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98)
- 2023(3989)
- 2022(3254)
- 2021(3091)
- 2020(2746)
- 2019(6362)
- 2018(6399)
- 2017(11620)
- 2016(6580)
- 2015(7506)
- 2014(7441)
- 2013(6984)
- 2012(6333)
- 2011(5775)
- 2010(5984)
- 2009(5541)
- 2008(5630)
- 2007(5420)
- 2006(4831)
- 2005(3998)
- 学科
- 济(24145)
- 经济(24127)
- 管理(17167)
- 业(11764)
- 企(10306)
- 企业(10306)
- 方法(8989)
- 中国(8509)
- 数学(7387)
- 数学方法(7270)
- 地方(6783)
- 教育(6436)
- 农(5939)
- 理论(5651)
- 财(5228)
- 学(4957)
- 业经(4895)
- 工作(4738)
- 关系(4729)
- 教学(4304)
- 和(4099)
- 制(3825)
- 学校(3825)
- 农业(3733)
- 贸(3687)
- 贸易(3683)
- 策(3524)
- 易(3504)
- 研究(3347)
- 融(3216)
- 机构
- 大学(85498)
- 学院(80841)
- 济(28073)
- 研究(27877)
- 管理(27758)
- 经济(27249)
- 理学(23147)
- 理学院(22818)
- 管理学(22074)
- 管理学院(21924)
- 中国(20561)
- 京(18940)
- 科学(16592)
- 财(14814)
- 范(14462)
- 师范(14366)
- 江(13994)
- 所(13519)
- 中心(12554)
- 北京(12291)
- 研究所(12024)
- 州(11569)
- 农(11520)
- 师范大学(11201)
- 业大(11175)
- 教育(10751)
- 财经(10672)
- 院(10533)
- 技术(9673)
- 经(9667)
- 基金
- 项目(50669)
- 研究(41240)
- 科学(39064)
- 基金(33499)
- 家(28220)
- 国家(27922)
- 社会(23964)
- 科学基金(23837)
- 社会科(22466)
- 社会科学(22459)
- 教育(21724)
- 省(20756)
- 编号(18299)
- 基金项目(17517)
- 成果(17414)
- 划(17056)
- 自然(14415)
- 课题(14165)
- 自然科(14083)
- 自然科学(14079)
- 自然科学基金(13820)
- 资助(13632)
- 年(12387)
- 重点(11592)
- 项目编号(11395)
- 部(10998)
- 大学(10963)
- 高校(10804)
- 发(10579)
- 创(10527)
共检索到139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祥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内部和外部多方面的关系。需要处理好院系谋划与学校顶层设计的关系,学科高峰、学科高原和学科生态的关系,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关系,学科、人才与体制机制的关系,学科规划、实施与评价的关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思宇 何海燕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时代主题。从"职能维—创新维"的角度分析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关系,从职能维度探讨建设过程中的职能耦合逻辑关系,从创新维度探讨建设过程中的互利共生逻辑关系,并提出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科作支撑,建设一流大学必须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一流大学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对学科知识进行发掘、综合、应用和传播,通过科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在不同层次上的交叉融合,提高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雪梅 于旭蓉 胡玉才
分析现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完善的动态机制和科学的学科绩效评价体系为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提供的发展机遇。围绕一流学科建设实施路径,以海洋水产类地方高校为例,提出了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3522"发展战略和具体建设措施,为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申超 杨梦丽
对我国4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方案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呈现以下特点:建设目标表述模糊性与精准性并存;总体规划注重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学科前沿领域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一流学科建设以学科评估榜单前列学科为主,应用学科多于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多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一流交叉学科群建设以榜单前列学科与未进入榜单前列学科间的交叉、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间的交叉及自然科学内部的交叉为主;具体措施强调多方面措施的协调配合,但尤其注重科研建设。
关键词:
一流学科建设 “双一流”建设高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务农 娄枝 李永鑫
当我国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对一流学科建设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估即上升为重要议事日程。一流学科监测评估的视角是克服"指标意义上"的一流学科建设,实现"制度意义上"和"文化意义上"的一流学科;监测评估的视域包括一流学科生成的表征条件、制度条件和文化条件三个层面;监测评估的观测点即由上述三方面展开的参考性指标体系。但监测评估的参照指标是柔性的、开放的,在实施中既要参照设定的目标又不囿于设定的目标;监测评估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也要依靠在地专家观察员的"人文眼光""内部眼界""日常介入"和"深度描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北群 陈美玲 马星
