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5)
2023(8324)
2022(6702)
2021(5981)
2020(5109)
2019(11125)
2018(11006)
2017(20925)
2016(10755)
2015(11661)
2014(11528)
2013(11544)
2012(10270)
2011(8757)
2010(9049)
2009(8668)
2008(8924)
2007(8331)
2006(7295)
2005(6784)
作者
(30037)
(25263)
(25195)
(23360)
(16169)
(11760)
(11127)
(9614)
(9293)
(9160)
(8484)
(8423)
(8245)
(7849)
(7646)
(7605)
(7501)
(7296)
(7197)
(7121)
(6160)
(6145)
(6030)
(5768)
(5749)
(5631)
(5518)
(5385)
(5064)
(4805)
学科
(75864)
(73233)
企业(73233)
管理(55765)
(52215)
经济(52158)
业经(25520)
技术(21949)
方法(21870)
(20604)
(18642)
(17814)
财务(17804)
财务管理(17798)
企业财务(16878)
农业(14463)
数学(14148)
技术管理(14128)
数学方法(14094)
(12433)
(12138)
企业经济(12089)
理论(11706)
(11386)
中国(11375)
经营(11297)
(11191)
(9608)
决策(8979)
体制(8701)
机构
学院(161648)
大学(152887)
管理(72831)
(72328)
经济(71192)
理学(62302)
理学院(61856)
管理学(61387)
管理学院(61075)
研究(44846)
中国(37887)
(33127)
(31251)
财经(26056)
(26053)
科学(24651)
(24543)
(23570)
商学(22065)
商学院(21885)
业大(21242)
(21221)
中心(21129)
经济学(20576)
(20123)
经济管理(20078)
北京(19292)
农业(19112)
财经大学(18845)
研究所(18660)
基金
项目(102000)
科学(83776)
研究(79091)
基金(74859)
(63095)
国家(62447)
科学基金(57104)
社会(52677)
社会科(50209)
社会科学(50199)
(42772)
基金项目(40130)
自然(35586)
自然科(34871)
自然科学(34866)
教育(34760)
自然科学基金(34374)
(33107)
编号(31118)
(30506)
(29715)
资助(28344)
创新(26512)
(22864)
成果(22858)
(22375)
(22316)
重点(22315)
国家社会(21820)
课题(20848)
期刊
(85002)
经济(85002)
研究(46329)
管理(35098)
中国(33032)
(30787)
(23836)
技术(20413)
科学(19508)
农业(16865)
业经(16840)
学报(16012)
教育(13897)
(13789)
金融(13789)
大学(13613)
财经(13511)
技术经济(13430)
学学(13120)
经济研究(12865)
(12266)
(11844)
科技(10989)
财会(10652)
问题(10329)
现代(9686)
商业(9115)
会计(8723)
世界(8410)
经济管理(8399)
共检索到245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昌权  邹懿  
商誉是企业所拥有和控制,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的无法具体辨认的资源。自创商誉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不需要一次性支付任何款项给某人的能使企业获得未来超额盈利的无形经济资源。自创商誉是由企业或个人创造的,与特定主体相联系,不能脱离主体而单独存在。目前,由于自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喻小明  
自创商誉是否应在会计实务中予以确认、计量及披露是整个商誉会计中争议较大的问题。本文明确了自创商誉确认的理由,阐述了自创商誉计量的理论基础,探讨了历史成本法下自创商誉计量的可能性及方法,分析了目前企业自创商誉披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了改进企业自创商誉披露的办法。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宋慧  刘银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晓平  
通过对学术界存在争议的两种自创商誉估价方法进行了评析,认为运用超额收益法得出的商誉价值更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桂英  张梦婉  
高新技术企业要发挥其对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必然面临增长与投融资的问题。那么,如何处理好增长速度与投融资的关系,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有待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引入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差异指标,从增长速度角度出发,以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将样本企业分为高增长组和低增长组,采用统计分析法研究两组企业增长速度与投融资行为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了两组企业增长速度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挖掘了促进增长有效性的因素,旨在为高新技术企业更好地审视自身发展速度,进行相应投融资决策提出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云端  
本文采用2009-2012年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实证分析了高管持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高管持股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持股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显著高于高管未持股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研发投入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持股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说明,高管持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研发投入中的代理问题,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而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文浩  张杰  
研究政府减税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使用2008—2014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数据,运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并结合有效工具变量,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企业创新是否存在门限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企业创新存在一个大小约为6.500的"规模阈值",15%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会促使高新技术企业的减税规模超过"规模阈值",导致企业创新水平内卷化;第二,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低研发强度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高研发强度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强,尤其对员工物质激励水平和技术改造能力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减税规模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加突出;第三,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欠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对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大。政府应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减税规模设置一个上限,且所得税优惠税率应结合企业研发强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浮动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云萍  
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本质特征,它是高新技术企业保持强劲竞争力的关键,所以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问题的解决对策作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逯东  林高  杨丹  
基于政治关联视角,本文以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政府补助、研发支出和市场价值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创业板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没有有效地将政府给予的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上,政治关联尽管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政府补助,但却反而削弱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未能带来企业市场价值的提高,政府资源的配置存在严重的失效。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勇  
商誉是企业拥有的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我国会计准则只确认外购商誉,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本文结合商誉的本质,探讨了自创商誉确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对自创商誉进行计量的具体方法,以期为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冬荣  李瑞兰  
随着企业并购、改造、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活动的不断深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 ,有关商誉的会计问题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现行的会计实务中 ,只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新的经济环境和会计计量技术发展的共同推动下 ,自创商誉确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自创商誉计量模式的选择作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樟生  
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以及后续确认是商誉会计中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对企业自创商誉的构成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确认自创商誉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了自创商誉的根本来源——企业各种资源"光合作用"的结果,它是企业综合能力的体现。进而从财务指标的角度分别构建了企业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和盈余质量评价体系,并分别运用这两个体系生成的"光合作用修正系数"和"企业盈余质量修正系数"对企业自创商誉的现有计量方法进行了修正,使修正后的自创商誉数值更具客观性和可靠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贺军  
初期的商誉主要指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有利条件。到19世纪末,英国学者又将商誉定义为"一个企业由于其顾客所持的好感并可能继续光顾和支持而得到的利益和好处"。在20世纪,随着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外购商誉问题已得到会计学界的普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菁  
商誉包括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自创商誉是外购商誉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但现行的会计准则基于可靠性和稳健性的考虑,只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因此有人对会计信息的失真性提出了质疑,使得会计界不得不重新确定一些新的会计确认标准及会计计量基础。这为我们解决包括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准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惠莹  
一、自创商誉的确认(一)自创商誉确认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相关性原则。新经济时代,有形实物资产是企业生产的核心,自创商誉的确认与否,对企业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在现在的高新技术企业中,自创商誉已经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据很大的比例。由此可知,只有对自创商誉确认,向报表使用者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才能对经营者正确报告受托责任的要求给予满足,才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