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0)
- 2023(9911)
- 2022(8644)
- 2021(7995)
- 2020(6944)
- 2019(16147)
- 2018(16410)
- 2017(31258)
- 2016(17638)
- 2015(20470)
- 2014(21017)
- 2013(20420)
- 2012(19015)
- 2011(17239)
- 2010(17757)
- 2009(16607)
- 2008(16877)
- 2007(15881)
- 2006(13717)
- 2005(12557)
- 学科
- 济(69272)
- 经济(69160)
- 管理(55043)
- 业(49039)
- 企(40986)
- 企业(40986)
- 方法(30430)
- 数学(26388)
- 数学方法(26121)
- 财(22064)
- 农(19470)
- 制(18957)
- 中国(18091)
- 业经(14989)
- 务(13809)
- 财务(13769)
- 财务管理(13719)
- 学(13615)
- 体(13355)
- 贸(13030)
- 贸易(13022)
- 企业财务(12953)
- 地方(12758)
- 易(12622)
- 农业(12425)
- 银(12129)
- 银行(12099)
- 理论(12039)
- 行(11444)
- 融(11145)
- 机构
- 大学(255959)
- 学院(254117)
- 济(101645)
- 经济(99152)
- 管理(93701)
- 研究(82488)
- 理学(79193)
- 理学院(78332)
- 管理学(76903)
- 管理学院(76424)
- 中国(63556)
- 京(53708)
- 财(51709)
- 科学(49482)
- 农(43227)
- 所(42500)
- 江(42012)
- 财经(39554)
- 中心(38922)
- 研究所(37748)
- 业大(37302)
- 经(35434)
- 北京(33956)
- 农业(33678)
- 范(33675)
- 师范(33345)
- 州(33036)
- 经济学(31162)
- 院(29376)
- 财经大学(28880)
- 基金
- 项目(158174)
- 科学(122480)
- 研究(119981)
- 基金(111184)
- 家(95123)
- 国家(94263)
- 科学基金(80120)
- 社会(73215)
- 社会科(69126)
- 社会科学(69102)
- 省(63898)
- 基金项目(58945)
- 教育(57723)
- 划(52659)
- 编号(51373)
- 自然(50407)
- 自然科(49156)
- 自然科学(49140)
- 自然科学基金(48276)
- 资助(45703)
- 成果(44356)
- 课题(36263)
- 部(35632)
- 重点(35626)
- 制(33575)
- 发(33499)
- 创(33109)
- 性(31585)
- 大学(31195)
- 项目编号(31011)
共检索到393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万健 赵烨烨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与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以及人员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所结成的互利互惠、互补互促的联合与协作关系。产学研合作的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创造和转化科技成果、提升企业核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相宇 何海燕 宋希博
文章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机理和科技成果价值形成机理,指出利益分配矛盾的实质是高校或企业索取与技术成果所处阶段不符的利益。提出基于TPM协议的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并分析了该机制的风险收益、决策影响因素和重要意义等,以期解决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冲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澧生 张华 成立平
根据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利益机制概念不清、法律地位模糊、共同利益不明确的主要问题,文章从"明确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法律地位;完善利益机制,构建利益共同体;共建共享,改善教学条件"三个方面对基于利益机制的高职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利益机制 校企合作 生产性实训基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铭之
校企利益共同体是实现技术本科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创新形式。技术本科校企利益共同体的运行机制包括:共同的愿景、文化的共融、资源的互补、利益的共赢以及制度的保障。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包括: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组织机制、建设同工同酬的技术应用型师资队伍、开发企业需求导向的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创建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推进技术创新。
关键词:
校企利益共同体 技术本科 校企合作 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界忠
文章通过对普通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比较,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分布情况,提出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应按照"产"为依托、"学"为中心"、研"为纽带的原则进行合作目标定位、合作主体认定、合作动力根源及合作模式选择。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学研结合 合作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琴
随着世界工业的快速发展,新时期国家工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工程教育的发展对于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工程教育产学研合作在认识、保障、执行、效果上存在不足,导致合作难以纵深推进。全面理解"政产学研"合作育人的含义,探析影响政产学研合作的核心因素、合作要求及合作标准,改革"政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思路与模式,才能真正达到合作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工程教育 政产学研 机制 模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廉水
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东南大学李廉水经济利益是产学研合作创新各方合作的动力和目的,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有效保障各方收益的关键。我们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一、签好技术合同是基础我们知道,合同亦称契约,它是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莹
一、高校内部控制中利益侵占问题提出目前,学界对高校内部控制的研究相对零散,主要集中在内部会计控制以及与内部审计的结合上。其中,从内部会计控制的视角论述内部控制比较普遍,其理论依据是内部控制的一种分类标准,即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政策依据则是基于对2000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二十七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遵行,有学者认为该法可以更进一步地从法律的角度强调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韦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建国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校企合作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则有待各合作方之间利益的契合。以校企合作方式的多样性为出发点,论述了如何通过组建高职院校董事会的形式深化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改革。
关键词:
利益契合 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院校董事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安邦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大学利益相关者的组织特性日益显现。大学外部利益关系人对大学的各种诉求表征着社会对大学的要求与期许。因此,构建大学外部利益关系人信息反馈机制既是大学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大学促进自身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基础。分析比较不同国家地区的做法与经验,提出构建我国大学外部利益关系者信息反馈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 外部利益关系人 信息反馈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仇琛
产学研合作是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应该以"科研"为归宿,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以"团队"为依托,为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导航;以"培训"为抓手,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以"服务"为导向,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产学研合作 科研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楼百均
文章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实际出发,依据公司多边治理理论,认为独立董事应当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而不应该只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代言人。在董事会决策中站在公司的角度,保护公司的利益免受侵犯。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利益制衡 公司治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建利 靳文学
粮食主产区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机制不协调。"粮食大省,工业弱省,财政穷省"的局面依然存在。统筹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协调发展,充分调动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粮食安全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必须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才能实现粮食供求均衡;分析了当前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生产情况及利益补偿机制,发现当前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利益补偿机制不尽合理,提出了通过调整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承担比例、征收庇古税、合理确定粮食主销区对主销区补偿的额度等措施来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平衡机制。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方兰 杨伟
从公平与效率角度出发,在博弈论的理论框架下分析南水北调调水工程中受水方、水源区及调供水管理单位之间的博弈行为,研究其不同决策对利益补偿机制设置的影响。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将信息成本纳入补偿机制影响因素,并强调补偿机制的设立不仅要考虑水源地的利益,还必须考虑受水地的社会公平效应,激发其主动参与南水北调补偿机制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工程的有效实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燕 熊玉双 盛璐
本文以农地流转与农业农地、资本和劳动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农地流转之困境,即农地产权主体缺位,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剖析了农地流转困境之原因: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城乡收入二元分割。从农地产权制度、农村资金投入、农村劳动力结构角度,提出了完善农地、资本、劳动力三元结构协调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三元结构 资金供给 人力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