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3)
- 2023(6545)
- 2022(5110)
- 2021(4711)
- 2020(3620)
- 2019(7978)
- 2018(7481)
- 2017(13738)
- 2016(7375)
- 2015(8375)
- 2014(8073)
- 2013(7327)
- 2012(6286)
- 2011(5621)
- 2010(5876)
- 2009(5795)
- 2008(4567)
- 2007(4306)
- 2006(3809)
- 2005(3442)
- 学科
- 融(24295)
- 金融(24294)
- 济(22245)
- 经济(22233)
- 银(21337)
- 银行(21329)
- 行(20810)
- 管理(17942)
- 业(17136)
- 中国(16221)
- 企(14228)
- 企业(14228)
- 中国金融(10862)
- 制(8840)
- 地方(8488)
- 财(8131)
- 农(7497)
- 业经(7423)
- 方法(7002)
- 数学(6286)
- 数学方法(6173)
- 务(6084)
- 财务(6069)
- 财务管理(6059)
- 企业财务(5869)
- 农业(5755)
- 理论(5636)
- 体(5508)
- 教育(5034)
- 体制(4629)
- 机构
- 学院(90718)
- 大学(90282)
- 济(34150)
- 经济(33198)
- 管理(29514)
- 中国(28840)
- 研究(28233)
- 理学(24690)
- 理学院(24462)
- 管理学(23813)
- 管理学院(23673)
- 财(18705)
- 京(17784)
- 科学(16032)
- 中心(15779)
- 银(15169)
- 银行(14650)
- 融(14302)
- 财经(14290)
- 江(14101)
- 金融(14000)
- 行(13782)
- 农(13441)
- 所(13047)
- 范(13008)
- 经(12887)
- 师范(12871)
- 州(12750)
- 业大(12023)
- 人民(11886)
- 基金
- 项目(60027)
- 研究(48935)
- 科学(46125)
- 基金(39861)
- 家(33138)
- 国家(32767)
- 社会(29767)
- 社会科(28332)
- 社会科学(28323)
- 科学基金(28310)
- 省(26389)
- 教育(23488)
- 编号(21248)
- 基金项目(20731)
- 划(20723)
- 成果(18833)
- 课题(15991)
- 资助(15792)
- 自然(15755)
- 自然科(15374)
- 自然科学(15373)
- 自然科学基金(15066)
- 发(14543)
- 年(14439)
- 创(13856)
- 重点(13844)
- 项目编号(13735)
- 性(13313)
- 创新(12783)
- 大学(12293)
共检索到148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金秀 楼健昂
随着产教融合成为一项国家战略,高等教育的形态变革迫在眉睫。我国高校“产”“教”分离的症结在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固化、产教融合的矛盾协调机制缺乏、制度体系建设滞后、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价值塑造功能不足等。为此,需要明确参与主体及其权责、完善产教融合制度建设、加强思政育人功能,努力构建良好互动的产教融合新格局。
关键词:
融合 产教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锋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在国家层面文件提出"产教融合",到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产教融合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的整体制度安排,产教融合迈入了新阶段。深化产教融合,将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进而在新技术革命下促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形态变革。目前,教育正处在形态变革的前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连晓庆 吴全全 闫智勇
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优化发展路径的关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起点,我国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政策轨迹可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深化期。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实现需理念融合、知识融合、价值共创,在理念、过程和结果三个层面互动、共融,形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因此,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优化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可从三个方面考虑:强化融合理念,提升合作意愿;抓住关键要点,提升合作能力;遵从"善治目标",构建共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飞帆
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倡导和推动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产教融合工作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推进产教融合,使普通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充分对接,从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实现高等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是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本科高校 普通本科 产教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绍梅
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存在着政府推力不足、企业动力不足、行业指导职能弱化、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等问题。破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的症结,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应加强立法建制,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法制化;强化产教融合的顶层制度设计,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寻求利益共同点,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积极性;提升行业指导能力,发挥其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的协调作用;搭建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为产教融合提供充裕的经费支持;构建政、校、行、企协作平台,打造互利共赢的产教融合生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门超 周旺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质是产业与职业教育的多维链接而实现深度融合,以知识势差机理、资源集成机理为基础,提出了技术研发合作模式、实体共建合作模式、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三种产教融合表征形式。基于此,文章从战略导向、路径选择、结构链接、保障条件等方面阐述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的症结,从而提出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推进策略,包括以育人为核心,立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区域性产业发展;以稳固为原则,拓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以链接为抓手,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在要素对接;以机制为突破,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机理 模式 症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韦承燕
