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26)
- 2023(21396)
- 2022(18259)
- 2021(16941)
- 2020(14106)
- 2019(32282)
- 2018(31988)
- 2017(60594)
- 2016(33113)
- 2015(37569)
- 2014(37672)
- 2013(36648)
- 2012(33888)
- 2011(30799)
- 2010(31222)
- 2009(28559)
- 2008(27970)
- 2007(25027)
- 2006(22192)
- 2005(19866)
- 学科
- 济(142900)
- 经济(142729)
- 管理(94842)
- 业(86238)
- 企(70141)
- 企业(70141)
- 方法(55357)
- 数学(47604)
- 数学方法(46984)
- 中国(41611)
- 农(37698)
- 地方(34855)
- 财(33355)
- 业经(31838)
- 学(29284)
- 制(27776)
- 农业(25488)
- 理论(23606)
- 贸(22618)
- 贸易(22600)
- 环境(21925)
- 银(21793)
- 易(21777)
- 银行(21741)
- 融(21514)
- 金融(21508)
- 和(21236)
- 行(20876)
- 技术(20655)
- 务(19652)
- 机构
- 大学(467729)
- 学院(466063)
- 济(189133)
- 经济(184884)
- 管理(176524)
- 研究(162148)
- 理学(150888)
- 理学院(149085)
- 管理学(146293)
- 管理学院(145442)
- 中国(121203)
- 京(102470)
- 科学(98420)
- 财(88513)
- 所(81522)
- 农(74052)
- 研究所(73604)
- 中心(73244)
- 江(71341)
- 财经(69028)
- 业大(67516)
- 北京(65699)
- 范(65391)
- 师范(64782)
- 经(62582)
- 院(59218)
- 州(57514)
- 经济学(57496)
- 农业(57226)
- 师范大学(52002)
- 基金
- 项目(310549)
- 科学(243732)
- 研究(231443)
- 基金(221647)
- 家(192318)
- 国家(190661)
- 科学基金(163510)
- 社会(144832)
- 社会科(137044)
- 社会科学(137011)
- 省(122208)
- 基金项目(116873)
- 教育(108758)
- 自然(104187)
- 划(102734)
- 自然科(101712)
- 自然科学(101689)
- 自然科学基金(99804)
- 编号(95657)
- 资助(91062)
- 成果(79389)
- 重点(70349)
- 发(68848)
- 部(68375)
- 课题(67651)
- 创(64332)
- 创新(59988)
- 国家社会(59085)
- 教育部(59003)
- 大学(58618)
- 期刊
- 济(219376)
- 经济(219376)
- 研究(144400)
- 中国(103421)
- 学报(72105)
- 财(68264)
- 管理(68107)
- 农(68078)
- 教育(65844)
- 科学(65739)
- 大学(56087)
- 学学(51683)
- 农业(46764)
- 技术(44433)
- 融(42305)
- 金融(42305)
- 业经(34965)
- 经济研究(34579)
- 财经(34567)
- 经(29803)
- 问题(27903)
- 图书(27014)
- 业(23912)
- 技术经济(22756)
- 科技(21647)
- 版(21173)
- 理论(21101)
- 资源(20769)
- 现代(20549)
- 坛(20461)
共检索到717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军超 张亚靖 张倩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动适应新常态要求,基于京津冀区域就业吸引力的主要技术指标,在宏观方面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人才培养与经济转型的深度融合,推进高校与政府、科研机构的合作,强化人才培养预警建设,建立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机制,推动河北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和高水平创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 孙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分工更加专业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区域物流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现代物流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区域物流的发展状况,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业是价值链和供应链的载体,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之一,京津冀都市圈不仅历史悠久,并且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物流发展的建议,以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 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茂林 刘秉镰
文章在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选取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子,通过计算其与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从中筛选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要素,以期对促进京津冀三地进一步合理分工、实现错位发展、获取区域经济整体利益最大化有所裨益。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经济 产业经济 影响要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勇 关佳音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流通产业与经济发展出现增速下降的趋势,且三地在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参差不齐。为了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京津冀地区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我国京津冀地区2005-2017年间区域内流通产业发展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流通产业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内流通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了区域内流通产业的发展;流通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的作用并不明显,但不能否定其对于区域经济潜在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流通产业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柳春青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秦皇岛经济实现科学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契机。未来,秦皇岛将被打造为首都行政、医疗、文化教育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区,首都教育医疗体育资源转移基地和秦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发展示范区。本文简要概括了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系统分析了该市发展潜力和存在的各种风险,从产业升级、园区建设、企业发展、设施规划、环境治理、政府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武迎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民办本科高等教育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设置的院校一般属于地方性大学,以教学为主要任务,主要履行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研究的职能,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全日制教学型大学。民办本科高等院校具有灵活的办学机制、办学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树强 徐娜
