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7)
- 2023(9119)
- 2022(7239)
- 2021(6657)
- 2020(5440)
- 2019(11820)
- 2018(11712)
- 2017(21511)
- 2016(11929)
- 2015(13180)
- 2014(12797)
- 2013(11937)
- 2012(10370)
- 2011(9012)
- 2010(9364)
- 2009(9065)
- 2008(9154)
- 2007(8683)
- 2006(7557)
- 2005(6532)
- 学科
- 企(67352)
- 企业(67352)
- 业(61570)
- 管理(55505)
- 济(45141)
- 经济(45075)
- 业经(20686)
- 财(20443)
- 务(17355)
- 财务(17333)
- 财务管理(17324)
- 方法(17039)
- 企业财务(16425)
- 技术(13643)
- 理论(12380)
- 企业经济(11873)
- 和(11798)
- 中国(11342)
- 划(11163)
- 制(10964)
- 策(10825)
- 经营(10093)
- 技术管理(10067)
- 体(9973)
- 农(9902)
- 数学(9717)
- 数学方法(9617)
- 决策(8334)
- 贸(7779)
- 贸易(7770)
- 机构
- 学院(158425)
- 大学(153575)
- 管理(65286)
- 济(60644)
- 经济(59254)
- 理学(54970)
- 理学院(54507)
- 管理学(53732)
- 管理学院(53429)
- 研究(43136)
- 中国(34625)
- 财(31433)
- 京(31195)
- 江(26531)
- 财经(23904)
- 科学(23333)
- 经(21416)
- 州(21267)
- 中心(20733)
- 范(19844)
- 师范(19702)
- 所(19416)
- 北京(19198)
- 商学(18890)
- 业大(18881)
- 商学院(18703)
- 技术(18152)
- 财经大学(17336)
- 农(17265)
- 经济学(16993)
- 基金
- 项目(98426)
- 研究(79941)
- 科学(78996)
- 基金(68897)
- 家(56965)
- 国家(56290)
- 科学基金(51224)
- 社会(50114)
- 社会科(47300)
- 社会科学(47287)
- 省(41732)
- 教育(38555)
- 基金项目(36073)
- 编号(35076)
- 划(32633)
- 自然(31368)
- 自然科(30702)
- 自然科学(30695)
- 自然科学基金(30186)
- 成果(29209)
- 资助(26693)
- 课题(24317)
- 创(23435)
- 项目编号(23065)
- 业(21800)
- 重点(21571)
- 创新(21515)
- 年(21245)
- 制(20977)
- 部(20884)
共检索到248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五新 童幸生 李尧
基于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现实状况,文章阐述了高校在校企合作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提出高校作为行使人才培养职责的主体,要立足于自身建设,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乐军
我国正在推进的供给侧改革赋予了校企合作办学新的历史使命,使其成为人才强国战略、城镇化建设和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供给侧”改革理论下的校企合作内涵核心是通过优化政府、职业院校供给侧的结构来提升校企合作办学的成效,从而满足推动经济发展、充分就业和实现科技创新等社会发展需要。据此,建议从将立法工作摆在首位、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坚持创新引领,以及坚持问题导向等四个方面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实现的路径。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校企合作 政府 职业院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傅伟
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还存在内涵模糊、特征不明显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与特征,准确把握内涵的目标、途径和宗旨,充分认识教育性、职业性、互利性、创新性、多样性和文化性的特征,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内涵 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三法 张冬琴 王吉连 张爱东 丁丽雄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核心和难点,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与企业之间了解不足。本文总结了几所职业学校和厚载公司之间长达四年的深入合作的效果,提出了引入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在学校与企业间构架桥梁,以提高校企合作质量的"校企企"合作新模式。本文对校企企合作模式的概念、角色关系、特色与创新做了阐述,对成功实施的经验进行分析,并分享了实施的体会与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冬梅
校企合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还没能真正形成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校企合作教学团队,没能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应有的作用和影响。文章首先论述了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然后阐述了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最后分析了校企合作教学团队的内涵建设:制定教学团队内涵建设的发展目标;开放、互动、共享,优化团队教学平台;以学生为本,传帮带协同教学育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华芬 金榜 陆建平
当前,要更有效地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关键是进一步创新深化校企合作。据此,文章针对校企合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建议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育人课程内容、校企合作就业途径、校企合作发展平台、校企合作组织管理体制、企业参与合作的补偿机制六个方面采取创新措施,促使校企合作取得更大成效,加快现代高职教育发展步伐。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内涵式发展 校企合作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保清
地方理工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培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拓展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近年来,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坚持立足阳泉、服务山西、面向全国,以培养区域、煤炭行业所需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为导向,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科研塑校"的发展战略,探索和开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方式,加快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善江
目前高职师资队伍不适应产业发展成为最大挑战。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师资建设先进经验,探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内涵和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策略为: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导向机制;高职院校中观层面的管理激励机制;教师个人微观层面的以反思性实践教学为特征的自我更新机制。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凌利峰
高校和企业是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的两大领域。长期以来,这两大领域在人才培养、技术转化等方面保持着一定的合作关系,但在人才引进方面更多的表现出竞争关系。本文从开展校地合作引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着重就如何合作共建人才引进的信息沟通机制、甄选机制、待遇配套机制以及载体机制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实现区域人才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
校地合作 人才引进 机制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旺生
当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主要原因是校企合作中存在企业主体内涵模糊、笼统和定位不清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明确校企合作中企业是利益主体、法律主体、责任主体、行为主体的逻辑综合体,发挥企业"四体合一"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缺乏积极性的问题,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企业主体 主体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郁琴芳
当前,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新媒体互动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为了儿童健康和快乐成长,在开展家校合作实践工作中,教师需要具备与新媒体时代相匹配的媒体素养。家校合作视角下的教师新媒体素养,包括对新媒体的理解和掌握、运用新媒体技术积极开展家校日常沟通、服务指导家长的各项能力,具体可分为基础知识、技术运用和综合创新三个层级。教师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形成的新媒体素养,对学生成长、自身发展、学校形象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新媒体素养 家校合作 教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喻运斌 王莉英
课程建设是高校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其内涵包括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当前课程建设存在着设计雷同、标准简单和技术落后等问题。今后应注意树立现代课程观,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高校 课程建设 内涵 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翁幼珍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高职课程的定向性与适应性特征决定了高职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必须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保障下,走校企合作之路。文章论述了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校企合作机制,发挥企业在课程设计与开发、建设与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方面的实践。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课程 建设 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汉冬 石伟平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教育活动,其自身的长效发展需要凝聚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多方的力量。而合作共同体的有效形成,能够实现多元个体的价值协同和异质同构,以及多方资源的聚合与共生,突破校企合作的瓶颈,推动合作健康、稳定、有力、有序、有效的运转。因此,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共同体的内涵、要素、价值和建构,是提升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共同体 价值 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