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6)
2023(4835)
2022(4088)
2021(3966)
2020(3202)
2019(7375)
2018(7391)
2017(13575)
2016(8182)
2015(9119)
2014(8915)
2013(8188)
2012(7425)
2011(6667)
2010(6528)
2009(5812)
2008(5491)
2007(4955)
2006(4340)
2005(3570)
作者
(19543)
(16318)
(16232)
(15426)
(10198)
(8072)
(7546)
(6419)
(6385)
(5960)
(5706)
(5317)
(5227)
(5084)
(4941)
(4844)
(4811)
(4738)
(4711)
(4674)
(4087)
(3936)
(3841)
(3818)
(3785)
(3633)
(3617)
(3591)
(3528)
(3381)
学科
(24726)
经济(24707)
管理(21028)
(16441)
(14081)
企业(14081)
方法(9630)
(8260)
数学(8149)
地方(8145)
数学方法(8013)
中国(6719)
业经(6453)
(5826)
工作(5583)
教育(5531)
农业(5446)
理论(5282)
(4951)
环境(4896)
(4753)
(4539)
教学(4485)
(4222)
(4026)
技术(3836)
(3758)
财务(3752)
财务管理(3738)
学校(3508)
机构
大学(99098)
学院(96739)
管理(36760)
理学(31472)
(31194)
理学院(31076)
研究(30648)
管理学(30437)
管理学院(30257)
经济(30191)
中国(22294)
(21408)
科学(19619)
(16885)
师范(16803)
(15456)
(15237)
业大(14775)
中心(14757)
(14518)
(14182)
北京(13176)
师范大学(13172)
研究所(12916)
(12782)
(11980)
财经(11701)
农业(11173)
技术(10731)
(10380)
基金
项目(67968)
研究(54118)
科学(52804)
基金(45439)
(38378)
国家(37964)
科学基金(32811)
社会(32109)
社会科(30118)
社会科学(30102)
(29202)
教育(26157)
基金项目(24956)
编号(24003)
(23780)
成果(20763)
自然(20351)
自然科(19763)
自然科学(19758)
自然科学基金(19344)
课题(17463)
资助(17182)
重点(15207)
(14925)
(14819)
项目编号(14507)
(14319)
(14289)
规划(13544)
创新(13191)
期刊
(36630)
经济(36630)
研究(28410)
中国(24051)
教育(20559)
学报(13550)
(13215)
(12836)
科学(12753)
管理(12164)
大学(11062)
图书(9439)
学学(9160)
农业(9151)
技术(9065)
书馆(6797)
图书馆(6797)
资源(6305)
业经(6275)
(5964)
(5512)
金融(5512)
(5396)
(5329)
财会(5324)
科技(5177)
职业(5144)
财经(5006)
(4834)
论坛(4834)
共检索到145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贺武华  娄莹莹  
"帽子"成为"香饽饽"实为好事,人才被"唯帽是从",通常情况下并不是"帽子"之错造成的,也不全是"人才"出了问题,而是科研资源作为稀缺性、不均衡性的权力配置物在复杂的利益环境与功利诉求驱动下的必然产物。治理"唯"乱象不能就问题谈问题、以政策落实政策。"唯帽"是"四唯""、五唯"中的典型,治理"唯帽"可从提高人才帽子遴选评审的公信力、建立人才准入时的前置约束性条件、统一人才帽子价值评价的当量标准以及建立对帽子人才流动中的监管机制等入手。由此,我们打开"唯帽"评价的理性解读方式,也试图为破"五唯"的清理整治行动提供思路和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彬   陈江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评价改革深入推进,教师评价机制日趋改进,但如何克服“五唯”问题仍是当前教师评价机制改革的一大难题。习近平人才观科学回答了做好新时代人才评价工作的一系列问题,为克服“五唯”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本文以习近平人才观为视域,深入分析高校教师评价“五唯”问题产生根源和现实困境,并提出高校应树立为国育才使命、坚持五大职能目标、走好内涵发展道路,以此加快推进高校教师评价机制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孟溦  张群  
科研评价中存在的"五唯"问题饱受诟病,近年来政策频发却收效甚微,社会各界尚未找到"五唯"难破的制度源头。科研评价是政府、组织和个人逻辑相互嵌套的复杂活动,"五唯"的形成和难以破解源于多重制度逻辑冲突下的不同主体行为选择:政府逻辑的委托-代理距离差造成制度约束力减弱;多任务模式下,组织和个人逻辑追求可测量绩效催生出"信号怪圈";三重逻辑的目标冲突导致政策目标转置和压力累积;政府逻辑的同化使得组织和个人逻辑原有的学术使命被忽视;在制度演变和模仿中,"五唯"导向作为非正式制度固定下来,产生制度惯性阻碍改革发挥实效。破解"五唯"之道,需要弥合多重制度逻辑的矛盾点,强化各主体共同价值导向,以高校为突破口,加强稳定支持并深化改革,降低制度的惯性和趋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相洪贵  吴小军  姚红光  
当前,艺术类高校在人才评价方面缺乏制度创新,亟待破除"五唯",建立多元、多维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艺术类高校破"五唯"应以强化政治引领为中心,强化"艺术为人民"的新时代服务导向,回归教育初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詹莉  
“五唯”问题是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顽瘴痼疾。当前,在国家大力实施推进“破五唯”政策的背景下,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中遇到了一些新痛点,评价标准不明确、评价方式不科学及评价公信力不足等因素限制了科研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亟待规范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本文从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建立的目标出发,分析建立科研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探索并提出了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新路径,对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和学术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付八军  
高校"五唯"的实质,是一种外部评价,更确切地说是单一化、绝对性的"唯外部评价"。清理高校"五唯"的专项治理,不是要否定外部评价,而是要否定"唯外部评价"。学术评价的正确方向应该是强化内在评价,实现外部评价与内在评价有机结合。要从根本上破解高校"五唯",需要从以下方面同时着力:在增强高校法人实体地位的基础上推动学术生产模式的转换;在做好"放管服"的基础上减少政府层面短期学术行为诱导;在不断提升教师待遇的基础上淡化高校层面额外的学术奖励;在坚持创造性与价值性的基础上倡导学术成果的多元化标准;在社会实践验证的基础上确认大学教师不同类型的荣誉称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福才  余晖  
推动高校智库高质量发展是高校智库多元评价的价值目标。目前高校智库评价尚存在着"唯论文"导向,具有明显的弊端。高校智库评价首先要基于高校智库的本质及其实际贡献,要以多元评价理念构建高校智库评价体系,全方位、多层面优化高校智库多元评价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佳蕊   李朝兴   李金惠  
