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9)
- 2023(8673)
- 2022(7246)
- 2021(6822)
- 2020(6134)
- 2019(14434)
- 2018(14789)
- 2017(28284)
- 2016(15817)
- 2015(18493)
- 2014(18897)
- 2013(18254)
- 2012(16704)
- 2011(15091)
- 2010(15563)
- 2009(14418)
- 2008(14418)
- 2007(13477)
- 2006(11392)
- 2005(10060)
- 学科
- 济(65597)
- 经济(65549)
- 管理(45690)
- 业(44848)
- 企(36079)
- 企业(36079)
- 方法(36024)
- 数学(32676)
- 数学方法(32092)
- 农(17897)
- 中国(15779)
- 技术(15352)
- 财(14677)
- 学(13072)
- 贸(12247)
- 业经(12246)
- 贸易(12243)
- 农业(12176)
- 易(11909)
- 理论(11765)
- 地方(11320)
- 制(10267)
- 和(10093)
- 务(8850)
- 财务(8800)
- 财务管理(8772)
- 银(8530)
- 银行(8497)
- 环境(8493)
- 技术管理(8412)
- 机构
- 大学(232106)
- 学院(229879)
- 济(90579)
- 管理(89211)
- 经济(88489)
- 理学(77217)
- 理学院(76414)
- 管理学(74614)
- 管理学院(74212)
- 研究(72425)
- 中国(53396)
- 京(48733)
- 科学(46495)
- 农(39644)
- 财(39329)
- 所(37433)
- 业大(36750)
- 江(35100)
- 中心(34354)
- 研究所(34219)
- 财经(31549)
- 农业(31525)
- 范(30857)
- 北京(30599)
- 师范(30544)
- 经(28471)
- 州(28156)
- 经济学(27499)
- 技术(27245)
- 院(25488)
- 基金
- 项目(152269)
- 科学(118390)
- 研究(110941)
- 基金(107395)
- 家(93208)
- 国家(92481)
- 科学基金(79107)
- 社会(67196)
- 社会科(63731)
- 社会科学(63707)
- 省(62020)
- 基金项目(56616)
- 教育(54142)
- 自然(52022)
- 划(51519)
- 自然科(50861)
- 自然科学(50849)
- 自然科学基金(49906)
- 编号(46938)
- 资助(45567)
- 成果(38638)
- 重点(34385)
- 部(33581)
- 课题(32622)
- 创(32369)
- 发(32179)
- 创新(30273)
- 科研(29611)
- 大学(29082)
- 教育部(28649)
共检索到331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东林 付丙海 唐恒
本文从高校和企业两个视角对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对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分类;其次提出了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的三阶段划分及其发展趋势,并指出美日等国家已经达到了第三阶段;最后通过对全国14个省市的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调查结果中得出了多个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高校 专利技术 转移模式 高新技术企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健 李燕萍
相比专利申请权的转移与专利实施许可,基于专利权转移的高校专利转化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知识产权网中专利法律状态中的专利权转移信息,对专利转化量排名前10位的高校进行受让人分析,发现高校专利转化存在巨大增长潜力。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高校专利转化的三种有效模式:地校模式、队企模式和科技中介模式,并对三种模式的未来发展给予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平 黄贤涛
我国高校的技术转移机构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利转化模式探索。不同高校专利转化模式既有共性之处,也有不同特点。高校专利转化模式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通过对国内外高校专利转化模式进行研究可以发现,高校专利转化成功模式没有标准的模板,每个学校有自己的特色,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虽然形式各异,但却为各自高校专利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高校没有标准的专利转化成果模式,但不同转化模式具有共性特征,因此探讨和研究我国高校的专利转化模式,应当因校制宜,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特点构建相应的专利转化体系,服务于高校的整体发展战略。
关键词:
高校 专利 转化 模式 技术转移 机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玉成
对于高校专利成果转化,选择何种转化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从专利技术质量、专利技术成熟度、互补性资产、市场和技术不确定性四个专利技术特征展开分析,研究其对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三种主导模式的选择影响。通过对168个已转化专利开展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专利技术特征影响高校专利转化。当专利技术质量较差时,创办企业和转让比许可更有可能实施转化;当专利技术成熟度越高时,越有可能通过许可或转让到现有企业实施转化。互补性资产和不确定性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假设。但是,我们从调研中发现,减少专用性互补资产的成本以及市场和技术不确定性的风
关键词:
专利技术特征 转化模式 高校专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玉成
对于高校专利成果转化,选择何种转化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从专利技术质量、专利技术成熟度、互补性资产、市场和技术不确定性四个专利技术特征展开分析,研究其对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三种主导模式的选择影响。通过对168个已转化专利开展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专利技术特征影响高校专利转化。当专利技术质量较差时,创办企业和转让比许可更有可能实施转化;当专利技术成熟度越高时,越有可能通过许可或转让到现有企业实施转化。互补性资产和不确定性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假设。但是,我们从调研中发现,减少专用性互补资产的成本以及市场和技术不确定性的风险,企业具有结盟等更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专利技术特征 转化模式 高校专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饶凯 孟宪飞 徐亮 Andrea Piccaluga
