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29)
2023(3386)
2022(2733)
2021(2736)
2020(2248)
2019(4964)
2018(4930)
2017(9641)
2016(5286)
2015(5662)
2014(5630)
2013(5853)
2012(5476)
2011(5010)
2010(5183)
2009(4884)
2008(4974)
2007(4734)
2006(4279)
2005(3684)
作者
(14688)
(13157)
(12467)
(11945)
(7583)
(6272)
(5501)
(5016)
(4842)
(4403)
(4393)
(4125)
(3930)
(3914)
(3821)
(3810)
(3757)
(3673)
(3469)
(3466)
(3354)
(3207)
(3206)
(3074)
(3052)
(2946)
(2937)
(2733)
(2644)
(2618)
学科
(43826)
农业(29371)
(24723)
(24597)
经济(24573)
业经(10893)
农业经济(9560)
(8828)
农村(8824)
管理(8156)
(7112)
土地(6763)
收入(6586)
(6538)
劳动(6537)
(6459)
农业劳动(6264)
发展(6247)
(6245)
分配(6209)
中国(6204)
人口(6031)
动力(5732)
地方(5717)
劳动力(5713)
农业人口(5665)
建设(5462)
及其(5436)
方法(5396)
(5370)
机构
学院(77255)
大学(70813)
(38432)
(35319)
经济(34693)
管理(30268)
农业(28900)
研究(26853)
理学(26395)
理学院(26198)
管理学(25871)
管理学院(25756)
中国(22628)
业大(20204)
农业大学(17362)
科学(15710)
(13999)
(13980)
中心(13933)
(13662)
(13516)
(12768)
经济管理(12515)
研究所(12406)
(11348)
(11031)
发展(10172)
(10154)
财经(10144)
科学院(9899)
基金
项目(50345)
研究(40432)
科学(39500)
基金(35700)
(30878)
国家(30462)
社会(26236)
科学基金(25575)
(24491)
社会科(24334)
社会科学(24329)
(21426)
基金项目(19373)
编号(18836)
教育(16327)
(16289)
自然(14512)
成果(14429)
自然科(14116)
自然科学(14115)
自然科学基金(13862)
资助(13089)
(12670)
(12173)
(11690)
课题(11488)
(11229)
农业(11038)
(11025)
(10995)
期刊
(47525)
经济(47525)
(46790)
农业(31721)
研究(20485)
中国(19549)
业经(15536)
(13836)
农业经济(13017)
农村(12657)
(12657)
学报(12502)
科学(11935)
(10620)
金融(10620)
大学(10495)
学学(10320)
(8745)
农村经济(8555)
问题(7745)
世界(7056)
(6825)
经济问题(6706)
社会(6052)
技术(6002)
教育(5766)
社会科(5730)
社会科学(5730)
业大(5330)
管理(5277)
共检索到120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静文  
置身于金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农民满心都是丰收的欢喜。火红的高粱、金黄的小麦、嫩黄的玉米是他眼里最美的图画。风吹麦浪、稻田时的沙沙声是他耳边最动听的乐曲。随风飘来谷物的气息是他最爱的芳香。在靠天吃饭的时代,丰收来之不易。遇到大暴雨,洪水就往田里灌;遇到干旱,水稻田裂开的口子可以放进一个成人的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仇大海  吴国华  
广东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经济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然而与此相伴而来的另一个变化却是,这个曾经的粮食生产大省,目前全省粮食自给率仅为32%。尤其东莞等一些改革开放初期还是粮食主产区的珠三角城市,现如今不仅耕地保有量锐减,并且存量耕地的土壤质量令人堪忧。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的情况与广东相类似,一些普遍性问题在中西部地区也有体现,超前出现在广东的一些问题未来其他省份也可能遇到。因此对广东省的情况进行剖析,有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丽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第一资源,加强耕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与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粮食稳定增产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文结合辽宁工作实际,思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办法和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庆利  陈艳林  何佑勇  
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要精准掌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情况,就必须确保建成后的农田及时上图入库,落实到"一张图"上,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高标准农田上图与信息统计等工作。目前,各地国土资源部门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完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有关信息可在农村土地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艳林  杨晓艳  
自2009年土地整治项目实行统一报备制度以来,各地开展的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均需向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进行备案。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动态监测,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录入监测监管系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相关信息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中的动态备案,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全方位监测监管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新卫  李景瑜  赵崔莉  
近年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日益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在已有基础上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此举对于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深化和扩展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内涵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十二五"时期要实现既定目标,既面临着建设任务艰巨、资金存在缺口、监管难度较大等困难和挑战,但也具备较为扎实的工作基础,如初步建立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部署开展了各级土地整治规划、颁布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等。为确保"十二五"期间完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文章建议通过积极主动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建生  郧文聚  赵小敏  刘新卫  
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确定建设区域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标准值,厘定基本农田现状与建设标准之间的差距,并使资金投资与现状相匹配。该研究根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实践经验和专家意见选取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构建差距度模型(GD)与投资度(II)模型,计量反映基本农田现状与标准之间的差距以及基本农田现状与投资额度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四川省什邡市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标准值为0.930,已经是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村7个,面积为1 931.03 hm2,占评价区面积的9.70%,政府暂不投资;在什邡市基本农田中,差距度为1级、2级的分别占19.49%,24.07%,投资额度分别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晨  汪景宽  李红丹  李双异  
