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0)
2023(392)
2022(339)
2021(319)
2020(296)
2019(684)
2018(781)
2017(1367)
2016(861)
2015(931)
2014(799)
2013(562)
2012(406)
2011(352)
2010(350)
2009(296)
2008(290)
2007(265)
2006(226)
2005(179)
作者
(1332)
(1099)
(1092)
(1042)
(672)
(517)
(494)
(428)
(426)
(397)
(389)
(366)
(336)
(329)
(309)
(306)
(306)
(296)
(294)
(291)
(279)
(268)
(265)
(262)
(257)
(253)
(250)
(247)
(239)
(239)
学科
教育(1212)
管理(1208)
教学(986)
政治(838)
工作(837)
思想(835)
德育(827)
思想政治(827)
政治教育(827)
治教(827)
学校(774)
(712)
经济(711)
电子(630)
(609)
贸易(609)
(608)
学法(590)
教学法(590)
研究(586)
网上(582)
网上贸易(582)
中国(580)
理论(542)
业经(528)
产业(471)
信息(466)
总论(456)
信息产业(454)
学理(428)
机构
大学(7341)
学院(6585)
管理(1855)
理学(1512)
图书(1502)
理学院(1499)
书馆(1487)
图书馆(1487)
(1465)
师范(1456)
(1445)
管理学(1413)
管理学院(1407)
(1299)
研究(1259)
经济(1230)
教育(1139)
(1129)
大学图书馆(1025)
(1014)
业大(1007)
师范大学(999)
北京(922)
技术(897)
职业(888)
中国(869)
(853)
科技(833)
科学(832)
(779)
基金
项目(4326)
研究(4280)
科学(3002)
教育(2623)
成果(2376)
编号(2324)
(2219)
高校(2062)
基金(2040)
社会(2009)
社会科(1866)
社会科学(1865)
课题(1805)
(1763)
项目编号(1598)
(1572)
研究成果(1527)
(1385)
大学(1367)
国家(1356)
科学基金(1248)
(1229)
规划(1142)
(1136)
基金项目(1123)
(1106)
(1094)
年度(1016)
创新(969)
(964)
期刊
教育(3414)
中国(2356)
研究(2333)
图书(1663)
(1584)
经济(1584)
书馆(1196)
图书馆(1196)
成人(1004)
成人教育(1004)
(900)
管理(851)
高等(849)
大学(736)
学报(705)
情报(665)
职业(650)
高等教育(617)
技术(605)
财会(547)
(474)
科技(458)
教研(450)
高教(450)
业经(442)
(431)
会通(422)
通讯(422)
经济师(419)
(416)
共检索到10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墨洋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为思政课注入新鲜的活力,"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推动着传统课堂的变革,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确立大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新事物的发展必将带来新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模式虽然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硬件和教师综合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但是,有效地提高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给原本传统的思政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让思政课告别传统的枯燥和乏味,为思政课带来了惊喜和活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娜  
<正>“互联网+思政课”开启了高校育人模式的新图景与新生态。以参与度为参照,所谓“新图景”是指思政学习氛围变得热烈、活跃,大学生能够从单一、沉闷的说教情境中摆脱出来,利用网络化工具、数字化内容及新媒体渠道等,将自身的“情意知行”与思政要素进行联系和构建。所谓“新生态”是指师生在思政课场景中进行深度、密集的互动,大学生能够从乏味、僵化的“思政一言堂”中摆脱出来,凭借“互联网+思政课”形式及资源(如思政慕课、思政微课等)开展探索式、项目式、合作式学习。宏观上,新图景与新生态的形成,都对大学生思政课参与度有着正向促进意义。但一个吊诡的结论是,互联网对于大学生思政课参与度同时产生“正向激活”与“负向抑制”两种效能,如何消除负向抑制效应,即如何规避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政课参与度的不良影响,应引起思政教育主体重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一书由秦旻,贠雯,刘帅编著,该书全面解读互联网时代思政课程内涵、发展、特征及构建等问题,同时秉承“教化其心、外施于行”的育人理念,详细剖析影响思政课参与度的网络因素,提出了教学模式创新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姚伟杰  
在新时期,外语教学具有价值引领及知识传授的作用,高校日语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也要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融合课程思政,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加快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互联网+时代的日语教学模式探究》一书由郭晓雪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坚持"互联网+"的观念来充分地把握日语教学模式。该书包含6章,主要探讨了日语课程及日语教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教学的目标体系。同时,作者也探讨了如何提升日语课堂教学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淑婷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媒体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大学生受到了各种诱惑和影响。高校只有立足于思政育人模式的构建,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质修养。文章阐述了“互联网+”融入高校思政育人模式的内涵;阐述了“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育人模式的重要性;剖析了缺乏“互联网+”管理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探究了“互联网+”时代下构建高校思政育人模式的创新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娇  
"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随之到来,我国高校教学越来越多地采用微课这种录制微视频和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堂教师辅导解疑、课后复习内化吸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分析高校微课教学模式特点及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实施现状,总结它在制作、应用及实施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和建议,使"互联网+"微课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传海  