大学专利技术转移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大学的高度重视,其影响因素问题也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论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研发投入对地方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活动情况的影响,发现各省市企业、政府和大学自身的科技经费投入显著促进该省市地方高校专利技术转移合同数量的增长。而各省市地方高校专利技术转移合同收入的影响因素则不仅包括了企业、政府和大学自身对该省市地方高校的科技经费投入,还包括了该省市地方高校获得的全国性政府研发项目投入。
关键词:
研发投入 地方高校 专利技术转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饶凯 孟宪飞 陈绮 Andrea Piccaluga
对中国和四个欧盟国家的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在国际层面上对比了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有效专利数量、专利许可合同数量和合同金额五个指标,提出我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活动应加强商业化的运作导向。商业化导向意味着大学对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高度重视,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健全相关的专利管理规章制度,也需要加强技术转移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科研成果的商业化筛选程序,引入大学技术转移成本考核体系,实施专利许可的国际化战略。
关键词:
专利 技术转移 大学 中国 欧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芳芳
文章以2012年度SIPO专利实施许可登记备案信息作为样本数据,综合采用专利计量、社会网络分析、可视化等方法,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入手,定量描述我国技术转移的现状;借助技术转移网络直观展示我国区域间技术转移的模式与规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娴 胡正银 茹丽洁 许海云 肖国华 方曙
[目的/意义]针对技术研发端与产业需求端的信息对接问题,建立一套利用本体技术实现专利技术知识表示和供需信息知识匹配的知识组织模式,以提高供需对接质量、促进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方法/过程]从专利技术供需对接的内容与流程出发,设计专利技术供需信息匹配框架,对其结构和应用过程进行描述;以变量农作机械领域为例,基于语义TRIZ理论与结构化本体构建方法,分别构建领域本体、专利技术供给本体和专利技术需求本体,设计供需匹配模型,并对专利技术供需信息匹配任务及其知识关联进行形式化描述。[结果/结论]通过对专利技术供需匹配工作流中的知识单元分析和对供需匹配任务求解过程的理解,综合本体技术、语义TRIZ、知识与任...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小丽
日本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组织(TLO)的发展推进了日本国内产学合作、大学专利运用的积极性以及衍生企业的设立。日本TLO对推动国内技术转移的成效是显著的,这得益于日本政府直接、深入的宏观政策驱动,并且形成了"知识产权-技术-市场"三位一体的制度目标协同、制度功能协同以及制度与TLO资源的协同,为TLO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微 尹爽 徐瑶 桓明姣
通过分析竞争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关系,列举竞争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主要途径,分析利用专利分析法进行知识转移的优势,构建基于专利分析的竞争企业间知识转移模型,研究竞争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专利分析指数和专利分析方法,指出提高竞争企业间知识转移效率的措施,并进行实证研究,为竞争企业间进行知识转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专利分析 知识转移 竞争企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超 朱东华 汪雪锋 朱福进 衡晓帆
[目的/意义]改善现有专利技术主题分析方法主题辨识度低、主题词二义性、无法识别技术信息中的"问题"与相应"解决方案"等问题。[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抽取专利文本中的SAO结构,并从SAO结构中识别"问题和解决方案"(P&S)模式,基于"bagofP&S"假设,构建基于"主语-行为-宾语"(subject-action-object,SAO)结构的LDA主题模型,实现对专利文献主题结构的识别和分析。[结果/结论]案例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主题分布,并在主题辨识度和语义消岐方面较传统LDA模型具有较大优势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晓林
专利技术情报研究对于战略决策、科技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能够提高图情分析人员情报研究的质量和效果,论文构建了专利技术情报的分析模型,即从用户需求出发,将专利技术情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不同的层次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计量指标。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开展专利技术情报研究的规律和方法,并通过具体的研究实例,对专利技术情报分析的重点、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后续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
专利技术情报 分析模型 应用实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巍洁 穆晓敏 王琰 杜婉盈 王伟
[目的/意义]对已有的技术功效矩阵进行优化,弥补专利分析的不足,全面科学地分析产业技术主题的分布及应用情况。[方法/过程]根据专利发明创新的特征和技术术语的特征,从构成要素、技术工艺和功能效果三个角度确定产业专利技术的评估维度,将构成要素引入传统的技术功效矩阵中,构建多维专利技术功效分析模型,并选以吉林省人参产业为应用对象进行研究。[结果/结论]吉林省人参产业技术主题的热点研究方向为利用粉碎与干燥等方法,将叶、根、人参总皂苷与人参多糖应用于抗肿瘤与保健等领域。通过优化的模型,解决了技术功效矩阵在医药领域内专利分析的不足,从而验证该模型可全面地分析产业当前技术主题的研究热点与空白,为决策者制定产业发展策略提供支持,促进产业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红 伊惠芳 马永新 李昌
[目的/意义]改善现有LDA专利技术主题分析存在的辨识度低、可解释性弱和界限划分模糊问题,对于把握技术热点、追踪技术前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将国际分类号IPC引入LDA专利主题分析中,将其作为技术词的语境,以二元组的WI(Word IPC)结构进行训练,构建WI-LDA模型,实现对专利文献主题的识别和分析。[结果/结论]通过中国石墨烯领域的实证研究及与传统LDA模型的对比研究证明,WI-LDA模型泛化能力较强,在专利技术主题分析上能有效降低主题的辨识难度,增加主题的可解释性,使文本主题划分更加清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