生态环境质量是评价区域协同效果的重要标准,科学评测协同的环境质量效果是调整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2004-2016年京津冀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广义线性回归的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经济协同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随着京津冀经济协同度的提高,环境质量呈现出收敛式上升。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一步识别京津冀经济协同的环境效应的内在影响机制,结果发现,由于同时存在要素禀赋效应和污染避风港假说,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通过结构效应而不是技术效应改善环境质量。最后,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出了加强政府政策与市场资源配置相结合、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京津冀之间的环境治理合作等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经济协同度 环境质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婷
为深入研究商贸流通业发展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本文借助面板数据研究商贸流通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大力发展,对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效应,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其他指标在不同程度上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京津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欣 王强 成福伟
流通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2008-2021年京津冀地区城市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流通业科技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业科技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流通业科技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受到数字基础设施的门槛作用影响,数字基础设施存在单门槛效应,当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小于0.216时,流通业科技创新的驱动效果不显著;数字经济应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流通业科技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驱动效果随着数字经济应用水平的提升而增强,当数字经济应用水平超过0.338后,能最大效度发挥流通业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邢莉娜 赵海军
在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联合成功申办冬奥契机下,河北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尤其是应用型外语人才,但目前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存在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交织、人才使用和人才培养纠结、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低下并存等问题。省属高校应该提升认识,加强领导,加快建成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的人才驱动领导推进机制;打造平台,产学研合,努力完善要素完备、配置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驱动体系;吸引人才,培育品牌,持续放大原始创新、模仿扩张的吸收集成转化效应;加强培育,打造人才,倾力打造主动有为、干事创业的创新有为人才工作队伍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泗薪 李晓阳
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入手,结合相关资料建立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型,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提取所需指标数据结合模型进行耦合分析,最后依据定量化数据得出生产性服务业在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为生产性服务业找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耦合度 京津冀经济发展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丽萍 薛维君 许文建 张学雄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和城市经济理论等,重点研究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关系及今后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提出经济一体化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指出京津冀经济关系的特点是一体化的基础,分析了京津冀在区域经济中的系统优势及其转换,同时提出了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构想和基本框架、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元园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省民办高校面临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匹配、区域内教育资源不均衡、合作育人机制不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尚待深化改革等。为此,文章提出,河北省民办高校应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需要,积极寻求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多维度合作育人协同发展机制,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环节的改革力度,为河北省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开辟广阔的教育空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向阳 党胜利 刘志峰
从生态系统的视角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创建了一个开放、多元、协同、创新的生态空间,改善了京津冀区域间交互作用、催化影响的互动态势。在发展演化过程中,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逐渐形成了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创新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多层面机制。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经济生态系统 运作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建华
根据新地理经济学派的分析框架,区域经济演进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共同塑造了区域经济的空间格局。对于金融行业而言,由于其自身具有的信息属性,空间发展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相互拮抗,会形成"中心-外围"对立的二元格局。二元格局的存在有损于金融效率,不利于区域金融关系的协调,是区域金融发展的阻梗。金融协同发展是区域金融演进的特殊模式,是促进区域金融发展的新思路,对于打破金融行业空间二元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金融协同促进区域金融发展的机理进行探讨,并针对京津冀区域的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对京津冀地区金融发展现状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二元格局 金融协同 区域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