按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03-2012)》要求,本文以长岭县新安镇为例,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内涵及建设内容出发,构建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以及农田防护与生态工程4方面1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将新安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分为基本具备条件、稍加整治和全面整治三类区域。结果表明,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的基本农田5340.97 hm2,不需进行建设,可直接予以认定;需要稍加整治和全面整治的基本农田面积分别为6690.23 hm2和590.50 hm2,且二者具有较好的建设潜力,经整治后可达到高标准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研究内容为长岭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选址及规划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付伟明  刘家兴  
本文基于广东省不同地形地貌及自然资源本底条件,在分析上一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化建设的思考,以期为新一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燕玲  张应良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既是国家制度安排,也是一种技术革新,体现在要素上的技术进步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本质。构建“制度+技术——粮食产能”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连续型DID模型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对粮食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其一,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显著提升了粮食产能,并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显著。其二,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粮食主产区和平原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对非粮食主产区和山地地区的粮食产能提升具有更高的边际贡献;政策实施对粮食数量和粮食质量均有提升作用,对粮食质量促进效果更明显;政策实施促进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数量增加和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质量提升以及促进平原地区的粮食数量增加和山地地区的粮食数量、粮食质量双提升。其三,机制分析表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从而提升粮食产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边振兴  杨子娇  钱凤魁  朱瑞雪  康萌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地既要符合建设的内涵和要求,又要实际考虑研究区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条件。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综合评价和时序研究,论文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借鉴美国土地评价与立地分析(LESA)思想,根据自身限制条件和耕地质量更新成果进行综合质量评价,自然质量因素选取有机质含量及土壤质地等,立地条件因素从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选取,基础设施条件主要选取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等,社会经济条件主要选取单位面积投入及农业技术人员投入等。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自然断点法与K-均值聚类法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建设时序。结果表明,近期建设区占研究区的43.95%,主要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致力建设设施完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许晓婷  韩申山  赵敏宁  武嘉乐  
为探索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耕地产能的提升能力,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工程内容以及耕地产能的内涵出发,分析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汉中市勉县老道寺等4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为例,测算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耕地产能提升的潜力,结果显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但可以增加耕地数量,而且可以提高耕地自然条件、利用水平、投入与管理水平,从而促进耕地产能的提升,汉中市勉县老道寺等4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建设共提升耕地产能为3 357.76t,其中,新增耕地面积提升产能为48.15t,耕地质量提高提升的产能为3 309.61t。研究结果表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产能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燕玲  张应良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既是国家制度安排,也是一种技术革新,体现在要素上的技术进步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本质。构建“制度+技术——粮食产能”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连续型DID模型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对粮食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其一,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显著提升了粮食产能,并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显著。其二,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粮食主产区和平原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对非粮食主产区和山地地区的粮食产能提升具有更高的边际贡献;政策实施对粮食数量和粮食质量均有提升作用,对粮食质量促进效果更明显;政策实施促进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数量增加和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质量提升以及促进平原地区的粮食数量增加和山地地区的粮食数量、粮食质量双提升。其三,机制分析表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从而提升粮食产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磊  郧文聚  
加快良田建设(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进农业转型,是当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问题。为切实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的战略部署,深入研究农业转型背景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涵拓展问题,笔者于近期赴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做法近年来,宁夏着力推进国土整治"三大工程",即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中南部生态移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霈珈  吴克宁  赵华甫  
研究旨在提出符合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等要求的吨粮田高标准基本农田选址思路,完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理论体系,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河南温县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基于农用地分等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不同角度的评价成果进行吨粮田耕地质量优势分析。从自然禀赋、基础条件、区域条件3个角度进行吨粮田高标准基本农田选址影响因素分析,并以此建立选址指标体系和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后按照由优到劣,可实现增产潜力空间由大到小的原则,提出吨粮田高标准基本农田选址思路。结果表明:温县选定5 713.3hm2连片的优质耕地建成旱涝保收、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区,保守估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