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48)
2023(17710)
2022(14703)
2021(13830)
2020(11763)
2019(26502)
2018(26148)
2017(49573)
2016(26482)
2015(29662)
2014(28823)
2013(28421)
2012(25612)
2011(22851)
2010(22748)
2009(21193)
2008(21141)
2007(18819)
2006(16420)
2005(15092)
作者
(71018)
(59495)
(59252)
(56205)
(37828)
(27921)
(26735)
(22952)
(22438)
(21035)
(20229)
(20032)
(18919)
(18689)
(18372)
(18122)
(17723)
(17158)
(17099)
(16947)
(14631)
(14241)
(14161)
(13603)
(13382)
(13184)
(13139)
(12859)
(11697)
(11638)
学科
(113250)
经济(113097)
(105983)
管理(97445)
(96148)
企业(96148)
方法(51978)
数学(42617)
数学方法(42171)
(39723)
业经(33826)
(32973)
中国(30940)
(28512)
财务(28461)
财务管理(28416)
企业财务(27082)
(27002)
技术(24711)
农业(22750)
(20869)
贸易(20852)
(20400)
(19889)
(19361)
理论(19150)
(18890)
(18868)
(18286)
银行(18264)
机构
学院(371894)
大学(369092)
(165366)
经济(162546)
管理(153709)
理学(132303)
理学院(131106)
管理学(129321)
管理学院(128593)
研究(118096)
中国(96403)
(79623)
(76485)
科学(65101)
财经(62806)
(57352)
(56265)
(55116)
中心(55101)
(53525)
经济学(51006)
研究所(50144)
业大(48709)
北京(48063)
财经大学(46765)
经济学院(45981)
(43034)
商学(42910)
(42792)
商学院(42529)
基金
项目(244277)
科学(197476)
研究(183377)
基金(182662)
(156577)
国家(155290)
科学基金(137199)
社会(121688)
社会科(115704)
社会科学(115679)
基金项目(95985)
(93248)
自然(86476)
自然科(84608)
自然科学(84590)
教育(84032)
自然科学基金(83195)
(77647)
资助(74050)
编号(72083)
成果(57119)
(56218)
(55996)
重点(54270)
(51754)
国家社会(51739)
创新(51624)
(50971)
教育部(49635)
课题(49004)
期刊
(181275)
经济(181275)
研究(111443)
中国(75242)
(67296)
管理(64182)
(49146)
科学(49003)
学报(46491)
大学(38323)
技术(36950)
(36549)
金融(36549)
学学(36278)
教育(35129)
农业(33933)
财经(32275)
业经(29433)
经济研究(29380)
(27817)
问题(23321)
技术经济(21812)
(21488)
(20052)
财会(19202)
世界(18863)
现代(17892)
统计(17787)
国际(17714)
会计(17643)
共检索到561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窦钱斌  孙美露  王菲瑶  黄烨菁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作为中国特定的产业政策,对企业研发活动和创新策略具有重要影响。在区分企业技术研发阶段和技术转化阶段创新效率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14 156个微观样本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样本企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反事实估计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对技术研发阶段和技术转化阶段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政策对上市公司技术研发阶段的创新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对技术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抑制效应;政策对不同企业主体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中,对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以及未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影响更显著;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长期负债两条路径影响企业技术研发阶段的创新效率,同时政策也引致企业研发投入挤占营业成本、广告支出等经营费用,进而抑制企业技术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雷根强  郭玥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经济新常态下最重要的创新驱动来源主体,受到了政府越来越多的重点扶持。本文基于2008年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综合运用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专利申请数据及资质认定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系统地评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微观政策效应。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会对其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特别是实质性创新都有显著正向激励。认定政策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实质性创新都有显著激励效应,相比实质性创新,其对国有企业策略性创新的额外激励效应更强,而对民营企业策略性创新影响不显著。认定政策对处于成长期和高管团队有研发背景企业的实质性创新产出有更强的额外激励效应。进一步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认定政策可通过税收优惠和创新补助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带给企业积极的政府认证信号传递,从而吸引更多外部投资和技术合作,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本文认为:应不断完善和规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标设计,在创新政策制定时要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企业为主导,重在发挥政府支持有限社会资源向企业科技创新配置的引导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磊  段云龙  覃大嘉  周礼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外部环境充满动荡性和不确定性,创新质量的提升是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利用2013—2019年387家中国A股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技术搜寻—吸收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关系机理。研究得出:技术搜寻宽度和技术搜寻深度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均呈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平衡型技术搜寻显著正向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吸收能力在技术搜寻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关系中具有异质性的中介传导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丰富和深化了技术搜寻和吸收能力对创新质量影响机理的研究,同时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战略决策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玲玲  
本文以2005-2014年的中国A股民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及政治关联对其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显著激励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且这种激励效应只存在于非家族企业、2008年后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认定前无税收优惠的企业中。进一步的检验发现,政治关联显著正向调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且这种调节效应只存在于政府干预较多、金融发展水平低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低的地区。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正式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依然存在企业谋求政治关联的寻租行为,且政治关联依然发挥着重要的资源获取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玲玲  