为给我国科技人才评价职称、评审体系不断完善,创新量化评审方式,建立指标化、专业化、制度化的职称评审制度提供相关参考,以2019年《广东省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评价标准条件》为研究基础,结合德尔菲法对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调查咨询,建立自然科学研究分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值)多层次化的多级指标体系,形成研究数据,再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指标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行《广东省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评价标准条件》将评价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差异性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科研人员采用差异化的评价指标和权重,其中基础研究人才突出代表性研究成果、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人才突出研究成果应用转化、科技咨询人才突出研究成果决策咨询价值,符合破“唯”政策要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俞立平  
[目的/意义]科研机构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关键依托力量,在“破n唯”背景下,其评价问题并没有妥善解决。[过程/方法]将测量误差理论引入学术机构评价中,从评价方法、评价周期、评价者、评价对象等方面分析其误差产生机制,并提出相关对策。[结果/结论]“破n唯”的破立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破n唯”也需要扬弃;科研机构宏观评价的本质是“破n唯”评价方法基本失效的重要原因;从系统误差角度分析有利于优化“破n唯”后的学术评价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丰  
基础教育阶段"唯分数""唯升学"问题的症结在于"学业成绩政绩化"的潜移默化,在于"经济模式"的教育质量管理机制的简单移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重要思想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引,也是指导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理论武器。要扭转不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应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地方政府端正教育质量观,强调区域教育发展的"生态意识"与"结构思维",以区域教育治理水平为评价的重点,构建以教育生态为核心的区域教育发展评价体系。区域教育发展评价应重点关注反映教育系统内部均衡协调发展的"结构意义"的质量指标,以及教育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的良好协调关系,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维护区域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应特别关注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协调发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合理比例、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等结构性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飞  
一、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指标的缺陷(一)GDP指标体系存在设计缺陷,不能准确反映国民经济的真实水平GDP反映的仅仅是经济生活中能够以货币计量的部分,而对于相当一部分自给自足性产出,如家庭主妇劳动、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和蔬菜等项目以及大量地下经济活动却未能计入GDP总量,另一方面,GDP又将一些对社会福利没有贡献的中间支出,如交通事故和意外灾害等纳入计量范畴,出现了国家天灾人祸越移,GDP越大的怪圈。再加上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以及治理污染的大量支出却被纳入GDP的核算范畴。所以,GDP指标体系存在的缺陷总是或大或小地影响了对国民经济的真实计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俞立平  黄梦亭  金鹏  
[目的/意义]近十年来,我国科技评价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提出破除“五唯”“SCI至上”“重量不重质”等顽疾,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代表作评价制度已经成为深化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方法/过程]文章梳理了我国代表作评价制度的研究进展和实践现状,并从代表作评价制度的有效性和有限性出发,分析了代表作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业界和科技评价界共同思考解决。[结果/结论]“五唯”问题可能是个伪问题;传统评价方法与代表作评价应结合使用;完善科技管理机制是解决科技评价问题的根本办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鹏  
教育评价制度正经历着严重的"价值悖论"与"身份危机"。在当代中国,由于教育评价的价值判断属性和高利害关系的社会属性,教育评价指挥棒的作用愈演愈烈,引发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恶性竞争和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虽然教育评价的"指挥棒"效应引发了诸多的教育问题,但是教育问题诞生的深层原因是在于人们对教育评价"指挥棒"的不当使用,以及更深层次的社会因素。因此,教育的问题并不都是评价惹的祸,评价改革也只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钥匙"之一。要彻底解决教育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以评促改",需要变革评价制度,督促评价后的改进,并在理念、制度、资源等多方面保障教育改革实施。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汤建民  凌茜  
随着国家“破五唯”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国内学术界对“破五唯”相关问题的研究也不断推进。本文从科学学的视角,以国务院政策文件库中已发布的政策文件以及中国知网收录的报纸文献、学术期刊文献为原始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从文献数量、文献被引量、主要研究力量、主要研究主题、主要研究内容等方面就“破五唯”研究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评价。结果发现,国内与“破五唯”相关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尚缺乏基于坚实的学科基础、能分门别类地系统论述“五唯”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策略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后续研究可以在进一步重视和提高各类研究的协同效应、从评价学中汲取更多的理论支撑、进一步加强具体可操作的对策研究和适时开展系统化的“破五唯”政策成效评估等方面着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悦  
在“破五唯”背景下,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及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工作绩效结构理论以及我国新《职业教育法》和相关政策,通过访谈研究和扎根理论分析构建的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关系绩效、任务绩效、学习绩效三个维度,涵盖个人素养、教学业绩、科研业绩、社会服务、公共事务、学习培训6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和65个建议观测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