高校思政课"点线面相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主要内含"点"上的三个实践教学平台、"线"上的两个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两次飞跃、"面"上的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三部分。在实践中,需要建设一只过硬的"双师型"思政教学团队,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平台,设计科学的实践教学规划,完善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昭  
近年来,伴随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资料的重要方式",互联网+"思维已经深入到教育领域,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有了新的拓展渠道。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探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鲁继平  
目前,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着师资严重不足、时间过短和流于形式等问题。文章提出了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并指出了构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学生学习小组的教学组织形式;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上,实行高职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立健全科学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新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牛星  陈桂荣  
高校财务报销模式经历了从窗口式报销、投递式报销到网上报销的演进,互联网在其中发挥了助推器作用。网上报销利用互联网的联通性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办公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将是未来中国高校财务报销发展的主流模式。文章首先介绍了三种报销模式的特点及利弊,然后以K高校为载体说明其目前财务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发挥"流程优化"思想的引导作用对该校财务报销的工作流程进行再设计,并从工作效率、信息资源、控制机制和管理水平四个方面对网上报销的优势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为了推动网上报销的顺利开展需要从组织、制度、技术、人员等方面加强建设同时注意适应性和过渡性并举的建议,这对网上报销的广泛应用将起到示范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支卓华  
本文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现状,结合云技术、社交网络、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围绕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目标,突破物理空间,全面调动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资源,通过构建"超丰沛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资源平台""大数据教学效果考察分析系统""智能教学终端"的"互联网+"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来实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春梅  宋治非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优秀人才的光荣使命。"思政课"青年教师连接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与未来,他们职业素质、能力的高与低、优与劣直接关系着所培养人才的质量。面对新时期互联网新常态下带来的挑战,必须从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来提升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的职业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封丽娟  
通过探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理论依据、教学要素,尝试在高校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探索,研究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方法、策略,并在研究和分析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优势基础上,对构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曹茂甲  刘建新  
“互联网+”时代强调用“互联网思维”将传统行业中的技术手段、运营模式、生产关系等方面进行升级和调整,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和服务效能。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为使命的高校,正需要借助这种开放、平等、共享、协作的“互联网思维”来改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调整师生关系。在这种变革的推动下,教师角色将会从学习的支配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信息资源的整合者;从学习组织中的“局外人”变为协作学习的组织参与者;从教学的决策者变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顾问;从旧课程的执行者变为新课程的研发者。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秋红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和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互联网+UFRP"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和服务模式,提高高校财务服务水平以及财务信息的公开程度,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高校财务服务理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津  
"互联网+"为远程教育的生态变革提供了新的机遇,高校在实施远程教育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须明确传统的远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互联网+"给教育理念和体制带来的深层次影响,积极探索新时期重塑远程教育的基本原则,并围绕该原则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最终实现远程教育模式的跨越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