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8)
- 2023(9759)
- 2022(7768)
- 2021(6927)
- 2020(5984)
- 2019(13031)
- 2018(13064)
- 2017(24020)
- 2016(13044)
- 2015(14670)
- 2014(14889)
- 2013(14321)
- 2012(13153)
- 2011(11128)
- 2010(11941)
- 2009(11585)
- 2008(11301)
- 2007(10442)
- 2006(9302)
- 2005(8860)
- 学科
- 业(76192)
- 企(72661)
- 企业(72661)
- 管理(58813)
- 济(57399)
- 经济(57311)
- 业经(25833)
- 财(23543)
- 方法(23101)
- 农(20858)
- 技术(20651)
- 务(18884)
- 财务(18853)
- 财务管理(18787)
- 企业财务(17796)
- 农业(15609)
- 制(15262)
- 数学(14634)
- 数学方法(14533)
- 中国(14423)
- 体(13597)
- 策(13206)
- 理论(12994)
- 划(12563)
- 审计(12174)
- 技术管理(12171)
- 企业经济(12004)
- 和(11859)
- 经营(11369)
- 体制(10843)
- 机构
- 学院(192624)
- 大学(184224)
- 济(80131)
- 管理(78770)
- 经济(78541)
- 理学(66606)
- 理学院(66051)
- 管理学(65288)
- 管理学院(64926)
- 研究(59324)
- 中国(49441)
- 财(40559)
- 京(40334)
- 农(34965)
- 科学(34538)
- 江(32887)
- 财经(31184)
- 所(30486)
- 经(28144)
- 业大(27708)
- 中心(27482)
- 农业(27455)
- 研究所(26588)
- 州(25014)
- 北京(24539)
- 商学(23474)
- 商学院(23278)
- 技术(22773)
- 财经大学(22534)
- 经济学(22517)
- 基金
- 项目(119781)
- 科学(95477)
- 研究(90654)
- 基金(86213)
- 家(74227)
- 国家(73467)
- 科学基金(64857)
- 社会(57846)
- 社会科(54892)
- 社会科学(54876)
- 省(49890)
- 基金项目(45519)
- 自然(41225)
- 教育(40739)
- 自然科(40269)
- 自然科学(40259)
- 自然科学基金(39593)
- 划(39258)
- 编号(36896)
- 资助(34054)
- 业(32514)
- 创(29379)
- 成果(28789)
- 重点(26690)
- 创新(26520)
- 部(26104)
- 发(25955)
- 课题(25625)
- 制(24597)
- 国家社会(23702)
共检索到308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熹
今年本所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资格后,近两个月时间里,本人接洽并进行初步风险评估的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的共有15家企业。截至目前,经过初步业务活动进入现场审计已经有4家,最终认定出具了专项审计报告的有1家。本文结合审计中遇到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倪冠民
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程序与会计师事务所实施专项审计的前期工作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对认定与申请享受税收政策的有关程序进行了明确。具体包括:认定、复审、申请享受税收政策。而认定程序包括:自我评价、注册登记、准备并提供材料、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强 张旭丽 孙志梅
本文从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审计师监督和执业能力分析了该专项审计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借鉴三权分立思想,从审计监督体系重构、充分发挥社团和媒体监督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的作用、细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标准并强调职业判断能力等角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国家的优惠政策真正惠及到应该扶持的企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齐飞
中注协于2008年11月12日发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以下简称《审计指引》),在《审计指引》的具体指导下,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已开始大量承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以下简称认定专项审计)业务,认定专项审计工作顺利推进。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在认定专项审计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进行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邹子霖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的发布与实施,为注册会计师从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提供了具体规范。本文拟介绍一下注册会计师在各业务阶段需遵循的一些具体要求。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建军
2007年3月16日我国颁布了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统一执行15%的税率,但并没有规定具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2007年12月6日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93条规定了有望享受这两项优惠的企业必须符合的条件,更为具体的标准则于2008年4月14日由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认定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进行了细化,7月份相关部门又下发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认定《工作指引》),其中规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必须委托经备案的中介机构对其研究开发费用及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进行专...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魏先锋
坚持自主创新、促进科技进步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为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所得税税收优惠。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8年4月14日联合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注册会计师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提供审计服务,申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建林
随着我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每年评审认定数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有力推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新动能的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是注册会计师行业一项重要的业务领域,是行业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必须不断提升专业胜任能力,熟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近两年来,针对如何正确把握2016年新修订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中有关审计工作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建林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受托办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由于被审计单位委托审计的技术研究开发费用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在合规性、真实性、相关性界定方面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作出决策。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过程中,对不确定事项运用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从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专业胜任能力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叶显根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开展五年来,在服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体现国家扶持政策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认定和复审工作的经常化和参与其中企业数量、类型的扩大,一些政策理解上的差异和规定本身的不完善,也一直困扰着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并影响其与有关方面的配合,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丁珍珍
继2008年4月14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出台后,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于2008年7月印发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的一些测度指标进行了具体规定,包括对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构成项目的详细规范。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保证执业质量,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需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于2008年11月发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以下简称专项审计指引)。上述两个指引为注册会计师在开展高新技术认定专项审计工作中提供了技术规范和实务指导,但在专项审计实...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臧秀清 李佳 许楠
在提出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认定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进行了选择,并通过实证对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认定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吉聚,乔久成
《企业单位基本情况表》处理的几点体会高吉聚,乔久成1993年以来,吉林省通化市统计局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要求及省局的布署,较好地完成了各年的统计调查单位清查与复查工作。实践证明,搞准101表,建立规范和完善的统计调查单位名录库,对于处理好其它报表.发挥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郭新宁
全面预算管理已逐渐演化成为企业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和途径,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晋西机器工业集团按照兵器集团公司"总体规划、统一模式、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自上而下地组织推进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强化预算考核评价,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瑞宝 李伟干
目标管理(Managernent By Objectives)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方式。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目标管理提倡人人参与管理,力图实现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一致。目标管理对于提升企业业绩、开发培养人力资源以及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极为有效,其价值已经为许多企业所认同。实行目标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并稳步扩大经营成果具有极现实的意义。然而实际运作中许多企业尽管在推行MBO时初期决心很大,推广中也尽了极大的努力,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笔者在从事企业管理咨询过程中发现主要原因在于推行者对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