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3)
2023(8478)
2022(6910)
2021(6584)
2020(5243)
2019(11789)
2018(11630)
2017(20984)
2016(11166)
2015(12092)
2014(11932)
2013(11712)
2012(10894)
2011(9707)
2010(10053)
2009(9225)
2008(9076)
2007(8441)
2006(7451)
2005(6447)
作者
(31047)
(26903)
(25902)
(24668)
(16127)
(12831)
(11525)
(10229)
(9936)
(9323)
(8925)
(8589)
(8336)
(8204)
(8011)
(7897)
(7847)
(7629)
(7440)
(7259)
(6649)
(6481)
(6336)
(6291)
(6216)
(6022)
(5957)
(5806)
(5491)
(5229)
学科
(45763)
(45432)
(42457)
经济(42414)
农业(30759)
管理(30562)
(24483)
企业(24483)
技术(16703)
业经(16066)
地方(13185)
中国(12782)
技术管理(11378)
方法(10817)
农业经济(10266)
(10149)
(9215)
(9099)
农村(9088)
数学(8907)
数学方法(8817)
(8503)
(8256)
土地(7846)
(7804)
(7511)
发展(7506)
(7488)
收入(7353)
(7284)
机构
学院(154222)
大学(144870)
(62356)
经济(60994)
管理(60190)
研究(51931)
理学(51655)
理学院(51134)
管理学(50388)
管理学院(50109)
(46523)
中国(41604)
农业(35098)
科学(32303)
业大(29739)
(29200)
(26035)
中心(25947)
(25737)
(25351)
研究所(23147)
(21441)
农业大学(21303)
师范(21270)
(20860)
(20509)
经济管理(19513)
财经(19434)
(18015)
(17990)
基金
项目(105338)
科学(83530)
研究(82704)
基金(73204)
(63858)
国家(63148)
科学基金(54299)
社会(51895)
社会科(48655)
社会科学(48643)
(46214)
基金项目(40127)
教育(36420)
(36125)
编号(35474)
自然(33045)
自然科(32162)
自然科学(32156)
自然科学基金(31586)
(28258)
(27899)
成果(27447)
资助(26087)
创新(25365)
(25288)
课题(24724)
重点(23817)
(23098)
(22470)
(21802)
期刊
(78834)
经济(78834)
(52775)
研究(43730)
中国(40981)
农业(35833)
学报(22901)
科学(22829)
教育(21574)
业经(20282)
管理(19926)
(18459)
大学(18365)
(17651)
学学(17411)
(17312)
金融(17312)
技术(15785)
农业经济(13523)
农村(13434)
(13434)
问题(11329)
科技(11231)
(10071)
资源(9388)
农村经济(8945)
经济问题(8916)
世界(8833)
经济研究(8784)
技术经济(8569)
共检索到241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中伟  张艳琳  杨广玉  
本文梳理了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实践,总结了相关经验和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考与建议,为耕地产出能力提高提供了借鉴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连续13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近三年连续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不但解决了本省1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600亿斤原粮及制成品,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要求河南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霈珈  吴克宁  赵华甫  
研究旨在提出符合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等要求的吨粮田高标准基本农田选址思路,完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理论体系,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河南温县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基于农用地分等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不同角度的评价成果进行吨粮田耕地质量优势分析。从自然禀赋、基础条件、区域条件3个角度进行吨粮田高标准基本农田选址影响因素分析,并以此建立选址指标体系和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后按照由优到劣,可实现增产潜力空间由大到小的原则,提出吨粮田高标准基本农田选址思路。结果表明:温县选定5 713.3hm2连片的优质耕地建成旱涝保收、生态良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区,保守估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伟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从地方实践来看,保障粮食安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了多元导向思路,包括土地流转导向、基础设施建设导向和土地细碎化治理导向。基于对不同建设思路的比较,发现土地细碎化治理导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产生了较强的经营激励,是具有较强复制性和基层适应性的粮食安全保障路径。以土地细碎化治理为导向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关键是构建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安徽省T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践表明,统分结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体制与行政赋能的村级民主治理机制有助于推动土地细碎化治理导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管理体制层面,统分结合体现为县级政府统筹与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以及县级主管部门赋权基层组织的“双业主”管理模式;在实践运作层面,村级民主治理机制呈现为全过程民主治理,包括社会动员、民主协商和权力社会化3个环节。土地细碎化治理导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保证粮食生产稳定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洪土林  刘桃菊  
建设高标准农田,既是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国变为农业强国的内在需求。然而,这项利国利民的基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种种困境。主要困境农户配合不够充分。一是沟渠、道路难以落地。项目规划设计时,面对规整的设计图,农户都很赞同,但施工时,却因基建占用承包地的份额不同而遭农户阻工,致使沟渠、道路难以落地。二是表土剥离工程难以实施。不少农户担心自家承包地肥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洪土林  刘桃菊  
建设高标准农田,既是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国变为农业强国的内在需求。然而,这项利国利民的基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种种困境。主要困境农户配合不够充分。一是沟渠、道路难以落地。项目规划设计时,面对规整的设计图,农户都很赞同,但施工时,却因基建占用承包地的份额不同而遭农户阻工,致使沟渠、道路难以落地。二是表土剥离工程难以实施。不少农户担心自家承包地肥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琴  李建平  
