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3)
- 2023(13940)
- 2022(12096)
- 2021(11530)
- 2020(9833)
- 2019(22906)
- 2018(22957)
- 2017(42964)
- 2016(23926)
- 2015(27276)
- 2014(27666)
- 2013(26604)
- 2012(24258)
- 2011(21539)
- 2010(21948)
- 2009(20180)
- 2008(19415)
- 2007(17401)
- 2006(15201)
- 2005(13026)
- 学科
- 济(85862)
- 经济(85768)
- 管理(67752)
- 业(58910)
- 企(50796)
- 企业(50796)
- 方法(39145)
- 数学(32792)
- 数学方法(32316)
- 中国(24662)
- 农(22762)
- 财(22691)
- 学(20984)
- 业经(19339)
- 地方(19097)
- 理论(18059)
- 制(17052)
- 教育(15271)
- 和(15251)
- 农业(14827)
- 技术(14726)
- 务(14204)
- 财务(14117)
- 财务管理(14043)
- 环境(13686)
- 企业财务(13307)
- 贸(13242)
- 贸易(13228)
- 体(13059)
- 划(12887)
- 机构
- 大学(323562)
- 学院(321527)
- 管理(126311)
- 济(115038)
- 经济(112017)
- 理学(108573)
- 理学院(107334)
- 研究(105773)
- 管理学(105240)
- 管理学院(104660)
- 中国(78213)
- 京(71183)
- 科学(68363)
- 财(55767)
- 所(53536)
- 农(52929)
- 业大(49661)
- 江(49290)
- 研究所(48461)
- 中心(48317)
- 范(45593)
- 师范(45141)
- 北京(44711)
- 财经(43500)
- 农业(41243)
- 州(40285)
- 院(39515)
- 经(39441)
- 技术(38281)
- 师范大学(35893)
- 基金
- 项目(221126)
- 科学(171518)
- 研究(164360)
- 基金(154968)
- 家(135101)
- 国家(133902)
- 科学基金(114251)
- 社会(98179)
- 社会科(92638)
- 社会科学(92607)
- 省(89421)
- 基金项目(82667)
- 教育(78119)
- 自然(75157)
- 划(74650)
- 自然科(73344)
- 自然科学(73322)
- 自然科学基金(71938)
- 编号(69641)
- 资助(63902)
- 成果(58253)
- 重点(49622)
- 课题(49557)
- 部(47723)
- 发(46176)
- 创(45929)
- 项目编号(43168)
- 创新(42590)
- 科研(42251)
- 大学(41695)
- 期刊
- 济(128557)
- 经济(128557)
- 研究(95548)
- 中国(74932)
- 学报(53411)
- 教育(51479)
- 农(47353)
- 科学(46582)
- 管理(46032)
- 财(44778)
- 大学(40330)
- 学学(36621)
- 农业(32926)
- 技术(30971)
- 融(23558)
- 金融(23558)
- 图书(23462)
- 业经(21433)
- 财经(20084)
- 经济研究(19781)
- 业(17343)
- 经(17073)
- 科技(16474)
- 书馆(16213)
- 图书馆(16213)
- 问题(15880)
- 版(15550)
- 理论(15013)
- 技术经济(14865)
- 坛(14225)
共检索到484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方舒 殷潇 郭小姣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绩效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国家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以高校一流专业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5E绩效审计理论和政策评价逻辑模型,综合构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该评价体系,对某高校2019年入选的国家一流专业进行模糊评价。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总结该校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情况,寻找专业建设中的薄弱指标,促进教育绩效改善。同时,针对高校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评价效率、评价追踪问效提出政策建议,推动教育内部审计在教育治理中发挥增值性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茜
高校财政支出重大项目资金在高校支出经费中占比较大,是高校财政拨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重大专项资金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以提高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效果和效益,增强高校对社会的服务意识以及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进程,成为财政、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文章以高校"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为例,剖析当前高校财政性资金重大项目绩效评价存在的绩效评价准则选择难、不同类型高校绩效评价差异化标准尚未建立、绩效评价方法适用范围存在局限等问题,并提出建立多元利益主体价值认同的绩效评价准则、引导高校多样化发展、健全绩效评价管理的方法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
绩效评价 “双一流” 财政专项资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夏立新 杨元 周鼎
[目的/意义]“双一流”建设视阈,高校文献资源保障水平的评价关乎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通过分析高校一流学科文献资源保障工作的参与主体与具体保障过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提升高校文献资源保障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一流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情况、文献资源利用情况和用户满意度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运用AHP-CRITIC模型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最后以湖北省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共同构成的“双一流”高校文献资源保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文献资源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兵 归柯庭 黄红富 王纯
认为学科建设项目是一种新兴的项目组织形式,在国家推进公共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亟须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项目的"投入一产出"绩效评价体系。学科建设项目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具有非直接关联性、时滞性和异质性等特点;学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关键是要确立一个标准,完善两项制度,构建三类组织,实施四种控制,形成具有学科建设项目特色的"投入一产出"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
学科建设项目 投入-产出 绩效评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崔育宝 李金龙 裴旭 万明
