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0)
2023(13914)
2022(11849)
2021(10900)
2020(9301)
2019(21113)
2018(21092)
2017(40771)
2016(21940)
2015(24601)
2014(24363)
2013(24466)
2012(22189)
2011(19515)
2010(19436)
2009(17983)
2008(17829)
2007(15620)
2006(13761)
2005(12251)
作者
(63115)
(52324)
(52190)
(49123)
(33539)
(24858)
(23657)
(20489)
(19802)
(18812)
(17917)
(17643)
(16727)
(16541)
(15878)
(15819)
(15712)
(15693)
(14977)
(14903)
(12979)
(12742)
(12576)
(11971)
(11762)
(11672)
(11549)
(11535)
(10456)
(10365)
学科
(93273)
(93017)
经济(92910)
(85188)
企业(85188)
管理(80164)
方法(42988)
数学(33534)
数学方法(33210)
业经(31374)
(28795)
(28689)
技术(22753)
(22038)
财务(21972)
财务管理(21952)
中国(21907)
企业财务(20789)
农业(20627)
理论(17868)
(17823)
(17639)
地方(16772)
(16416)
贸易(16407)
(16405)
(15950)
(15939)
(15431)
环境(13777)
机构
学院(314980)
大学(311350)
管理(134342)
(126738)
经济(123988)
理学(115953)
理学院(114820)
管理学(113255)
管理学院(112663)
研究(96949)
中国(74262)
(66434)
科学(59809)
(57237)
(50397)
(47777)
业大(46764)
(46642)
财经(46056)
中心(44346)
研究所(43245)
(41900)
北京(41649)
农业(39499)
(38211)
师范(37900)
(37869)
经济学(36286)
商学(35925)
商学院(35571)
基金
项目(213966)
科学(169511)
研究(159443)
基金(155475)
(133849)
国家(132638)
科学基金(116246)
社会(100344)
社会科(95155)
社会科学(95128)
(84799)
基金项目(83323)
自然(75552)
自然科(73834)
自然科学(73820)
自然科学基金(72546)
教育(71433)
(69468)
编号(66011)
资助(62979)
成果(51673)
(47419)
重点(46847)
(46404)
(45509)
课题(43671)
创新(43518)
(42711)
项目编号(41531)
国家社会(40813)
期刊
(141763)
经济(141763)
研究(89780)
中国(57561)
管理(53051)
(46261)
(46097)
学报(44749)
科学(43114)
大学(34384)
农业(32796)
学学(32309)
技术(31617)
教育(31568)
业经(25704)
(24352)
金融(24352)
财经(22256)
经济研究(21414)
(19240)
图书(19180)
(19078)
技术经济(18898)
问题(18088)
科技(16421)
现代(16145)
理论(15415)
商业(14925)
财会(14483)
实践(14065)
共检索到459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智  陆善勇  
集聚经济理论中将"集聚"界定为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群集,是经济活动者为获得某些优势条件或利益而向特定区域聚集的过程。从狭义范围来说,园区企业的集聚是企业进入园区进行生产、服务等经营活动的过程;广义上是企业为了追求区域性要素的融合、协同和集成而在园区中从事经营生产,完成园区投入、吸纳获取、利用增值和反哺循环等行为,从而推动园区和企业的协同发展的系列活动之总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后,高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延荣  
本文通过建立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形成条件的理论模型,分析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形成过程中高新技术创业者和政府的行为,提出创业企业数量和政府获得的创业收益必须达到一定水平等两个创业机制形成的必要条件,并分析了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形成的社会文化条件,即市场经济基础、创新文化氛围以及文化开放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国强  李友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剑峰  李自杰  武亚军  
如何克服外来者劣势、提高国际竞争力一直是国际商务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组织生态理论和制度理论,提出两点假设:(1)外资企业所处区域市场的竞争密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资企业的生存;(2)基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要素能够帮助外资企业缓解竞争压力、提高生存机会。本文针对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的外资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外资企业所处区域的竞争密度越大,其退出概率越高;与此同时,同类企业数量和企业年龄等合法性要素能缓解竞争密度对外资企业生存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外资企业的投资决策和选址决策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延荣  
本文认为,中国特色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应该包括以人为本,倡导企业家精神;鼓励创新和创业,宽容和理解失败;鼓励人才有序流动,推崇竞争合作;以创新和创业作为目标,享受工作乐趣;注重团队精神,善于学习。我国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文化的形成,主要动因在于创新和创业活动的推动、创业社会利益的驱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国外创业文化的示范效应。文章提出,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文化的构建有赖于形成一种内在和外在的机制,即创业文化驱动机制、创业文化导向机制和创业文化传播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兵  
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方法从微观视角研究企业入驻高新区的实际效应,研究发现,(1)在控制样本的选择性偏误后发现,企业入驻国家级高新区能够有效提升其自身创新绩效,且结果稳健;(2)相比省级高新区,入驻国家级高新区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3)高新区政策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企业异质性,成长期、小规模、民营的东部企业从"入驻行为"中获益最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思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不足日益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能源效率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提出产业聚集、人力资本对企业能源效率影响的理论假说基础上,利用江苏高新技术企业微观数据,检验了产业集聚、人力资本对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结果显示,产业集聚、人力资本对企业能源效率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在"低创新强度企业组"明显大于在"高创新强度企业组"。据此,本文提出了促进企业能源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勤   王光辉  
