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2)
2023(12816)
2022(10232)
2021(9432)
2020(7830)
2019(17615)
2018(17338)
2017(31050)
2016(17435)
2015(19331)
2014(19343)
2013(18116)
2012(16258)
2011(14440)
2010(15288)
2009(14754)
2008(13972)
2007(13222)
2006(11880)
2005(11161)
作者
(44622)
(36738)
(36709)
(34677)
(23371)
(17326)
(16773)
(14218)
(13843)
(13486)
(12512)
(12345)
(11973)
(11481)
(11380)
(11217)
(10967)
(10898)
(10720)
(10456)
(9433)
(8928)
(8869)
(8766)
(8561)
(8369)
(8216)
(8200)
(7412)
(7212)
学科
(77385)
(71962)
企业(71962)
管理(63474)
(62755)
经济(62675)
中国(29391)
业经(27147)
(25561)
金融(25561)
方法(24243)
(23922)
(23604)
银行(23602)
(22996)
(22990)
教育(22011)
技术(20907)
理论(18923)
(18434)
财务(18414)
财务管理(18399)
(18174)
企业财务(17424)
农业(17401)
数学(16632)
数学方法(16409)
地方(14018)
(13770)
技术管理(13459)
机构
大学(232617)
学院(232101)
(92439)
经济(90373)
管理(89974)
理学(75849)
理学院(75128)
管理学(74029)
管理学院(73561)
研究(72529)
中国(59711)
(49328)
(47049)
(39544)
科学(38513)
(37641)
师范(37427)
财经(35957)
中心(35251)
(33935)
教育(33302)
(32418)
北京(31976)
(31871)
(31724)
研究所(29958)
师范大学(29663)
业大(27805)
经济学(27422)
技术(26546)
基金
项目(141377)
研究(117496)
科学(115474)
基金(98805)
(81623)
国家(80601)
社会(74069)
科学基金(72221)
社会科(70191)
社会科学(70177)
教育(61251)
(59988)
基金项目(51235)
编号(49841)
(49129)
成果(43290)
自然(42420)
自然科(41570)
自然科学(41562)
自然科学基金(40911)
资助(38495)
课题(38062)
(36514)
(32864)
创新(32861)
(32643)
重点(32523)
(32460)
(32029)
项目编号(31708)
期刊
(108698)
经济(108698)
研究(83766)
中国(60901)
教育(60826)
管理(40856)
(40595)
(35594)
金融(35594)
(30798)
技术(26916)
科学(25106)
学报(23968)
大学(21750)
农业(20445)
业经(19826)
财经(18493)
学学(17934)
(16113)
经济研究(15915)
职业(15373)
技术经济(13560)
(13441)
问题(12922)
财会(12597)
(12478)
论坛(12478)
图书(11878)
科技(11337)
现代(11283)
共检索到383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费志勇  冀宏  
基于一般与特殊、知行统一的视角,剖析了践行"创新致于创业、创业基于创新",即"双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观的理论逻辑依据及其必要性。从目标融合、课程渗透和协同保障层面,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层次化、统一化耦合路径,并在"双创融合"视域下,结合"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及"统一性"等多元特征,从制度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方面,提出了健全机制体制、营造特质的校园环境和推崇创新创业价值取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常态下,探究创新创业教育及其文化环境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文娟  王盼  
依据普惠式与精英式教育结合的理念,构建层级推进式的创新创业教育通道。遵循主阵地和主渠道结合的理念,建构非线性交互式的课程体系。遵循通识性和专业性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形成生态圈闭环式的教学内容设计。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内在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利荣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推进,高校现有单一的专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等都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和创新意识的训练、创业精神的培育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新理念。如何将其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是高校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需要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分立现状的分析,转变教育理念,提出融合性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举措,为高校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扬帆  
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浪潮的兴起,在我国广大高职院校中也掀起了以学生为核心的创新创业风气。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有利于专业知识有效转化,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因此,如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成为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对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积极意义和具体路径进行探讨和分析,旨在为高职院校优化人才培养策略,实现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英慧  
创新战略下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但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上还存在尚待破解的难题。文章从阐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入手,分析了两者融合在认识、实践、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顶层设计出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师资团队形成合力;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重新建立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搭建社会化合作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改革进一步深入,培养更多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韦齐齐  
国家经济水平迅速提升、市场结构发生转变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与创新能力因此成为高校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一直存在就业难、就业竞争激烈的问题,国家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纷纷出台并实施许多针对性政策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以便推动各行业领域的技术、产业创新,开辟更多产业空间。可从新时代发展趋势来看,高校与学生虽已意识到个体创新创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但因传统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影响极为深远,所以,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发展仍存一定难度,致使社会创新创业水平不高。对此,本文将结合张强、廖成中编著的《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际发展状况,并从产教融合视角探索益于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创新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南  