从评价组织、评价标准、评价效用三个方面梳理了我国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体系构建中面临的问题。借鉴德国、日本、韩国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上的做法,建议我国的"双一流"建设应委托专门机构,开展独立评价,重视国际专家在我国重点建设工程中的资政建言作用;发布战略领域,优化评价标准,引导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既相互平衡又统一于国家建设;践行阳光评价,力推动态调整,以严肃的评价效用增强入选大学危机意识和候补大学进取信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海兵 杨小龙
我国国家建设项目审计规范体系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国家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期提升国家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
国家建设项目 效益审计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乾梅
文章以广西高校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经验证据为例,探讨以5E为评价内容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适用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绩效审计 专项资金 广西高校 实证研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黄蓝紫
“双一流”建设方案基于大学、学院、学科三重逻辑对构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了宏观统筹,教师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当前,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教育体系构建面临着三重困境:大学层面,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举办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学院层面,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设立教师教育专业机构的数量薄弱;学科层面,教师教育的一流学科支撑力度不够。究其原因,大学原生职能中教师教育的空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对教师教育的束缚,以及优势学科评估对教师教育的冲击均对上述困境的产生造成影响。前瞻未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教育体系构建,需要在制度层面确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师教育体系的机构和学科制度保障;在机构层面建设一轨多级的教师教育专业学院体系,探索教师教育多元模式;在学科层面,加强一流文理学科、教育学科和教师教育学科的耦合共生,共同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世恒 郭逸尘
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估体系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估应强化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的地位,构建高效科学的分类评估指标体系,改进评估结果的呈现和运用形式,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评估体系在交流互鉴中走向世界。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评估体系 中国特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刘静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国高等教育谋篇布局,绘制出"双一流"建设蓝图。随着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公布,我国"双一流"建设正式转入推进实施阶段,各建设高校聚焦点也转向以建设为重。由于评价对建设的导向作用,"双一流"建设的评价问题成为大学关注热点。本文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体系"一个目标""两个策略""三个视角""四个结合""五个维度"的评价内涵,构建了创新理念的建设成效指数,引导各建设高校静下心来搞建设,聚焦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促进社会发展、引领文化方向、参与全球治理五个方面重点发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卓越贡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柯力
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财经类高校已经是目前的重要现实实践。在建设的实践中,我们需要一个客观、正确和公认的评价标准,也需要用这种标准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国际上对一流商学院的排行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评价体系 财经类高校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磊 白桦 顾丹
通过对"双一流"高校闲置化学品的来源和影响的探讨,以及对化学品调剂共享在实际运行中的难点分析,从化学品共享调剂的积分交易制度设计、调剂共享流程化建设、硬件基础设施优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以及政策支持与经费投入等5个方面入手,完成共享调剂体系的初步构建。该体系集中体现资源节约化、管理精细化、校园绿色化的理念,是一种可执行、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化学品管理模式。
关键词:
积分交易制 化学品 调剂共享 体系构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希颖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创建特色专业体系是新时期地方高校强化自身发展、提升教育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在办学历程中更应发挥带头作用,在新时代下积极向特色一流专业体系建设方向迈进,守好特色教育高地。基于此,笔者参考王桂林编著,法律出版社出版的《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一书,对现阶段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及所使用的评价方式进行了深度解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连绪
一流高职院校评价体系,既要体现一流高等教育的特征,也要体现一流职业教育的特征。人才汇集、资源丰富、管理规范三组因素群,是构建一流高职院校评价体系的主要脉络。一流高职院校是在一流职业教育体系下建立的,其评价体系是主要指标体系,而不是全面指标体系,是发展的、区域的、具有更多自选内容的指标体系,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跨界的体系,是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文华 江昕意 孙凌峰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化阶段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双一流"建设评价的重点,构建科研投入和科研产出两个一级指标及17个三级指标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完成对指标的赋值,使用TOPSIS模型测度S大学17个科研项目的效益水平。研究显示,不同项目间的科研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个别项目存在科研资源投入产出不匹配、科研成果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科研效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注重跨学科和学院间的交流、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与质量、协调完善高校科研投入、强化产学研合作、引进人才资源等是提高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的有效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