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7)
2023(16543)
2022(13875)
2021(12608)
2020(10708)
2019(24098)
2018(23732)
2017(45736)
2016(24780)
2015(27730)
2014(27547)
2013(27285)
2012(25404)
2011(22928)
2010(23571)
2009(22285)
2008(22496)
2007(20643)
2006(18315)
2005(16981)
作者
(72425)
(60789)
(60461)
(57386)
(38875)
(29134)
(27546)
(23466)
(22737)
(21902)
(20538)
(20207)
(19495)
(19328)
(18950)
(18623)
(18167)
(18047)
(17824)
(17490)
(15174)
(15028)
(14867)
(13872)
(13757)
(13636)
(13579)
(13572)
(12245)
(12211)
学科
(116007)
经济(115888)
(99432)
(88900)
企业(88900)
管理(86560)
方法(48328)
数学(38813)
数学方法(38519)
(35071)
(34033)
业经(33990)
中国(29588)
(25925)
财务(25884)
财务管理(25846)
地方(25157)
企业财务(24611)
农业(23980)
技术(23511)
(22609)
(20326)
贸易(20313)
(19687)
(19380)
理论(18730)
(17961)
(17742)
(17470)
(17091)
机构
学院(366434)
大学(358894)
(155344)
经济(152227)
管理(143987)
理学(122424)
理学院(121163)
研究(120336)
管理学(119445)
管理学院(118739)
中国(94226)
(75636)
(73571)
科学(71264)
(62207)
(61604)
(57829)
财经(57636)
中心(55504)
研究所(54956)
(52078)
业大(51810)
农业(48728)
北京(47858)
经济学(46451)
(46061)
(44967)
师范(44516)
(42824)
财经大学(42218)
基金
项目(230026)
科学(182109)
研究(170760)
基金(166065)
(143007)
国家(141684)
科学基金(122968)
社会(109185)
社会科(103618)
社会科学(103590)
(92598)
基金项目(87518)
自然(78208)
教育(78191)
自然科(76438)
自然科学(76417)
(75889)
自然科学基金(75127)
编号(70263)
资助(67817)
成果(56152)
(53617)
重点(51512)
(51082)
(50616)
课题(48173)
创新(47022)
(46675)
国家社会(44613)
科研(43794)
期刊
(182613)
经济(182613)
研究(107856)
中国(74203)
(61983)
(58749)
管理(58578)
学报(51258)
科学(49688)
农业(39947)
大学(39085)
(37428)
金融(37428)
教育(37150)
学学(37114)
技术(36100)
业经(32409)
财经(29477)
经济研究(28234)
(25401)
问题(23764)
(23558)
技术经济(22067)
(19359)
商业(18235)
财会(17966)
现代(17813)
世界(17430)
国际(16894)
统计(16861)
共检索到562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富碧  范波  孟卫东  
充足的研发投资对于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背景下,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对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条件下的研发投资不足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当高管人员从充足研发投资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从研发投资不足中获得的收益时,高管人员的策略最终收敛到充足研发投资。当高管人员从研发投资不足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从充足研发投资中获得的收益时,高管人员的策略演化稳定均衡最终收敛到研发投资不足。股东的策略选择演化稳定均衡受到高管人员策略选择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娄皎虹  章一清  朱惠芹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运用统计分析及回归分析方法,对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激励实施的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洪峰  
基于对中关村园区内企业的调查,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授予对象、激励形式、激励规模、业绩考核指标、行权价格等激励要素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企业对股权激励在提升公司业绩、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吸引与留住人才等方面有较高的满意度;(2)股权激励设计中存在业绩指标短期化、用足政策空间的问题;(3)政府的数量型监管与税收政策制约了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本文建议:完善信息披露,打击业绩操纵;转变数量型监管模式,简化股权激励审批流程;提升税收政策与股权激励的协调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藏莹慧  孙长江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技创新愈受关注,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重点行业。为了确保我国股权激励机制的效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文章针对我国企业发展实际,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研究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有正向影响关系的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珩  万佳庆  
以2006—2015年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Logit模型,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对样本进行匹配,研究了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对其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珩  万佳庆  
以2006—2015年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Logit模型,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法对样本进行匹配,研究了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对其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逸轩  雷韵文  
本文以2003年至2007年度披露了R&D支出的623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股权结构、高管激励与研发投资的相关性及其对研发投资的综合作用。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对R&D支出显著正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公司,国有控股的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更缺乏动力;高管持股与R&D支出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能够促进高管持股对研发投资的正向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肖飞  张摄  李欣  
本文选取了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大华股份和远光软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采用相同股权激励方式下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的影响,并对这两家公司作对比研究,得出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使用股权激励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给股东带来更大收益。但是,如果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不合理,这样不仅不会给公司带来收益的增加,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给企业造成损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管军  申兵  邓九生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高值人力资本集中的企业组织,其核心人员的有效激励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极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逐渐引入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已初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借鉴现有股权激励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股权激励方案若干环节的建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套适合于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人员的股权激励方案,从而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传喜  赵讯  
本文选定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85家高新技术企业2011-2014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构建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从微观角度对我国财税政策激励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税收优惠与政府补助均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且两种政策工具之间具备协同效应。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强  
在考察组织冗余对企业研发投资影响的基础上,检验了股权激励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组织冗余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促进作用,相较于已吸收冗余,未吸收冗余的研发促进作用更强,但两者数量关系形成的冗余结构的偏离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投资;股权激励能够缓解冗余资源利用中的代理问题,不仅显著强化了不同类型组织冗余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还有效缓解了冗余结构偏离对研发投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组织冗余与研发投资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主要存在于激励模式为股票期权、激励力度较大和激励期限较长的样本组中。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组织冗余的相关研究,为提高组织冗余的利用效率提供了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颖雯  万迪昉  
文章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的问题,提出股权授予数量受到研发人员人力资本认定、外部市场不确定性、研发人员公平偏好和风险规避倾向等因素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委托—代理模型,对模型求解的过程中,分析了上述因素对研发人员最优股权激励契约中股权授予数量的影响,为企业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提供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应志为  李全亮  
分别对我国深沪上市的高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公司2007年至2012年高级管理人员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在传统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显著有效,而在高新技术产业效果不显著。该情况与高新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中高管持股结构分散、资产规模偏小、资产负债率低、短期市盈率高以及国有企业占比较高有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巩娜  
以2008~2011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3SLS回归分析以及DID模型,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能够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而高科技行业的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能够加强这种正向影响;对于股权激励具体方案的分析表明,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与研发投入有弱相关关系,行权条件当中非财务指标的使用对于企业研发投入有正向影响,但是相对绩效指标的使用则对于研发投入有抑制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夏芸  唐清泉  
本文以2005~2006年披露了研发支出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支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高管股权激励越大,研发支出越多;公司资源的富余水平越高,高管股权激励对于研发支出的影响越显著;公司的业绩较好,高管股权激励对于研发支出影响越显著。此外,高成长性的公司有更强的动机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来创造成长机会;公司的负债水平越高,研发支出越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