文章论述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地方本科高校新闻专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实施原则、方法及保障。新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新闻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则是新闻专业教育的强化和提升。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新闻专业教育、服务地方文化传媒产业发展、顺应地方本科高校改革,是提升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传媒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资源要素驱动型经济向知识和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变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温雷雷  
"双创"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是提升育人成效、培养"双创"人才的创新型做法,同时也是打造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然而,目前仍面临目标不清、实践方式单一和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急需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和教学机制上加强开发和探索。文章通过阐释"双创"教育的核心特征及价值,分析其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现实困境,并从耦合理念、内容、模式、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路径,以期解决"双创"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程相互融通与协同育人的具体问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鲁楠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一环。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自主创业者,更多的是要培养岗位创业者。当下,岗位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一条新路。岗位创业教育体现了教育受众的全员性,它是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根本出发点,通过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创新,将创业教育融入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最终实现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以及创业能力的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雷  
正确认识地方本科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客观分析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全新的工作视角推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有地的开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兰兰  
社区创客教育倡导"开放、创新、合作"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应将社区创客教育理念渗透到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通过更新培养理念,搭建互动平台,构建创客空间,开发创客课程,打造多元师资,重构一种具有创客教育理念的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范式,实现两者在理念、平台、空间、课程、师资等方面全面融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葛茂奎   葛茂松   许春蕾   杨阿滨   孟凡琦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志和创造能力的时代新人,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高校专业教育相融合是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应对人才缺失、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等挑战的必然选择。通过“三全育人”实施路径,为专创融合提供从育人主体、过程、方位的指引,探索二者有机融合的原则与对策,完善运行机制与科学体系,从而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新突破,为服务地方发展培养敢创敢为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国靖  龙泽海  黄兆信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即专创融合,已成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发展焦点和难点。论文构建了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和师资建设)、组织领导、机制保障与创新创业教育绩效各变量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运用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来自全国596所高校12596份教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专创融合对创新创业教育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课程体系对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正向影响强于师资建设;组织领导和机制保障在专创融合对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由此,结合教育管理的三大关键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机构,构建了专创融合对创新创业教育绩效影响机制的要素框架。建议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和机制保障策略;以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体系构建为载体,依据专业学习需求,将创新创业教育分层分类融入学生专业发展;以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补齐专创融合的最大短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盛光  
跟随党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创新创业风潮在全国各行各业逐渐兴起。高等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更应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促进大学生就业方式转变。本文就“双创”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取得的成就与不足以及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旨在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参考性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占东  梅强  李洪波  杨道建  
文章基于GEM概念模型和五维度模型,对国内外创新创业环境评价模型进行了梳理,应用理论分析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得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专家打分结果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9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对江苏省400名大学生创业者和师资队伍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集以及信度效度检验,得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57个二级评价指标权重,提炼出制约高校双创教育环境发展的10个薄弱指标。本研究创新提出了高校双创环境评价九大因素模型,进而针对十大制约因素从实践层面创新提出了"创业教学研究、创业政策机制、创业实践孵化"三大维度,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四大主体互动的双创教育环境提升策略,以期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创新和优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