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1)
2023(15101)
2022(12804)
2021(12141)
2020(10285)
2019(23867)
2018(24281)
2017(46914)
2016(25510)
2015(28944)
2014(29063)
2013(28359)
2012(25918)
2011(23409)
2010(23767)
2009(21875)
2008(21548)
2007(19306)
2006(17007)
2005(15020)
作者
(72361)
(59474)
(59383)
(56619)
(38002)
(28582)
(27057)
(23238)
(22623)
(21539)
(20304)
(19802)
(19010)
(18774)
(18340)
(17916)
(17842)
(17811)
(17121)
(17010)
(14853)
(14694)
(14494)
(13624)
(13418)
(13339)
(13313)
(13205)
(11989)
(11649)
学科
(102885)
经济(102788)
管理(78713)
(73950)
(62777)
企业(62777)
方法(48796)
数学(42375)
数学方法(41678)
中国(28734)
(26424)
(24468)
业经(24084)
技术(21951)
地方(20710)
(20137)
(19293)
理论(18873)
(18223)
贸易(18210)
(17702)
农业(17332)
(16617)
(16251)
银行(16218)
(15492)
(15460)
财务(15381)
财务管理(15351)
环境(15150)
机构
大学(365666)
学院(362606)
管理(148086)
(142654)
经济(139478)
理学(128121)
理学院(126805)
管理学(124456)
管理学院(123790)
研究(112935)
中国(85132)
(77842)
科学(69344)
(66658)
(55134)
财经(53392)
(52485)
中心(51719)
业大(51588)
(50809)
研究所(49904)
北京(49612)
(48260)
(48229)
师范(47880)
(43630)
经济学(42123)
(41099)
农业(39625)
财经大学(39583)
基金
项目(242549)
科学(191270)
研究(181450)
基金(173979)
(149288)
国家(148047)
科学基金(128734)
社会(112953)
社会科(107132)
社会科学(107105)
(96411)
基金项目(92264)
教育(84797)
自然(83027)
自然科(81139)
自然科学(81123)
(79982)
自然科学基金(79672)
编号(75810)
资助(72213)
成果(62483)
重点(53414)
(53223)
(52962)
课题(52250)
(51578)
创新(48995)
项目编号(47650)
大学(45984)
教育部(45927)
期刊
(154366)
经济(154366)
研究(106973)
中国(69907)
管理(56453)
学报(51918)
(49219)
科学(48121)
教育(47565)
(45258)
大学(40067)
学学(36608)
技术(34070)
农业(31965)
(29176)
金融(29176)
业经(26801)
财经(25390)
经济研究(24921)
图书(24504)
(21678)
问题(20342)
技术经济(19138)
理论(18839)
科技(18801)
统计(17451)
实践(17311)
(17311)
商业(17052)
(16878)
共检索到529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磊  孙雁飞  韩光  
在当今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协同创新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企业—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高校作为研究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协同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位置,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将会给协同创新网络带来更大的收益。文章从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是信息产业发展必需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高校主导的要素流动型协同创新模式和高校主导的战略联盟式协同创新模式。前者包括服务协同模式、知识与技术协同模式和组织管理协同模式;后者包括高校作为理论研究与智力输出者、人力资本的支持者和产业方向引领者的三种定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国昌  胡赤弟  
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根据场域理论,产学研场域是大学场域、研究场域、经济场域分化与分融的结果,本质上是一个追求价值增值的过程。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变换,我国产学研创新正在发生从单位制创新、项目制创新到生态式创新的历史性演变。推进高校协同创新,需要激发高校活力,提高自主性协同力;建立跨界机制,搭建异质性要素流;培育创新文化,形塑开拓性价值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江  
集群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然而,能否协同使用集聚区内企业间的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功的关键。本文在综合产业集群理论和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并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对协同创新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家喜  金新元  
界定了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内涵、分类及特征,得出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选择,从根本上是模式制度化水平选择的研究结论。归纳了以交易成本理论为代表的十大理论,以及各理论有关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的理论主张。指出了影响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的五大类核心因素,并就各个影响因素对于模式选择的机理进行了理论推演,得出相关结论。最后,提出了一个协同创新模式选择过程的概念模型——R-M-C-G模型,并运用案例检验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及有关模式选择内在机理理论的合理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明辉  
"新常态"下,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协同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文章将技术知识特征和关系联接强度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构建了基于产业链的纵向协同创新模式识别模型,并识别出"默会知识内生协同创新模式"、"知识外购协同创新模式"和"技术共同占有协同创新模式"三种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为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硕  李靖  