推进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扎根"三农"第一线、肩负乡村人才振兴重任的农业院校,应首当其冲。为此,由中国教育经济学会理事陈星博士执笔的《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研究》一书于2020年12月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结构合理、内容翔实,从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开展产教融合的现状出发,深刻剖析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尤其是对应用型农业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思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昌荣
"产教融合"具有职业性、区域性、层次性、互动性和共赢性等主要特征,其基本要求是人才供需融合、人才培养融合、社会服务融合和文化育人融合。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可概括为"五位对接",即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进行人才培养要素对接。"对接"促进"融合","融合"深化"对接",必将有力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志杰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种“产业”和“教育”“企业”和“学校”“生产”和“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跨界性”、“双主体”、动态适应等特征。在我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需要产教融合的协同支撑,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在需要。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再社会化本质,必须把握好院校制度与企业制度、技术价值与产业价值、创业与就业以及校园文化与企业(工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强化“四大对接”,即专业建设对接产业行业人才需求、课程建设对接职业岗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再社会化 四位对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显嵘
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高职产业学院建设,必须明确其建设机理和行动依规,其中要以推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和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满足区域行业、产业、企业的需求为逻辑,以实现学院、学科与专业重构为关键。在此基础上,促进高职产业学院的组织模式和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推动治理方式变革和保障机制建构,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高职产业学院的多方共赢。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产业学院 校企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类型教育的根本特征,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办学模式,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多项相关政策规定,助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2024年1月,天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有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地方性法规,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六章44条,包括总则、引导和实施、服务和保障、督促和评价、法律责任和附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华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主渠道,明确产教融合的学理参照是实现校企合作育人的基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既体现出资源整合论的哲学统驭,也蕴含了协同论的合作机制,并以资源依赖理论为逻辑依据。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明确其价值主线,以国家价值为引领,以行业价值为链接。为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性,需要多方着手加强路径建构:法律筑底,理顺产教融合的法律关系;中介搭台,激发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多元协作,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支撑体系构建;激活动能,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理论 价值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向帅
对我国高职院校而言,产教融合困境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当前阶段,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重构产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实践层面找到真正有力的抓手。为此,可以探索将PPP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过程中,其主要优势包括: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形成利益共享机制;降低校企合作成本,形成风险共担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深度合作机制。在这一改革过程中,PPP模式应用的关键则在于实现内涵、技术、制度三个维度的系统创新,即激活改革存量资源,丰富公私合作形式;打破传统教育边界,加强合作平台建设;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完善教育产权制度。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PPP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新革
新时代产业发展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对高职产教融合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使命与要求。在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梳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径,双师工作室共育路径、特色学院特色路径、专业学院多元路径及产业学院融合路径等不同类型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形成新时代高职深化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建设路径,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有益经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智彬 修南
"人性"假设理论是理解产教融合及其问题的重要视角。从"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以及"复杂人"假设的多维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的产教融合仍存在各主体间沟通不畅、缺乏信任、预测与控制行为偏颇等问题。因此,要构建产教融合主体信任关系网络,完善产教融合现代治理机制,并在高质量理论研究中科学认识产教融合问题,不断促进产教融合的价值认同与制度保障,从而持续推动产教融合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人性”假设 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