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7)
2023(6425)
2022(5221)
2021(5097)
2020(4201)
2019(9964)
2018(9529)
2017(17270)
2016(8768)
2015(10313)
2014(10128)
2013(10276)
2012(9958)
2011(9269)
2010(9066)
2009(8366)
2008(8570)
2007(7573)
2006(6729)
2005(5855)
作者
(25255)
(21254)
(21163)
(20315)
(13707)
(10075)
(9680)
(8282)
(8251)
(7526)
(7483)
(7169)
(7078)
(6922)
(6771)
(6691)
(6497)
(6149)
(5852)
(5653)
(5452)
(5210)
(5159)
(4906)
(4821)
(4761)
(4671)
(4449)
(4283)
(4253)
学科
(42394)
经济(42364)
管理(20186)
(19953)
贸易(19940)
(19402)
方法(17408)
(16871)
中国(15919)
数学(15334)
数学方法(15263)
(12152)
(10834)
企业(10834)
地方(10195)
(8643)
关系(8621)
农业(7842)
(7616)
业经(7509)
(7473)
出口(7459)
出口贸易(7459)
环境(7210)
(6985)
(6783)
(6484)
金融(6483)
(6435)
银行(6429)
机构
大学(130717)
学院(129239)
(65533)
经济(64605)
研究(53841)
管理(43835)
中国(41951)
理学(36551)
理学院(36096)
管理学(35658)
管理学院(35415)
(28995)
科学(28951)
(27318)
(26587)
研究所(24136)
中心(23008)
经济学(22297)
财经(21580)
经济学院(20224)
(19914)
(19899)
(19887)
北京(19418)
(18021)
(17142)
师范(17038)
科学院(16692)
业大(16408)
(16379)
基金
项目(84333)
科学(65882)
研究(63977)
基金(61904)
(54890)
国家(54522)
科学基金(44836)
社会(42407)
社会科(40269)
社会科学(40264)
基金项目(31612)
(28826)
教育(28460)
自然(26347)
资助(26038)
(25775)
自然科(25629)
自然科学(25620)
自然科学基金(25172)
编号(24363)
中国(20736)
(20563)
成果(20311)
重点(19803)
(19561)
国家社会(19153)
课题(18081)
教育部(17664)
(16924)
大学(16462)
期刊
(71197)
经济(71197)
研究(44973)
中国(29614)
(19177)
学报(19042)
(18363)
科学(18072)
管理(16435)
(16238)
大学(15150)
国际(14714)
教育(14225)
学学(13951)
经济研究(13769)
农业(13255)
(12376)
金融(12376)
问题(11195)
财经(11080)
世界(10510)
技术(10360)
(9830)
业经(9776)
(8140)
(8006)
贸易(8006)
资源(6840)
国际贸易(6735)
图书(6605)
共检索到210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建荣  
广东自贸试验区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规则融合度高、功能创新集成度高、开放战略契合度高、粤港澳合作紧密度高和三大片区互促度高等特点,将与国内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互补试验,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孟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以其更好的合作效果,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流。建立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已成为中国政府对外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在梳理中国自贸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阐述自贸区建设的积极作用,探讨了全球自贸区发展趋势和中国自贸区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岳文  韩剑  
加快自贸区建设既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全球经贸环境恶化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球自贸协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其涉及到的议题范围也在持续扩展,规则深度不断提升,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网络化发展趋势。尽管近年来签署的自贸协定数量快速增长,但是整体而言,中国FTA的签订数量偏少且条款规则深度不深,同时已签署FTA的伙伴国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和亚太国家,FTA伙伴国的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宽。适时加快推进中国高标准全球自贸区建设步伐,需要从中国已有自贸协定的有效升级、新签自贸协定的有序推进、不同自贸协定的深度融合、与国内自贸试验园区的有机对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互呼应等方面出发,多点发力,齐头并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叶欣  程慧  张丹  崔卫杰  张威  顾学明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肩负着探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各领域开放创新、完善法制领域制度保障的重要使命,对中国主动顺应全球化经济治理新格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切实完善对外开放格局、有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使中国自由贸易试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灵多  陆毅  张国峰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中国搭建全面开放新平台与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载体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2007—2018年中国海关数据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施片区为分组依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中国出口及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1)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促进城市产品出口增长11.71%;产品出口增长主要体现在数量边际和扩展边际,价格边际无显著变动。(2)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动出口增长主要源于本地城市的贸易创造效应,对周围城市出口没有显著影响。(3)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暂未有效带动出口方式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结构转变,同时在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效应也尚未显现,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出口增长存在联动效应。政府在出台相关制度创新政策方面应进一步注重结构化调整,以更好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优化经济结构进程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子联  刘丹  
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应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在揭示自贸区建设通过贸易效应、投资效应和创新效应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传导路径后,发现:从整体绩效看,自贸区建设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上海自贸区因创新能力未得到有效提升而对其经济发展质量带来了负向效应;从传导机理看,自贸区建设对提升贸易质量、带动社会投资及激发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且这些政策效应将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加显著,但不排除个别地区存在政策效应"失灵"的现象;从横向比较看,自贸区建设所带来的政策效应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即不同自贸区对经济发展质量及其动力机制的影响均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崔卫杰  张威  
