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9)
- 2023(15644)
- 2022(13572)
- 2021(12921)
- 2020(11019)
- 2019(25910)
- 2018(26405)
- 2017(50521)
- 2016(28129)
- 2015(32337)
- 2014(33135)
- 2013(32416)
- 2012(29707)
- 2011(26756)
- 2010(27062)
- 2009(24806)
- 2008(24666)
- 2007(22396)
- 2006(19142)
- 2005(16808)
- 学科
- 济(111525)
- 经济(111410)
- 管理(81734)
- 业(77318)
- 企(64408)
- 企业(64408)
- 方法(56676)
- 数学(49716)
- 数学方法(48925)
- 农(29939)
- 中国(27802)
- 财(27330)
- 学(24863)
- 业经(23573)
- 地方(21819)
- 理论(20829)
- 技术(20673)
- 贸(20307)
- 贸易(20297)
- 农业(20034)
- 易(19675)
- 制(19020)
- 和(18029)
- 务(17836)
- 财务(17741)
- 财务管理(17691)
- 企业财务(16646)
- 环境(16427)
- 教育(15689)
- 银(15611)
- 机构
- 大学(404597)
- 学院(403599)
- 管理(158483)
- 济(152979)
- 经济(149250)
- 理学(137279)
- 理学院(135764)
- 管理学(132919)
- 管理学院(132210)
- 研究(128099)
- 中国(94532)
- 京(86345)
- 科学(83486)
- 财(69042)
- 农(67348)
- 所(65863)
- 业大(63229)
- 江(60527)
- 研究所(60035)
- 中心(59371)
- 财经(55591)
- 北京(54669)
- 范(54538)
- 师范(54018)
- 农业(53066)
- 经(50187)
- 州(49695)
- 技术(46365)
- 院(46100)
- 经济学(44999)
- 基金
- 项目(270953)
- 科学(210201)
- 研究(197804)
- 基金(191966)
- 家(166672)
- 国家(165274)
- 科学基金(141232)
- 社会(119223)
- 社会科(112785)
- 社会科学(112750)
- 省(108739)
- 基金项目(102019)
- 自然(93621)
- 教育(93615)
- 自然科(91388)
- 自然科学(91366)
- 划(90574)
- 自然科学基金(89677)
- 编号(83572)
- 资助(81105)
- 成果(68168)
- 重点(60488)
- 部(58894)
- 课题(57951)
- 发(57021)
- 创(56173)
- 创新(52314)
- 科研(52137)
- 大学(51121)
- 项目编号(50996)
- 期刊
- 济(165400)
- 经济(165400)
- 研究(113804)
- 中国(77533)
- 学报(65353)
- 农(60008)
- 科学(58468)
- 管理(55761)
- 财(54034)
- 教育(52911)
- 大学(48859)
- 学学(45155)
- 农业(41577)
- 技术(39848)
- 融(29513)
- 金融(29513)
- 业经(28331)
- 财经(26176)
- 经济研究(25894)
- 图书(25097)
- 经(22236)
- 业(22135)
- 技术经济(21699)
- 问题(21590)
- 科技(20249)
- 统计(19539)
- 版(19513)
- 理论(19366)
- 商业(18501)
- 实践(17929)
共检索到581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平 黄贤涛
我国高校的技术转移机构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利转化模式探索。不同高校专利转化模式既有共性之处,也有不同特点。高校专利转化模式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通过对国内外高校专利转化模式进行研究可以发现,高校专利转化成功模式没有标准的模板,每个学校有自己的特色,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虽然形式各异,但却为各自高校专利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高校没有标准的专利转化成果模式,但不同转化模式具有共性特征,因此探讨和研究我国高校的专利转化模式,应当因校制宜,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特点构建相应的专利转化体系,服务于高校的整体发展战略。
关键词:
高校 专利 转化 模式 技术转移 机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玉成
对于高校专利成果转化,选择何种转化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从专利技术质量、专利技术成熟度、互补性资产、市场和技术不确定性四个专利技术特征展开分析,研究其对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三种主导模式的选择影响。通过对168个已转化专利开展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专利技术特征影响高校专利转化。当专利技术质量较差时,创办企业和转让比许可更有可能实施转化;当专利技术成熟度越高时,越有可能通过许可或转让到现有企业实施转化。互补性资产和不确定性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假设。但是,我们从调研中发现,减少专用性互补资产的成本以及市场和技术不确定性的风
关键词:
专利技术特征 转化模式 高校专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玉成
对于高校专利成果转化,选择何种转化模式至关重要。本文从专利技术质量、专利技术成熟度、互补性资产、市场和技术不确定性四个专利技术特征展开分析,研究其对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三种主导模式的选择影响。通过对168个已转化专利开展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专利技术特征影响高校专利转化。当专利技术质量较差时,创办企业和转让比许可更有可能实施转化;当专利技术成熟度越高时,越有可能通过许可或转让到现有企业实施转化。互补性资产和不确定性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假设。但是,我们从调研中发现,减少专用性互补资产的成本以及市场和技术不确定性的风险,企业具有结盟等更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专利技术特征 转化模式 高校专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东林 付丙海 唐恒
本文从高校和企业两个视角对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对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分类;其次提出了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的三阶段划分及其发展趋势,并指出美日等国家已经达到了第三阶段;最后通过对全国14个省市的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调查结果中得出了多个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高校 专利技术 转移模式 高新技术企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娴 胡正银 茹丽洁 许海云 肖国华 方曙
[目的/意义]针对技术研发端与产业需求端的信息对接问题,建立一套利用本体技术实现专利技术知识表示和供需信息知识匹配的知识组织模式,以提高供需对接质量、促进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方法/过程]从专利技术供需对接的内容与流程出发,设计专利技术供需信息匹配框架,对其结构和应用过程进行描述;以变量农作机械领域为例,基于语义TRIZ理论与结构化本体构建方法,分别构建领域本体、专利技术供给本体和专利技术需求本体,设计供需匹配模型,并对专利技术供需信息匹配任务及其知识关联进行形式化描述。[结果/结论]通过对专利技术供需匹配工作流中的知识单元分析和对供需匹配任务求解过程的理解,综合本体技术、语义TRIZ、知识与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平 黄贤涛
