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4)
2023(11265)
2022(9705)
2021(8948)
2020(7625)
2019(17700)
2018(17836)
2017(33076)
2016(19032)
2015(22044)
2014(22569)
2013(21758)
2012(20334)
2011(18414)
2010(18961)
2009(17559)
2008(17757)
2007(16713)
2006(14430)
2005(13331)
作者
(54562)
(45803)
(45716)
(43917)
(29091)
(22115)
(21136)
(17756)
(17124)
(16742)
(15537)
(15370)
(14911)
(14496)
(14393)
(14374)
(14198)
(13522)
(13429)
(13279)
(11612)
(11443)
(11098)
(10741)
(10394)
(10319)
(10289)
(10280)
(9394)
(9259)
学科
(70556)
经济(70450)
管理(56620)
(50476)
(41328)
企业(41328)
方法(31568)
数学(27554)
数学方法(27258)
(23770)
(21150)
中国(20496)
(19207)
(18179)
贸易(18173)
(17782)
业经(15707)
(14226)
理论(14078)
地方(13610)
(13547)
财务(13509)
财务管理(13455)
农业(13330)
(13178)
(12751)
企业财务(12639)
(12529)
银行(12493)
教育(12355)
机构
大学(271616)
学院(270066)
(107745)
经济(105113)
管理(97095)
研究(88456)
理学(81957)
理学院(81029)
管理学(79512)
管理学院(79010)
中国(67625)
(57482)
(55283)
科学(53090)
(45970)
(45505)
(45215)
财经(42058)
中心(41462)
研究所(40461)
业大(39489)
(37800)
(36939)
师范(36570)
北京(36418)
农业(35916)
(35338)
经济学(33985)
(31762)
经济学院(30889)
基金
项目(169061)
科学(130538)
研究(129064)
基金(117798)
(100939)
国家(100025)
科学基金(84732)
社会(78328)
社会科(74001)
社会科学(73976)
(68843)
教育(63202)
基金项目(62077)
(56743)
编号(55279)
自然(52662)
自然科(51386)
自然科学(51370)
自然科学基金(50454)
资助(48664)
成果(47573)
课题(39628)
重点(38554)
(38166)
(36076)
(35709)
(35433)
(33976)
大学(33515)
项目编号(33307)
期刊
(123895)
经济(123895)
研究(84014)
中国(64557)
(46935)
教育(43574)
学报(42214)
(41966)
管理(35929)
科学(35773)
大学(32538)
学学(29439)
农业(27603)
技术(25898)
(25217)
金融(25217)
财经(21615)
业经(19893)
经济研究(19291)
(18590)
问题(16614)
图书(16445)
(15404)
(15150)
(13632)
技术经济(13228)
理论(12986)
职业(12983)
财会(12914)
(12352)
共检索到423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郜正荣  贺武华  
高校"严进宽出"的问题伴随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强烈要求以及当前高考改革的推进而受到更多关注。"严进宽出"机制自身存在缺陷,本文针对"严进"的不足、"宽进"的缺陷,提出"活进"是合理的选择。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以及教师需要联袂行动严把"宽出"关。实施系列严格的教与学的制度,当务之急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段丽华  
产业样态的嬗变促使人才培养需求发生变化,也凸显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僵化、滞后的短板,倒逼地方高校从注重"需求拉动"转向注重"供给侧推动"。地方高校凭借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产学互动中积累的后发优势,从产教深度融合着眼,从制度创新入手,通过组织、技术、资源等人才培养机制构成要素的结构性优化,提升新业态人才培养的适配性、灵活性和人才供给的质量与效率,构建起主动应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自适应系统,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可行之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宇  
创新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形式,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及国家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所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迎接这种挑战,高等教育需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理念,进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着眼点,也是教育发展实现其社会功能的根本要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琳玮  
根据势科学原理,从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个人品格、身心和谐四方面构建了创新型人才素质8维对称化模型,并从内外系统的作用机理提出创新能力形成的数理公式。这既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也是培养的有效路径。研究提出,信息社会创新的机制在于营造信息强势。培养创新型人才,要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信息势,加强学科间联系,营造有效信息量,理论学习与实践互动培养创新思维,加强心理教育和身体锻炼形成稳定的创新人格,以创新型师资队伍激发创新潜能,从而在教育场中营造出最强的教育信息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敏  
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相结合,阐述英美德等国人才培养机制,对美国的产学研培养机制、校企合作机制、工学交替机制,英国的产学合作与互动机制、导师制以及德国推行的宽进严出的教学制度、弹性制、双师型的培养机制进行一系列剖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国外应用人才培养机制对国内人才培养的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东红  吴永祥  
本文以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从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系制、创新教学机制、实践育人平台、大学创新文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以便使学风建设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娟  
要以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基于此,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性,探究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的结症以及归因,并从"创新作为民族之魂"的高度,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具体措施,希望为高校与社会的融合,为教育与经济社会实现联动,为早日实现创新型国家而开拓前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佳  
移动语言教育是移动互联网支持下发展起来的语言教育,强调语言教育的开展通过技术、学习和学习者三方面的移动来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移动语言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发挥着积极作用,除了帮助学生提高外语应用能力外,还有助于他们的知识建构和创新思维培养,对全面教育的实施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段洪波  
高校科研评价应积极探索以质量为导向、以服务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机制,加强教学部门与科研部门的协同,在教学评估中提高科研创新融入教学的考核权重;在科研评价中加大对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成果的引导,鼓励并推动各层次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在教师职称评定上不断探索科研促进教学、教学推动科研、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制度设计。这对促进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保证科研可持续发展,提升科研成果的育人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能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辉  刘传玺  
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能否发挥其"首要的社会职能",并体现其"根本的社会价值",取决于是否能培养数以万计的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所难以胜任的。文章从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对外交流、构建创新型大学文化等几个方面,对改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达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更多的需要依靠创新驱动,而不再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和投资拉动。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将对实施创新驱动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因此,通过科学规划、落实中央政策要求,在我国培养并形成一支适应国情要求、更高水平、结构合理、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已刻不容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新春  邢长明  
教学考核是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成功经验,探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建设的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继红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办学定位以及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多元社会评价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多元社会评价机制,重点应解决如何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减少评价反馈信息使用过程的功利化倾向、加强评价方法论的系统化研究、建立常态稳定的评价制度等主要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光俊  杨治立  杨艳华  
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和缺乏有效沟通和制度经费保障,以及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导致校企合作保障机制亟待建立,文章从政策保障、制度保障、沟通交流、全程参与和利益保障等方面对建立校企联动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实现校企双赢,进一步推动高校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哲明  
要想确保我国教育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机制,相关研究人员应加强对人才培养考核机制的深入研究,认清当前的人才培养考核现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考核制度和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现状,然后分析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方式,最后针对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展开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