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0)
- 2023(7354)
- 2022(5899)
- 2021(5639)
- 2020(4861)
- 2019(11132)
- 2018(11568)
- 2017(20933)
- 2016(12096)
- 2015(14097)
- 2014(14374)
- 2013(12956)
- 2012(11544)
- 2011(10422)
- 2010(10838)
- 2009(9752)
- 2008(9545)
- 2007(8822)
- 2006(7482)
- 2005(6569)
- 学科
- 济(39015)
- 经济(38971)
- 管理(31851)
- 业(26017)
- 企(22391)
- 企业(22391)
- 方法(19782)
- 数学(17569)
- 数学方法(17032)
- 理论(12039)
- 中国(11948)
- 教育(10442)
- 农(10382)
- 学(9736)
- 教学(9709)
- 财(8975)
- 制(8534)
- 业经(8360)
- 体(7177)
- 和(6504)
- 地方(6392)
- 农业(6302)
- 技术(6274)
- 学法(6246)
- 教学法(6246)
- 银(6235)
- 银行(6209)
- 行(5928)
- 贸(5867)
- 贸易(5863)
- 机构
- 大学(160040)
- 学院(159740)
- 管理(57570)
- 济(53241)
- 经济(51689)
- 研究(51060)
- 理学(49255)
- 理学院(48712)
- 管理学(47195)
- 管理学院(46925)
- 中国(36751)
- 京(34718)
- 科学(33356)
- 农(27431)
- 所(26004)
- 江(25923)
- 财(25569)
- 业大(25563)
- 范(24114)
- 师范(23827)
- 研究所(23805)
- 中心(23109)
- 技术(22600)
- 北京(21856)
- 农业(21558)
- 州(20723)
- 财经(19706)
- 院(19239)
- 师范大学(18188)
- 经(17740)
- 基金
- 项目(107081)
- 科学(82121)
- 研究(80829)
- 基金(71904)
- 家(62799)
- 国家(62246)
- 科学基金(52719)
- 社会(46104)
- 省(45765)
- 社会科(43416)
- 社会科学(43404)
- 教育(42037)
- 划(37923)
- 基金项目(36901)
- 编号(35671)
- 自然(34605)
- 自然科(33852)
- 自然科学(33839)
- 自然科学基金(33182)
- 资助(30950)
- 成果(30513)
- 课题(26889)
- 重点(24680)
- 创(22755)
- 年(22555)
- 部(22456)
- 发(22161)
- 项目编号(21954)
- 创新(20983)
- 大学(20839)
共检索到242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倪瑞华
在全球化、市场化浪潮席卷下和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由专门化、精英化阶段步入多样化、大众化阶段,如何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亟需的各种类型、各种规格的人才,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各高校纷纷探讨和设定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在选择和设定人才培养模式时,通常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两个维度考量。我们应认识到,人才的培养还需要有一个价值的维度,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指出的,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育人","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甘玲
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永恒追求的育人目标。为此,各高校都把健全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重要发展任务。本文首先通过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四点内容,指出应该围绕人才评价体系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而后从三个方面阐明了当前脱离人才评价体系指导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人才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天石
在信息经济背景下,科技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作为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在促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协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有关产学研研究、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大谦
劳动价值论的坐标体系和模型分析王大谦劳动价值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但它还没有成为被世界广为接受的一般的科学理论,更没有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价值基础,甚至已经或正在被人们遗弃。然而,我以为价值概念既不是冗余无用的,也不是黑格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玮 胡颖梅 周宇 阳川
纺织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对纺织类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纺织类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工学结合培养人才为准则,提出了高职课程体系建构的机制、实施方案以及课程改革的具体步骤,并给出了纺织类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方案。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仇志海 李龙珠
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在高等院校开展"三创"教育对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构建"三创"教育体系要把握工学结合的原则,要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为核心,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通过明确定位、构建课程体系、建立保障机制、改革评价方式等来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三创"教育体系。
关键词:
“三创”教育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江兰天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急需完善。本文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以校内实验环节为基础,以校外实习环节为补充,以校内外科研环节为高度,以手工和电算化两种形式为手段,形成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小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条件是加强课程管理的改革创新,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管理体系。课程管理体系是教学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开发活动管理、课程实施活动管理和课程评价活动管理三部分。其课程管理体系是一个由"三大系统、四个层级、多重复合回路"构成的结构复杂的完整系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季跃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实施主体、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等均体现出鲜明的特征。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其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也必须体现工学结合特色。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应遵循科学性、激励性、可操作性、多元化的原则,以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可持续发展能力考核为核心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突出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庆国 曹晔
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系统地梳理了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八种模式,并对八种模式的产生、发展与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及比较分析,在微观层面能够指导培养机构有效选择培养模式,在宏观层面推动我国建立起适合国情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培养体系 培养模式 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敏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合力来自于系统的校企合作体系建设和合力机制的打造。必须通过多模式、全方位、立体式的校企合作,实现对学院教育教学过程的全覆盖,校企合作才能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凝心聚力。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体系 机制 探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第一要务,本科教育是基础和核心。当前,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学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结合60多年办学历史,提出了"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第一个"三"是办学定位的"三型",即精英型教育、特色型教育、研究型教育。第二个"三"是培养目标的"三化",即大学生全面化成长、个性化成长、最大化成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秀娟
中国社会结构及经济环境在剧烈演变之下,开启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黄金时代,尤其经济"新常态"现象出现后,国家明确表示要放弃粗犷型经济高速发展,转而寻求高质量经济增长,这就意味着应用型人才替代低素质劳动力是一个必然趋势。基于这一前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除了要遵循职业岗位定位外,还应注重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及法治等秩序内涵的渗透,其中"法治秩序"是应用型人才参与一切活动的基本准绳。结合现状,应用型高校教育体系中大多忽视法治教育重要性,一味将重心放在应用型技能、经验、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韬
形成体育和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高校拥有适当自主权的"体教合一"模式。文化教育只有和体育训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后备人才的科学和可持续培养。使高校在人才培养和人事管理上具有发言权,实现"队校合一"。众所周知,将高等教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以教育促体育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的皮埃尔·德·顾拜旦,既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同时也是法国著名的教育家,其体育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孙钢
自从1799年英国建立个人所得税以来,围绕其收入调节作用,肯定与质疑始终并存。本栏刊登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如何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作用进行了论述。首先,应该肯定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的正面作用。深圳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的文章以主要发达国家最高边际税率的升降与1%最高收入人口占全部收入比重的逆向变化来说明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功能作用的存在。其实,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