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8)
2023(13962)
2022(11311)
2021(10325)
2020(8374)
2019(18330)
2018(18141)
2017(33513)
2016(18435)
2015(20215)
2014(19958)
2013(18947)
2012(16730)
2011(14753)
2010(15065)
2009(14244)
2008(13882)
2007(13148)
2006(11390)
2005(10335)
作者
(47937)
(39938)
(39754)
(37545)
(25294)
(18955)
(18033)
(15213)
(14957)
(14514)
(13468)
(13326)
(12607)
(12437)
(12030)
(11985)
(11951)
(11880)
(11673)
(11272)
(9831)
(9679)
(9429)
(9325)
(9206)
(8894)
(8865)
(8731)
(7975)
(7823)
学科
(79927)
(73070)
企业(73070)
(72266)
经济(72181)
管理(69201)
业经(28392)
方法(26188)
(25841)
(23619)
中国(21457)
技术(20320)
农业(19109)
(18283)
财务(18261)
财务管理(18235)
数学(17939)
数学方法(17732)
企业财务(17190)
地方(17152)
理论(16754)
(15320)
(14863)
(14024)
技术管理(13622)
(13570)
(11986)
(11728)
贸易(11716)
(11322)
机构
学院(252461)
大学(242683)
(99449)
管理(99075)
经济(97262)
理学(84328)
理学院(83469)
管理学(82230)
管理学院(81736)
研究(73825)
中国(58682)
(50102)
(47682)
科学(43455)
(41416)
财经(37010)
(35484)
(35355)
师范(35236)
(35128)
中心(34982)
(33455)
(33295)
业大(31911)
北京(31232)
研究所(31171)
经济学(28975)
技术(28605)
商学(27933)
商学院(27653)
基金
项目(160585)
科学(129386)
研究(129082)
基金(112442)
(94178)
国家(93191)
科学基金(83095)
社会(81705)
社会科(77413)
社会科学(77398)
(68361)
教育(61032)
基金项目(59327)
编号(55427)
(54360)
自然(49880)
自然科(48754)
自然科学(48746)
自然科学基金(47914)
成果(45180)
资助(42740)
(40000)
课题(39356)
(37322)
创新(36161)
重点(36149)
(35302)
项目编号(34434)
(34264)
(33408)
期刊
(120650)
经济(120650)
研究(75698)
中国(56126)
管理(43236)
教育(41929)
(41343)
(34615)
科学(29583)
学报(28024)
技术(26719)
业经(24277)
农业(23966)
大学(23097)
(21786)
金融(21786)
学学(20692)
财经(18105)
经济研究(18031)
(15867)
(14868)
问题(14645)
技术经济(14511)
财会(13825)
图书(13356)
商业(13220)
现代(13186)
职业(13084)
科技(12965)
(12220)
共检索到387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东南  李其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情况,关系到学生本人及家庭的利益,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前景,影响着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就业与创业问题,是个全球性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创业不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就业与创业问题,采取了完善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一体化策略、强化高校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与打造高校就业与创业的精品教师团队等相应的对策,并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确保高校毕业生有效就业与创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春英  
"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给高职学生的创业活动带来了机遇,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中,既是近年来政府所倡导的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率的既定导向与必然趋势,也是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将给高职思政课带来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内容的转变。而其融入路径主要包括: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模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后的实践平台、为创新创业意识向实践成果的转化建构完整的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淑敏  李秋红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相互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本文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创业教育为例,探索将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必要性、可能性,探索高职院校加强创业教育的新路径,以期拓宽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空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君  
"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依托"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高校更要实施好就业创业促进和基层成长等计划,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充分释放双创活力,努力实现就业创业人数"双增长"。就业乃民生之本,创业为就业之源。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既是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内在需求,也是高校特色教育和强化教育内涵建设的必行之路。文章将重点研究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就业指导全过程的发展路径,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华  
文章阐述了激励理论的内涵特征及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启示,并运用激励理论对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了基于激励理论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依照马斯洛需求原理和目标理论,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目标;依照自我效能理论和归因理论,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依照双因素理论和公平理论,保护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依照期望理论和挫折理论,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行动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桂贞  
文章指出了高职学生就业匹配性的现存问题,进而通过数据采集、建立学生信息数据仓库,模型设计、分析影响就业因素指标,搭建平台、直观显示数据分析结果,分析画像、准确定位学生现状四方面进行了就业匹配性研究,最后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人职匹配理论构建了综合就业服务体系,以期为学生的专业选择和学习全过程、职业选择和发展全过程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智民  
在地方高校向服务社会经济的应用型高校转变的关键时期,各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高校专业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错位,教学模式和企事业单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需求错位,高校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有限,学生缺乏就业培训空间,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高校转型过程中,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发展优势特色学科,根据市场需求,增加新型优势专业,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等方法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伊焕峰  杨坤  
文章首先对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意义进行简析,其次在满足学生内在需求与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相关方面,对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的优势进行分析,最后在意识层、素质层以及实践操作层基础上,对高校就业创业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方式进行详细分析与阐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舟珊  段翔  
近十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界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教学活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所学的知识能力,更能让学生更快捷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换为实际内容。因此,在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与特点开展相关教学,努力提升创新创业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富有创新创意的就业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希玲  
精准化是新时代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指导思路。高校应创新服务理念,以精准服务实现个性化就业;创新教育模式,以精准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创新工作体系,以精准对接打造就业服务新局面,以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纯华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赋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创业动力;增强大学生就业资本,提高就业竞争力;加深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提升自我认知能力。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度不够;师资力量缺乏,针对性培养和联动性效果不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高校就业指导需遵循文化引领、知行合一、协同推进等原则,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构建创业型就业服务平台,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开发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等,树立“创业光荣”的就业观,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和就业形态,最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宁高倩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推动乡村振兴有效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为农业农村提供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文章从乡村振兴视角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入手,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概括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在全面了解相关情况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提出具体的提升路径和策略。达到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优化创新创业效果的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宇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在分析了"是什么"(内涵)以及"为什么"(必要性)的前提下,从高校毕业生就业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维度出发,运用供给侧理论的相关思路寻求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历史性问题的策略,进而探索提出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个人"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切实有效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从而保障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真正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社会焦点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逐渐提高。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加,高校毕业学生短期就业压力不容忽视。"互联网+"为社会提供了遍布各行业的就业创业机会。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创业就业,高校需要不断创新在教育教学中推进创业教育激励机制,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为学生创建信息服务平台,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宫法明  
文章指出,为了更好地凸显高校创业教育的功能性,高校需要在创业教育战略上做出转变,将功利性的教育理念上升到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层面上来,并提出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途径:构建以战略性为导向的目标体系,构建以系统性为导向的内容体系,构建以基础性为导向的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