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8)
- 2023(4441)
- 2022(3370)
- 2021(3259)
- 2020(2462)
- 2019(5869)
- 2018(5564)
- 2017(8885)
- 2016(5558)
- 2015(6465)
- 2014(6547)
- 2013(5796)
- 2012(5616)
- 2011(5023)
- 2010(5306)
- 2009(4300)
- 2008(4458)
- 2007(4163)
- 2006(3717)
- 2005(3135)
- 学科
- 管理(11816)
- 济(11425)
- 经济(11406)
- 中国(10893)
- 业(7658)
- 教育(7382)
- 农(6689)
- 教学(6506)
- 理论(6394)
- 企(5119)
- 企业(5119)
- 地方(4610)
- 学法(4572)
- 教学法(4572)
- 农业(4546)
- 业经(3912)
- 学校(3909)
- 学理(3844)
- 学理论(3844)
- 财(3446)
- 和(3199)
- 发(3195)
- 技术(3156)
- 学(3122)
- 工作(3076)
- 制(2935)
- 研究(2701)
- 建设(2507)
- 发展(2493)
- 展(2483)
- 机构
- 学院(62284)
- 大学(59808)
- 研究(23099)
- 管理(17512)
- 中国(16285)
- 济(16197)
- 教育(16180)
- 职业(15781)
- 经济(15383)
- 范(14548)
- 师范(14458)
- 技术(14381)
- 京(14202)
- 科学(13600)
- 理学(13567)
- 理学院(13309)
- 管理学(12917)
- 江(12884)
- 管理学院(12770)
- 师范大学(11385)
- 中心(11279)
- 所(11204)
- 职业技术(10983)
- 财(10291)
- 州(10141)
- 研究所(9774)
- 北京(9718)
- 技术学院(9339)
- 院(8930)
- 农(8497)
共检索到116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姝仪 祝士明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是新时期经济发展背景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职业本科学校作为实施职业本科教育的重要机构,高标准建设是其发展方向。高标准建设职业本科学校的重要价值在于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顺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势、提高职业教育体系质量、激发现代产业体系活力。然而,在现实中,高标准建设职业本科学校仍然面临着政策意图明确与社会认识模糊、专业建设灵活与学科建设僵化、人才培养职能显著与科学研究职能薄弱、生源储备充足与师资储备不足等现实矛盾。针对这些矛盾,职业本科学校的社会认识要在凸显本质中增进、学科建设要与专业建设互促共生、职能定位要向应用科学研究延伸、师资储备要引进和培养两手抓。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伟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从地方实践来看,保障粮食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了多元导向思路,包括土地流转导向、基础设施建设导向和土地细碎化治理导向。基于对不同建设思路的比较,发现土地细碎化治理导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产生了较强的经营激励,是具有较强复制性和基层适应性的粮食安全保障路径。以土地细碎化治理为导向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关键是构建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安徽省T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践表明,统分结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体制与行政赋能的村级民主治理机制有助于推动土地细碎化治理导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管理体制层面,统分结合体现为县级政府统筹与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以及县级主管部门赋权基层组织的“双业主”管理模式;在实践运作层面,村级民主治理机制呈现为全过程民主治理,包括社会动员、民主协商和权力社会化3个环节。土地细碎化治理导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保证粮食生产稳定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洪土林 刘桃菊
建设高标准农田,既是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国变为农业强国的内在需求。然而,这项利国利民的基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种种困境。主要困境农户配合不够充分。一是沟渠、道路难以落地。项目规划设计时,面对规整的设计图,农户都很赞同,但施工时,却因基建占用承包地的份额不同而遭农户阻工,致使沟渠、道路难以落地。二是表土剥离工程难以实施。不少农户担心自家承包地肥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洪土林 刘桃菊
建设高标准农田,既是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国变为农业强国的内在需求。然而,这项利国利民的基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种种困境。主要困境农户配合不够充分。一是沟渠、道路难以落地。项目规划设计时,面对规整的设计图,农户都很赞同,但施工时,却因基建占用承包地的份额不同而遭农户阻工,致使沟渠、道路难以落地。二是表土剥离工程难以实施。不少农户担心自家承包地肥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琴 李建平
[目的] 阐释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逻辑,剖析实践困境,探明实现路径,以期为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逻辑主要包括要素整合、空间优化和价值增值三个方面;2)当前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面临资金来源、动力差异、组织效率、实施阻碍、管护效能等五大困境;3)为扎实推进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应积极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投入,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因地制宜推进多目标协同建设、完善全过程组织协调机制、系统优化建后管护。[结论] 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更丰富、目标更多元、内容更广泛、实施更复杂,从基本逻辑、实践困境和实现路径进行全面解析,有利于系统理解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理论研究对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整区域推进 基本逻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中伟 张艳琳 杨广玉
本文梳理了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实践,总结了相关经验和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与建议,为耕地产出能力提高提供了借鉴参考。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示范区创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清 胡琨