高新技术企业是城市创新的重要载体,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高学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程度越高,高学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就越显著;高新技术企业集聚通过提高个人收入增强高学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但同时也通过降低购房能力抑制高学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异质性检验发现: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高学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高学历流动人口存在挤出效应。因此,可以通过制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专项激励政策、增加高学历流动人口的福利待遇和配套补贴、提升非中心城市和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等方式,减少高学历人才流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宣烨  宣思源  
在提出产业聚集、技术创新途径对企业出口影响理论假说的基础上,文章利用江苏高新技术企业数据,试图揭示产业集聚、技术创新途径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对企业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相对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二次创新,自主创新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居于产业集群内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获取集聚效应从而引致出口能力的提升,集群内企业获取集聚效应的前提是能够融入产业集群式生产分工网络,或是融入产业集群产业链与产品链。据此,文章提出了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以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德洪  罗永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产业链条。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传统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存在产业缺乏特色、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和分工、园区内欠缺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等问题。因此,整合园区内企业群,完善园区产业链,并使之能与园区外部产业对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新产业园区完成二次创业的关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燕  孙超  
高端制造业服务化、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同地协同集聚是否可以有效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门限回归等实证研究发现:在正负外部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型;从产业异质性看,高新技术产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最优水平会更晚进入拐点,且跨过门限值后,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负效应更小;从地区差异性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倒U型关系的后半段,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拥挤效应开始显现;从影响过程看,协同集聚初期的成本积累,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产业间的技术创新、规模效率改进等方面的潜能,现阶段产业协同集聚对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水平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因此,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应充分利用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打破行政地区束缚,各地根据区位优势选择产业发展方向,政府需对企业环境治理成本予以适当弥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吉峰  周敏  
大学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大学科技园区产业化程度较低、技术扩散与市场化进程缓慢,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后劲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在高新技术园区培育创新网络,构建以信息与契约为主的创新网络主体间的联结机制,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推动高新技术园区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蔚垚辉  
高新技术企业足我国进行产业结构凋整、提高经济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水平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势,而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把握机遇、发展自己,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众多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中,人力资本一定是重要的因素。那么,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人力资本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有多大呢?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蔚垚辉  
高新技术企业足我国进行产业结构凋整、提高经济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水平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势,而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把握机遇、发展自己,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众多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中,人力资本一定是重要的因素。那么,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人力资本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有多大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延荣  
一、高新技术园区的文化创新战略的基本内涵 1、文化创新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我国高新技术园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以创新为主旋律的 创新文化,但从世界高新技术园区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创建具有我国高技术园区特色的创新文化和创业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