高校专利技术转化评价体系是对高校专利技术转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体系的现状,介绍了三阶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流程和方法,并基于问卷调查、资料统计和专家评分所得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高校的专利技术转化体系进行了量化评分和实证分析,指出我国高校专利转化评价体系在机构建设、政策扶持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不足,应进行相应的完善。
关键词:
高校 专利技术 转化体系 评价标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喜仓 王松顶 孙继跃
回顾了国内外高校科研能力评价研究的现状;剖析了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系统的构成要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设计了高校专利技术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平 黄贤涛
由于高校各类研究项目将专利作为验收指标的引导,近年来高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但由于在高校中的研发活动没有真正做到与市场应用的紧密结合,也导致专利质量的下降和专利成果应用的不力。同时,国外职业专利投资公司反而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提出有市场针对性的研发立项,通过委托研究或者专利收购之后的"刷新研究"进行专利布局,对我国产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高校专利技术转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更好地提升我国高校的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国高校的专利技术转化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为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高校 专利 申请 管理 转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健 李燕萍
相比专利申请权的转移与专利实施许可,基于专利权转移的高校专利转化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知识产权网中专利法律状态中的专利权转移信息,对专利转化量排名前10位的高校进行受让人分析,发现高校专利转化存在巨大增长潜力。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高校专利转化的三种有效模式:地校模式、队企模式和科技中介模式,并对三种模式的未来发展给予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彭茂祥 李浩
TRIZ理论已经应用于很多技术创新领域,但是仍存在一些应用瓶颈,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TRIZ理论在专利技术开发运营中的智能化应用成为可能。本文分析了TRIZ理论及大数据预测在技术需求中的作用,探讨了TRIZ理论、数据挖掘在协同创新模式下的技术研发中的应用,研究了专利运营平台在技术市场中的重要位置,提出了基于大数据与TRIZ理论的高效智能化专利技术开发运营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曼
我国专利许可市场中的主要障碍是难以确定合理的专利许可费。其中,影响专利许可费高低的诸多因素是专利许可谈判双方必须考量的一个关键环节。现有法律制度对专利许可费有所涉及,但对实践指导意义不大。本文以专利许可活动为中心,围绕专利法和合同法,对专利许可费影响因素做深度探讨,分析一般和特殊情形下专利许可费的取值范围,剖析专利许可费影响因素在法条中的表现,指出现有法律条款的不足,并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为我国专利许可事业献智献策。
关键词:
专利法 合同法 专利许可 许可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司富春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率一直偏低,存在高数量而低质量、有转化而低效益或无效益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高校专利技术转化动力不足、转化模式不完善、现有的科研评价机制不健全、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的内外部制度缺失、复合型专利转化人才缺乏、专利技术转化运作机制障碍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完善高校专利转化激励机制、建立并完善专利技术转化模式、从政策上保障高校专利技术转化、从高校内外组织机构上促进专利技术转化、建立复合型专利转化人才队伍、从高校科研自身注重专利技术转化等建议,以加强高校专利技术转化,进一步提高专利成果的产业化水平,提升高校知识产权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
高校专利技术 转化 问题 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晓林
专利技术情报研究对于战略决策、科技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能够提高图情分析人员情报研究的质量和效果,论文构建了专利技术情报的分析模型,即从用户需求出发,将专利技术情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不同的层次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计量指标。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开展专利技术情报研究的规律和方法,并通过具体的研究实例,对专利技术情报分析的重点、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后续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
专利技术情报 分析模型 应用实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巍洁 穆晓敏 王琰 杜婉盈 王伟
[目的/意义]对已有的技术功效矩阵进行优化,弥补专利分析的不足,全面科学地分析产业技术主题的分布及应用情况。[方法/过程]根据专利发明创新的特征和技术术语的特征,从构成要素、技术工艺和功能效果三个角度确定产业专利技术的评估维度,将构成要素引入传统的技术功效矩阵中,构建多维专利技术功效分析模型,并选以吉林省人参产业为应用对象进行研究。[结果/结论]吉林省人参产业技术主题的热点研究方向为利用粉碎与干燥等方法,将叶、根、人参总皂苷与人参多糖应用于抗肿瘤与保健等领域。通过优化的模型,解决了技术功效矩阵在医药领域内专利分析的不足,从而验证该模型可全面地分析产业当前技术主题的研究热点与空白,为决策者制定产业发展策略提供支持,促进产业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红 伊惠芳 马永新 李昌
[目的/意义]改善现有LDA专利技术主题分析存在的辨识度低、可解释性弱和界限划分模糊问题,对于把握技术热点、追踪技术前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将国际分类号IPC引入LDA专利主题分析中,将其作为技术词的语境,以二元组的WI(Word IPC)结构进行训练,构建WI-LDA模型,实现对专利文献主题的识别和分析。[结果/结论]通过中国石墨烯领域的实证研究及与传统LDA模型的对比研究证明,WI-LDA模型泛化能力较强,在专利技术主题分析上能有效降低主题的辨识难度,增加主题的可解释性,使文本主题划分更加清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