在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下,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具有特别意义。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论分析表明,随着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企业在产品市场的市场势力将提升,而在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势力将下降。实证方面,本文整合2010-2021年国家标准文件信息和上市公司数据,以标准国际化为例,分析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推论结果;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决策逻辑变化导致企业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不同变化;标准国际化还使同一行业的企业市场势力的差距缩小;此外,超越标准国际化,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仍然成立,但需要注意标准的质量水平问题。本文结论一方面为论证“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有助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指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企业在不同市场势力变化等其他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仇大海 吴国华
广东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经济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然而与此相伴而来的另一个变化却是,这个曾经的粮食生产大省,目前全省粮食自给率仅为32%。尤其东莞等一些改革开放初期还是粮食主产区的珠三角城市,现如今不仅耕地保有量锐减,并且存量耕地的土壤质量令人堪忧。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的情况与广东相类似,一些普遍性问题在中西部地区也有体现,超前出现在广东的一些问题未来其他省份也可能遇到。因此对广东省的情况进行剖析,有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江华 洪炜杰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江西省615户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对农户转入农地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农户转出农地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该研究结论稳健;农地细碎化程度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流转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农地细碎化降低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转入的促进效果,缓解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转出的阻碍效应;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主要提高了承包地规模较大的农户转入农地的概率,促进了劳动力转移程度较低的农户转入农地,抑制劳动力转移程度较低的农户转出农地。因此,应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实施有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同时整合农地,缓解农地细碎化问题,实现农地的连片经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德霖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到2020年,全国要建成8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这是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确定"十二五"期间全国要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后,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又一项重要部署。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已明确了,但从目前建设和推进的总体情况来看,前景不容乐观。如广东省,截至2013年10月底,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2012年度的建设任务没有完成。另外,考虑到地域性的原因,由于不像北方有将近半年的"休耕期",南方诸省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施工黄金期主要是集中在冬收春耕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万志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6700万,耕地面积1.03亿亩,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同时也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322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6。农业用水不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影响农业持续发展尤其是粮食稳定增产的"最大硬伤"和"明显短板"。2009年,财政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建国
据测算,在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高产田约为5.5亿亩,12.7亿亩为中低产田。中低产田比重高,既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农业增产的潜力所在。大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中低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丽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第一资源,加强耕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与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粮食稳定增产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文结合辽宁工作实际,思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
辽宁 高标准 基本农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鹿光耀 廖镇宇 翁贞林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保障国家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从试点到全面、从五牛治土到一牛耕田”的嬗变,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且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为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以政府推进力度和制度改革为主线,梳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发展历程,并对其演进的内在逻辑规律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整治 高标准农田 粮食安全 政策演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财政局被财政部确定为全国财政系统财政法治示范点建设单位,选取"依法强化制约和监督财政权力""全面提升财政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两项示范内容,坚持法治思维方式,高起点、高标准推进财政法治建设,推动财政工作上水平走前列,取得了一定成效。抓制度先行,着眼全过程全覆盖,筑牢财政管理支撑体系注重制度建设体系化。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立现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