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7)
- 2023(12525)
- 2022(10349)
- 2021(9530)
- 2020(7851)
- 2019(17515)
- 2018(17315)
- 2017(32159)
- 2016(17850)
- 2015(20013)
- 2014(19948)
- 2013(19558)
- 2012(18216)
- 2011(16669)
- 2010(16890)
- 2009(15903)
- 2008(15902)
- 2007(14857)
- 2006(13401)
- 2005(12259)
- 学科
- 济(70281)
- 经济(70166)
- 业(57049)
- 农(50674)
- 管理(48691)
- 企(35171)
- 企业(35171)
- 农业(33683)
- 方法(23472)
- 业经(22604)
- 制(20805)
- 数学(20187)
- 数学方法(19963)
- 中国(19695)
- 财(19392)
- 学(16511)
- 体(15638)
- 地方(13598)
- 银(13508)
- 银行(13461)
- 行(12954)
- 融(12939)
- 金融(12932)
- 农业经济(12533)
- 发(12255)
- 贸(11817)
- 贸易(11808)
- 易(11491)
- 策(11316)
- 体制(11044)
- 机构
- 学院(259466)
- 大学(256322)
- 济(105265)
- 经济(102912)
- 研究(95448)
- 管理(93812)
- 理学(79548)
- 理学院(78692)
- 管理学(77270)
- 管理学院(76843)
- 中国(75859)
- 农(69389)
- 科学(58698)
- 京(54990)
- 农业(53660)
- 财(51784)
- 所(50319)
- 业大(47351)
- 研究所(45155)
- 中心(44823)
- 江(42708)
- 财经(39256)
- 经(35532)
- 省(34183)
- 北京(34113)
- 院(33996)
- 农业大学(33172)
- 范(32938)
- 州(32776)
- 师范(32460)
- 基金
- 项目(171334)
- 科学(133834)
- 研究(124339)
- 基金(123600)
- 家(110568)
- 国家(109543)
- 科学基金(91648)
- 社会(78208)
- 社会科(73593)
- 社会科学(73573)
- 省(68204)
- 基金项目(64884)
- 自然(59340)
- 自然科(57914)
- 自然科学(57894)
- 划(57212)
- 自然科学基金(56890)
- 教育(55825)
- 编号(50911)
- 资助(49704)
- 成果(42067)
- 重点(39454)
- 部(38265)
- 发(37783)
- 农(37081)
- 课题(36084)
- 制(36036)
- 创(35304)
- 创新(33150)
- 科研(32772)
- 期刊
- 济(128392)
- 经济(128392)
- 研究(77726)
- 农(72963)
- 中国(62838)
- 农业(49084)
- 学报(48853)
- 科学(43353)
- 财(40767)
- 大学(37443)
- 学学(35884)
- 管理(32912)
- 融(31002)
- 金融(31002)
- 教育(27519)
- 业经(26250)
- 业(23560)
- 技术(20771)
- 财经(20131)
- 经济研究(17572)
- 问题(17485)
- 经(17226)
- 版(16814)
- 农村(15531)
- 村(15531)
- 农业经济(15128)
- 业大(14757)
- 世界(14344)
- 农业大学(12924)
- 科技(12129)
共检索到411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国琴 项辛怡 庞云枫
基本形成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之一。文章基于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好"三农"问题这一立足点,认为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是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认为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具有农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农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农村数据市场进一步发展、农产品交易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等特征。文章从激励农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技术;转变思路,拓展关注点,充分激发农村市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促进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探讨高标准农村市场体系的形成机制。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任保平
建设高标准的商品市场体系、要素市场体系、价格体系和市场制度体系是新发展阶段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新要求。新发展阶段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实现高端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完善市场经济信用体系。新发展阶段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需要推动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应形成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活力企业结合的体制机制,以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推动与高标准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制度创新,完善维护市场安全的体制机制,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支撑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适
望向2035年,我国市场体系建设面临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社会向低碳模式转型、经济形态向数字经济演进、产业结构向服务业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经济转向四大趋势性变化。同时,我国市场体系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资本市场不匹配自主创新和知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权益市场建设困难重重,数据确权、交易、保护制度亟须健全等。建议建设支持中长期科技创新的资本和技术市场,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建设服务低碳经济、交易活跃的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健全市场制度;建设服务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数据要素市场,完善市场监管;建设适应产业结构转型与"三新"经济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市场,扩大市场开放。力争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标准市场体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广谦
建设高标准金融市场体系,应该重在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法律和规则。货币市场改革重点在于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利率的形成机制,资本市场改革应以新修订的《证券法》为指引,最紧迫的是加快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实施并确保审核制向注册制转变的有效衔接。同时,需要特别重视完善企业上市退市制度和破产清算机制、建立严格的企业资本补充机制和投资人资产收益保障机制、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金融市场的改革还要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相匹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时红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近日,刘鹤副总理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文,就实现质量发展问题进行深刻阐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市场机制,形成良性竞争,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朝才
我国改革开放是由农村扩展到城市的,但目前城市改革已经走在农村的前头。尤其是在市场体系的构建方面,通过政府机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等,城市政府与市场关系正逐步理顺。农村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改革滞后,乡镇政府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闵耀良
农村市场体系是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结晶。培育、建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农村市场体系 ,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也是适应农业新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描述和剖析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发育、成长的轨迹及其现状 ,对建设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市场体系的目标选择、配套政策和操作路数进行探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兴旺 张利庠
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引领带动下,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进入对接提升的关键阶段。但伴随经济发展的深入,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难题,亟待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市场改革。经过长期调研,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面临的新难题并尝试提出新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农村市场体系 新难题 新思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书田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发源于农村,农业和农村的改革推动了工业和城市改革,这也可以说是又一次“农村包围城市”,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农村改革的最大成就有三:一是家庭承包。家庭承包使亿万农民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从而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二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整个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破除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分割和工农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闯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郝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涵特征,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微观企业行为决策的一般性规律,文章以会计信息质量和绿色金融协同为视角,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市场制度完善、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和高水平市场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重点阐释了会计信息质量与绿色金融在这一系列影响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清 胡琨
在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下,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具有特别意义。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论分析表明,随着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企业在产品市场的市场势力将提升,而在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势力将下降。实证方面,本文整合2010-2021年国家标准文件信息和上市公司数据,以标准国际化为例,分析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推论结果;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决策逻辑变化导致企业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不同变化;标准国际化还使同一行业的企业市场势力的差距缩小;此外,超越标准国际化,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仍然成立,但需要注意标准的质量水平问题。本文结论一方面为论证“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有助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指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企业在不同市场势力变化等其他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常明明 李汉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农村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市场主体呈现多样化,市场类型和流通业态逐步完善,农村市场外部环境也有所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我国仍要进一步培育市场主体,增强流通企业活力,建立和完善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关键词:
农村市场 现状 改革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思琛 任保平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而催生出的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进程中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新经济背景下,建设涵盖商品市场体系、要素市场体系、价格体系和市场制度体系四个部分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核心目标在于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完善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夯实市场体系的制度根基。通过创新型市场主体培育、数字化市场基础设施完善、新型高端要素市场化改革、与新经济相适配的市场环境优化和市场制度体系建设,最终将从根本上扫除制约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各种羁绊梗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华炯
本论文旨在探讨中国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构建建议。本文对此提出的建议包括引入区域差异性指标、优化数据支持、广泛参与主体合作、综合考虑指标关系和科学确定指标权重等。这些建议有望提高高标准农田绩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推动农田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绩效评价指标 体系建设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