
科学(28820)
(27358)
(25944)
(23891)
(23823)
师范(23621)
中心(21740)
(21535)
北京(21355)
研究所(21146)
(21125)
技术(20981)
业大(20666)
财经(19852)
职业(18457)
师范大学(18051)
教育(18037)
(17784)
基金
项目(91407)
研究(73210)
科学(69967)
基金(59641)
(50349)
国家(49846)
科学基金(42734)
社会(40676)
(39460)
教育(39305)
社会科(38248)
社会科学(38235)
编号(33944)
(32177)
基金项目(30282)
成果(29849)
自然(26938)
自然科(26326)
自然科学(26322)
资助(26209)
自然科学基金(25786)
课题(25596)
(21979)
重点(21106)
项目编号(20566)
(19594)
(19370)
(19011)
大学(18945)
规划(18732)
期刊
(62984)
经济(62984)
研究(49297)
中国(42182)
教育(39568)
(23203)
管理(22347)
学报(20684)
(19625)
技术(18500)
科学(17908)
大学(16954)
学学(14355)
(13393)
金融(13393)
农业(12981)
图书(12283)
职业(12036)
业经(10981)
财经(9708)
经济研究(9616)
书馆(8938)
图书馆(8938)
统计(8531)
(8437)
(8184)
论坛(8184)
(7604)
(7423)
技术教育(7244)
共检索到244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虎  
人才培养是大学教育的基本逻辑起点,体现着大学教育的基本价值。目前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相应的改革措施并未能取得更为积极的效能。应从大学人才培养的过程出发,实行全程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巧燕  
文章分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并回顾近30年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一个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清香  戚佳  刘志坚  
本文对2006年以来关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分析了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古广灵  
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在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背景下,面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协同创新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加文  陈胜祥  
近十多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有观点认为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高,专业设置未与市场需求接轨等等,因而需要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作大力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然而,理论与现实的逻辑均表明,要求一事物适应另一事物的发展,必须以另一事物是健康发展的为前提。但目前的情况是,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合理"现象。据此,若只是片面地在高等教育身上查找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势必会误导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吴文雅  许菱  
当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现状是"需求旺、就业率低",其主要原因是,专业定位不太清晰,研究方向不甚明确,课程设置不很合理,实践教学环节偏薄弱等。文章尝试通过分析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现状及培养存在的问题,建设性地提出电子商务专业"2+3+1"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希望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具体培养环节起到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晓丽  敬采云  
一、引言"人才培养模式"首次被提出是在文育林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一文中,其后,众多学者开始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各类研究。1998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首次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给出了正式定义":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海翔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倾向于实践应用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现状,提出了确立科学的培养方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改革,更新教学方法的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并探讨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建立开放、自由的实验模式,课题研究模式以及建立工作室的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温伯颖  
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正遭遇发展瓶颈。文章就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如何面对办学规模扩大、学科综合性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拓宽等发展问题,探索了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三位一体分流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将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融合,实现具有时代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的新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继元  
本文在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改革的方向 :适应 2 1世纪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符合旅游教育的性质 ;推进素质教育 ;与国际化接轨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袁娟  
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人才质量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一些问题提出了"一技三对接"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嘉俊  饶素华  
速录行业是一个对个人素质要求很高的行业,今天的速录教育决定了明天的速录队伍。只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适应岗位要求的速录人才。我们应当通过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速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有职业针对性又有岗位适应性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对高技能速录人才的需求。本文针对目前速录人才培养的现状,对"素质平台,能力为主"的速录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玲玲  
当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点:其一,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陈旧。在许多高校以及专业的会计培养机构中,讲师都是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对学员进行硬性的书面知识灌输,要求学员重点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忽视实际应用知识的普及和教授。讲师通过大量的知识水平测验,对学员的书面知识进行考核,以学员对书面知识的掌握能力来衡量其总体的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邹淑珍  张春琴  李以镔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是供给过多造成的人才过剩,而是技术型人才的缺失,是高级技术人才的断层,这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而造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是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机遇。在阐述技术本科的概念基础上,分析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原因,并就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抛砖引玉式的探讨。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许荣花  
学习者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需要经过技术能力发展阶梯,每上一个台阶都是个体技术能力的一次跃进。基于这样的技术认识论,构建了高职院校"分层递进,理实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即"分层递进"式人才培养体系、"阶梯式"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做"三位一体"理实交替"的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了实施该模式,应该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