[目的] 阐释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逻辑,剖析实践困境,探明实现路径,以期为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逻辑主要包括要素整合、空间优化和价值增值三个方面;2)当前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面临资金来源、动力差异、组织效率、实施阻碍、管护效能等五大困境;3)为扎实推进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应积极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投入,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因地制宜推进多目标协同建设、完善全过程组织协调机制、系统优化建后管护。[结论] 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更丰富、目标更多元、内容更广泛、实施更复杂,从基本逻辑、实践困境和实现路径进行全面解析,有利于系统理解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理论研究对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学锋  陈瑶  
改革创新是全域旅游建设的核心与灵魂,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要素。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工作在于以旅游为优势产业的区域,通过改革创新,破除旅游产业发展的障碍,以旅游业引领和促进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旅游业的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全域旅游的新实践,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建国  
据测算,在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高产田约为5.5亿亩,12.7亿亩为中低产田。中低产田比重高,既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农业增产的潜力所在。大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中低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新卫  郧文聚  陈萌  范金梅  程锋  
研究目的:掌握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进展情况,总结各地的经验做法,为当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特别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函调法和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各地在示范区建设中,积极推进"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综合效益,并且积累了宝贵经验、增强了制度供给能力。研究结论: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要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对于当前已经暴露的问题和不足要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卢贵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落实好这一要求,迫切需要创新投融资机制,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从农业综合开发的探索实践来看,这一做法不仅能够显著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又可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江华  洪炜杰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江西省615户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对农户转入农地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农户转出农地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该研究结论稳健;农地细碎化程度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地流转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农地细碎化降低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转入的促进效果,缓解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转出的阻碍效应;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主要提高了承包地规模较大的农户转入农地的概率,促进了劳动力转移程度较低的农户转入农地,抑制劳动力转移程度较低的农户转出农地。因此,应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实施有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同时整合农地,缓解农地细碎化问题,实现农地的连片经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黄敦平   倪加鑫   牛欢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助于推动“粮田”变“良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探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具有长期提升效应,这一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强水资源禀赋、高农业依赖程度的地区及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业用水效率提升效应相对更强。机理分析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渠道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业节水效应也将带来显著的农村节能效应与农民增收效应。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提供一定借鉴与证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术坤   林文声  
鲜有研究系统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流转市场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从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节本增收、农地交易价值提升的传导途径,构建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地流转市场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2020年和2022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10省份50个县(市、区)304个村4264个地块的混合截面数据,定量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流转市场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揭示出不同现实情境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异质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减少了熟人间非市场交易,而且促进了地块租赁约定期限,增加了农地有偿流转的可能性。机制分析结果显示: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通过提升耕地质量水平、节省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收益和提高农地交易价值的方式,促进农地流转市场转型。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对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村庄、自利偏好型的农户,高标准农田建设更有利于促进农地流转市场转型;地权不稳定和外出务工经历弱化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地流转市场转型的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仇大海  吴国华  
广东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经济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然而与此相伴而来的另一个变化却是,这个曾经的粮食生产大省,目前全省粮食自给率仅为32%。尤其东莞等一些改革开放初期还是粮食主产区的珠三角城市,现如今不仅耕地保有量锐减,并且存量耕地的土壤质量令人堪忧。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的情况与广东相类似,一些普遍性问题在中西部地区也有体现,超前出现在广东的一些问题未来其他省份也可能遇到。因此对广东省的情况进行剖析,有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