本文以2005-2014年的中国A股民营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及政治关联对其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显著激励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且这种激励效应只存在于非家族企业、2008年后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认定前无税收优惠的企业中。进一步的检验发现,政治关联显著正向调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且这种调节效应只存在于政府干预较多、金融发展水平低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低的地区。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正式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依然存在企业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见丽  
本文以中国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参与并不能为高新技术企业带来更多技术创新资源,也不能促使高新技术企业创造更多技术创新成果和效益,风险投资未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这一结论与利用创业板的融资功能,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初衷不符。为了提升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创业板监管当局应当以技术创新和成长性为尺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创业板发行审核、保荐、新股询价、股票禁售以及退市等制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红建  曹瑜强  杨庆  杨筝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红建  曹瑜强  杨庆  杨筝  
本文基于我国金融资本超额回报率的事实,在市场套利分析框架下实证检验实体企业金融化是抑制还是促进了企业创新?控制内生性后检验结果发现,整体上,实体企业金融化挤出了企业创新,对于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的两类公司,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套利动机越强的企业,金融化挤出企业创新效果越显著,而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套利机会越少,且套利机会成本越高,因而金融化挤出企业创新显著性越弱。从生产率来看,实体企业金融化并没有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从经济后果来看,实体企业金融化却显著提升了下一期经营业绩。进一步检验还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挤出企业创新存在拐点,当实体金融化程度超过23%时,两者之间逐渐开始呈现正相关关系,表现为一种"促进效应"。综上可知,由于过去我国金融资本超额利润率的事实,实体企业通过对金融资产投资以分享金融业的高额利润,表现为一种市场套利行为。虽然短期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但从长期来看,实体企业金融化套利动机会显著抑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许玲玲  
以2005-2014年中国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不同制度环境下该激励效应的差异。结果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显著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而且在政府干预较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及中介组织发育程度较低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更加显著。结果表明,在我国制度环境落后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安排,有助于减少落后制度对企业创新的阻碍作用,帮助企业获得创新资源,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兰飞  田琳  
文章从产权异质的角度,运用DEA的BC2模型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比较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产权性质会影响到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都低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葛淳棉  郭皑馨  雷倩华  姜军辉  
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PSM-DID)方法,实证分析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对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及其潜在机理。研究发现,上市能够显著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且这一重要促进作用在知识产权保护相对完善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此外,相关分析也显示,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声誉是上市影响企业持续创新的重要途径。这一结论深化了对企业持续创新前因与企业上市综合效应的理解,并为正确评估上市实践对企业未来创新表现的积极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长生  孔令文  
文章基于A股2006-2015年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以研发资金投入与固定资产投资之比衡量企业创新投入,运用断点回归方法考察了我国企业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是否激励了企业创新。对所有样本、制造业样本和分不同性质最终控制人、分年份、分地区样本进行的简单断点回归与加入不同类型协变量的回归结果均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并没有显著激励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据此,从政策制定、执行及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长生  孔令文  
文章基于A股2006-2015年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以研发资金投入与固定资产投资之比衡量企业创新投入,运用断点回归方法考察了我国企业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是否激励了企业创新。对所有样本、制造业样本和分不同性质最终控制人、分年份、分地区样本进行的简单断点回归与加入不同类型协变量的回归结果均显示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并没有显著激励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据此,从政策制定、执行及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向荣  
高新技术企业的制度创新应借鉴外国现代企业管理中先进的管理经验 ,引入期权制 ,创建信息共享、知识共享的学习型组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同斌  
本文选取2007~2010年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分层次高新技术企业绩效中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差异化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绩效水平的提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各分位绩效的影响逐渐增大。资产负债率代表的企业经营风险程度和现金流量一直显著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绩效,并且资产负债率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绩效低分位数的影响小于对绩效高分位数的影响。此外,规模因素仅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高分位绩效有显著负影响,绩效越好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规模的制约作用越大。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应提高股权集中度,降低资产负债率,将规模保持在合理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