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8月1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正式拉开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序幕。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计理念及国际最开放区域的最新实践来看,自由贸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林  肖倩冰  邹经韬  
从近年中央政策文件的变化看,党中央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历史使命正在嬗变,其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改革任务在不断加强。然而,在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否落实了党中央的战略布局,实现了预期的政策红利?这个问题在实务界与理论界均至关重要,但却鲜有文献进行系统性探讨。为此,本文通过搜集全国286个地级市2009—2017年的数据,基于PSM-DID分析法,从三个"政策红利"维度探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1)贸易红利,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进口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对出口的作用并不明显,但对进出口产生了积极影响;(2)增长红利,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提高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3)投资自由红利,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所在地的外资利用水平并未产生明显的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成新轩  杨博  
已有研究多选取“WTO+”与“WTO-X”等52项条款测度自贸协定的深度,虽然应用比较广泛,但由于协定文本覆盖具有局限性,导致协定深度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不充分。本文通过界定内涵、设定文本研究范围和等效性标准以及权重赋值等规范步骤构建深度综合水平评价的修正测算体系。其中,广度测度范围以覆盖协定章节、条款以及附件等内容扩展了以52项议题为主体的传统测算框架,深度测度通过配套条款赋值的方法进一步体现协定在“纵向深度”上的差异。以此为依据,对中国已签订自贸协定文本的结构特征以及深度综合水平、行业合作深度、升级演变以及高标准收敛等内容进行多维度的深度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已签订自贸协定多侧重于边界规则等传统议题的覆盖,对边界内规则等新兴议题涉及较少;(2)自贸区行业间多采用“深度合作”方式促进产业间分工深化;(3)中国与发达国家进行的自贸区合作较发展中国家更具有广度与深度;(4)协定升级有助于促进其内容广度与深度的同时提升;(5)RCEP作为中国当前深度综合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在内容上表现出高标准水平,但已有协定只是在内容广度上具有向RCEP收敛的特征,在内容深度上与其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汉民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中国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国家战略试验田,是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改革的历史必然,也是我国应对已发生明显变化的国际环境与国内形势所带来的各种挑战的重大举措。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应该通过改革突显、谈判突破和政策突围实现为国家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因此,上海自贸区应当提升区内法治水平,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贸易转型升级,扩大服务贸易开放,改革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完善境外投资管理与服务,完成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符正平   彭曦  
自由贸易试验区要避免“画地为牢”,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与各方面的联动关系。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联动关系包括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经济功能园区,与香港和澳门两个自由港,以及与RCEP成员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联动。在与周边城市及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联动发展中,应强调平台之间的联动,利用“飞地”模式推进跨区域产业联动;在与香港、澳门自由港的联动发展中,应注重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探索建设粤港澳单一自贸区;在与RCEP成员国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联动发展中,要对标CPTPP等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加强与相关国家自贸区、工业园区之间的联动,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节点。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佟家栋  
中共十九大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经济市场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范,旨在营造国际化、法制化和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但在开放方面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化,因此十九大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指明了新的方向。我们建议把每个自由贸易区分为海关监管的自由贸易区和非海关监管的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区把成熟的经验推广到改革试验区,改革试验区再把经验推向全国。所有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采用不同模式,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自由贸易区、直接投资与金融自由贸易区和金融中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凯杰  
自由贸易港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高级阶段,推动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变对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意义重大,既可以助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够进一步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中国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的转变仍然面临着开放程度不高、与全球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有差距、各种体制机制创新不充分,以及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挑战。未来可以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设定对接全球高水平标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加强法律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自贸区结合区域实际向自由贸易港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佟家栋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目标,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自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以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数量已经从1家增加到4家,然后增加到11家。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运行4年多后,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够深入、政策体系还不配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辉群  
上海自贸区引入了世界先进的外资管理模式,但从2013年版的负面清单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鉴于上海自贸区是一个"试验区",为能给新一轮的经济改革开放提供和积累经验,建议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上海自贸区的外资准入控制:外资准入和负面清单应直接由国家立法;创新更具开放度和透明度的监管体制;根据国际通行原则和自身需要,进一步修订负面清单;全面清除隐性壁垒,及时跟进配套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