文章分析总结了国外科研机构与大学的科教协同创新模式和特点,阐述其对于我国建立大学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网络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立符合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内在规律的科教融合机制的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永根  
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对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进行基础性研究:阐述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内涵、关键要素以及特征等基础理论,研究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模式,并结合我国科技计划、科技经费与财务标准协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曲洪建  拓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协同创新成为一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点关注。围绕协同创新模式这个主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协同创新的相关文献,重点阐述两要素协同创新模式、三要素协同创新模式、多要素协同创新模式的内容,并总结它们的研究不足,同时展望进一步研究方向,以期待推动协同创新模式理论进一步整合和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小蕾  
文章在集群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群协同创新的三个路径,并从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管理、资金四个方面协同对创新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大铭  姚洪涛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呈网络发展趋势,在网络内存在复杂的企业竞合关系。这对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企业竞合关系视角,首先构建信息产业网络多层次竞合模型;其次,运用Lotka-Volterra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综合地仿真分析网络内企业竞合关系及其与创新模式的关系;最后提出如何提升我国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大铭  姚洪涛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呈网络发展趋势,在网络内存在复杂的企业竞合关系。这对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企业竞合关系视角,首先构建信息产业网络多层次竞合模型;其次,运用Lotka-Volterra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综合地仿真分析网络内企业竞合关系及其与创新模式的关系;最后提出如何提升我国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文涛  曲立  韩之贻  
缺乏"协同"使我国信息产业创新效率低下。目前,信息产业与政府、其它产业、科研院所之间缺乏协同。为给信息产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使其带动全行业协同发展,必须制定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梅花  
当今,人类已步入自媒体时代。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高校思政封闭式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对构建开放的协同创新模式预示着巨大的机遇。同时,人本理论和协同理论也为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协同创新模式提供着理论支撑。高校通过加强思政理论课的教育力,扩张文化生态的渗透力,打造自媒体平台的服务力,树立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提升监管测评的控制力等五力协同创新高校思政工作,探索出适合自媒体时代的新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端吕  彭保发  王亚力  熊建新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系统协同与全局性变革。协同理论适用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结构耦合体系的有效手段。针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需求分析,建立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架构,提出目标定位是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的核心,专业设置是协同创新模式结构的骨架,课程设计是协同创新模式内容的优化,支持保障系统是协同创新模式实现的保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新健  崔志新  
进入21世纪,区域成为参与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利益体,单个区域或行为主体在多元环境的创新活动常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区域协同创新成为一种最佳可行性解决方案。文章从过程理论的角度研究多区域协同创新,探讨多区域协同创新演化路径,并依据参与协同创新的区域及行为主体的不同,将演化路径分为同主体多区域协同创新、同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和跨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三条。研究发现,在同主体多区域协同创新中,由于相同的行为主体存在共性,易达成利益共同体,协同创新目标特点由行为主体类型决定;在同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中,不同类型的行为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目标,协同需要逐步融合,但主体知识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可以弥补其它主体的不足;在跨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中,相比前面两者,协同创新范围更广、形式更灵活、专业性更强,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多元环境障碍,但显然也存在更多的协同障碍。文章还在三条演化路径分析的基础之上,以三个区域协同创新为例,构建了3×3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及演化路径,为多区域协同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