国际化是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为具有行业特色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提供了发展的契机。面对发展机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立足特色学科优势,在平台搭建、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方面着力打造基于学科的国际化战略。
关键词:
行业特色高校 国际化 一流学科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小强 聂翠云
在国家学科制度下,一流学科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蜕变为功利化行为,陷入了诸多误区:追逐排名的一流学科建设注重学术指标,并不能真正提升学科水平;不同主体的价值追求各异,严重削弱了一流学科建设的效果;自上而下的建设方式注重资源投入的外在"利诱",却忽略了学科内生动力的激发;以一级学科为平台,违背了今天知识生产的特点和要求。走出一流学科建设的误区,就要加强一流学科生产能力的建设,协调政府、高校和学者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科成员的内生动力,加强以具体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建设。
关键词:
学科制度 一流学科 功利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文武 王建华
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一流学科建设中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在比例上严重失衡;此外,还存在以理工化思维与手段建设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倾向。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一流学科建设应适当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数量,并根据不同的学科类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基于学科属性的差异,科学设定学科动态调整和成效评估周期。在"双一流"建设实践中一流学科建设应系统思考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整体布局并根据学科间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行动逻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凌健
审视当前的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政府化"及虚拟组织形态的学科建设是阻碍学科持续发展的难题,大学学科建设"无边界、碎片化、难评价"。大学学科建设必须转向"组织化"建设的基本立场,形成基于学科组织的认知取向、行动取向和规范取向。面向世界一流的大学学科建设应明确其建设指向,择选"组织化"为基本路径实现学科组织发展。从学科组织建设的个体角度上,达成学科的自组织状态;从学科组织建设的整体角度,实现学校对学科组织建设和管理的高度有序化。
关键词:
组织化 一流学科 学科建设 自组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双一流"建设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方式正在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教育国际化进程等都给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是把握建设实质和内涵,构建和完善择优遴选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动态调整机制、统筹协调机制、自主办学机制和监督问责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习祥 梁传杰 张文斌
坚持服务需求导向,使省域"双一流"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共向并行。充分考虑各地区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鼓励高校在不同层次上争创一流。中央、地方政府和高校三个层面共同构建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分层实施的建设体系。《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熊晓琳 王丹
充分搭建联动机制,协同发力,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机制支撑和体制保障。坚持以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服务"两个一百年"为导向,确保建设目标和方向的正确性。依靠创新驱动发展高等教育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根本大计。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明了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支持措施和组织实施。贯彻和落实《方案》,需要充分搭建联动机制,协同发力,为推进世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守恩 曹文泽 谢辉 蔡三发
上海市启动高原高峰学科建设计划,率先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开展部市共建部属高校计划与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双管齐下推进"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应该进一步细化相关建设管理办法,全面贯彻落实建设任务和改革任务。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总结,是"双一流"建设启程的重要规划。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中国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提升,对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贡献不断增强,学科建设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性变化的最重要的标识。突出学科建设的基础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枭鹰 齐小鹍
一流学科是生成的整体,而且是在系统关联中整体生成的整体。知识是学科的本质,是一流学科的生成元。一流学科孕生于知识的生产、发展和创新之中,一流学科以一流的知识生产、知识发展和知识创新为标志。学科是一种生命体,自我复制、超循环运转、历史性积累和协同竞争是一流学科的生成机制。
关键词:
一流学科 整体生成性 生成元 生成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