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27)
- 2023(18092)
- 2022(14868)
- 2021(13650)
- 2020(11357)
- 2019(25772)
- 2018(25439)
- 2017(48231)
- 2016(26021)
- 2015(29083)
- 2014(28456)
- 2013(27855)
- 2012(25474)
- 2011(23010)
- 2010(23797)
- 2009(21978)
- 2008(22011)
- 2007(20275)
- 2006(18295)
- 2005(17004)
- 学科
- 济(115787)
- 经济(115663)
- 业(98740)
- 管理(89821)
- 企(88902)
- 企业(88902)
- 方法(45921)
- 数学(36033)
- 数学方法(35386)
- 业经(35291)
- 农(33280)
- 中国(32502)
- 财(32301)
- 地方(25496)
- 技术(25495)
- 农业(23369)
- 制(23219)
- 理论(22703)
- 务(22689)
- 财务(22622)
- 财务管理(22582)
- 企业财务(21376)
- 贸(19964)
- 贸易(19941)
- 易(19296)
- 和(19228)
- 策(19010)
- 学(18592)
- 银(18529)
- 银行(18493)
- 机构
- 学院(369915)
- 大学(363527)
- 济(153799)
- 经济(150635)
- 管理(146264)
- 理学(124152)
- 理学院(122854)
- 研究(121180)
- 管理学(120579)
- 管理学院(119882)
- 中国(96102)
- 京(77970)
- 财(72961)
- 科学(71179)
- 所(60918)
- 江(60167)
- 农(59247)
- 财经(56246)
- 中心(56115)
- 研究所(54152)
- 业大(51220)
- 经(50855)
- 北京(49661)
- 州(48011)
- 范(47387)
- 师范(46921)
- 农业(45748)
- 经济学(45671)
- 院(43967)
- 技术(41470)
- 基金
- 项目(234607)
- 科学(187022)
- 研究(176024)
- 基金(169014)
- 家(146016)
- 国家(144679)
- 科学基金(126462)
- 社会(112422)
- 社会科(106706)
- 社会科学(106679)
- 省(94897)
- 基金项目(88031)
- 教育(81733)
- 自然(80218)
- 自然科(78546)
- 自然科学(78532)
- 划(77481)
- 自然科学基金(77187)
- 编号(71873)
- 资助(69093)
- 成果(57728)
- 发(54341)
- 创(54021)
- 重点(52606)
- 部(50852)
- 课题(50545)
- 创新(49613)
- 国家社会(46384)
- 业(46280)
- 制(44481)
- 期刊
- 济(182352)
- 经济(182352)
- 研究(113031)
- 中国(85515)
- 管理(63932)
- 财(60773)
- 农(55610)
- 学报(51231)
- 科学(50175)
- 教育(48085)
- 大学(40453)
- 技术(39535)
- 农业(37951)
- 融(37616)
- 金融(37616)
- 学学(37551)
- 业经(32139)
- 经济研究(28647)
- 财经(28448)
- 经(24746)
- 业(23309)
- 问题(22650)
- 技术经济(22127)
- 贸(18688)
- 科技(18460)
- 商业(18383)
- 图书(18290)
- 统计(18277)
- 现代(17919)
- 策(17842)
共检索到585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金生 朱蔓菱
运用资源依赖理论,构建研发人员跨界行为、知识重构影响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运用259份有效问卷通过层次回归、bootstrap等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证明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发人员跨界行为能够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探索式创新;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主要通过知识重构介导;环境动荡性增强了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凌金云 黄顺春 刘惠
为促进制造企业在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中实现货币性薪酬激励与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动态互补,激励员工提升创新绩效。以制造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回归法,从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三个维度综合探讨制造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引入员工敬业度和组织内信任两个变量,深入探究其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1)制造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可通过强化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来激发员工创造性和提高员工创新绩效。(2)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均对员工敬业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敬业度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员工敬业度部分中介绍了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其部分中介效应在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最为显著,其次为环境激励,最后为组织关怀。(4)组织内信任正向调节了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其调节效应在环境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最为显著。结论丰富了员工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对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崔煜雯 郭丽芳
责任式创新因被视为解决科技治理难题的新方式而备受关注,是新型研发机构提高创新发展质量的强有力保障。将责任式创新拓展至员工层面,聚焦于新型研发机构员工责任式创新行为,对于推动机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员工韧性作为机构应对创新困境的精神支撑,是影响员工责任式创新行为的关键要素。基于此,依据心理资源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探究员工韧性对责任式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并分析员工情感承诺和变革型领导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445份调查问卷发现,员工韧性对其责任式创新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员工情感承诺在这一关系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变革型领导显著调节员工情感承诺与其责任式创新行为间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管军 申兵 邓九生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高值人力资本集中的企业组织,其核心人员的有效激励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极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逐渐引入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已初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但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借鉴现有股权激励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股权激励方案若干环节的建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套适合于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人员的股权激励方案,从而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股权激励方案 创新 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金生 时代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引入用户驱动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冗余资源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基于352份调查数据,运用层级回归、Bootstrap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企业跨界创新对价值共创的影响,以及用户驱动创新的中介效应和冗余资源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跨界创新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用户价值共创,用户驱动创新在企业跨界创新和用户价值共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冗余资源正向调节企业跨界创新对用户驱动创新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丽
知识型员工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基础上,提出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宽带薪酬、设计有挑战性工作、弹性工作时间、提供培训机会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激励措施,以期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进行新的探索。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激励 知识型员工 需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金楼 康正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员,是形成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所在。因而,对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技术研发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特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管理策略,为高新技术企业实际管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技术研发人员 管理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俞雯 方重
自主创新是我国为提升综合国力而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如何建设自主创新型企业,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入透彻地了解、分析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去寻求、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现行税式支出激励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局限性以及"免、抵、退"税式支出的概念和运作机制,论证了"免、抵、退"税式支出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自主创新 免抵退 税式支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邢新朋 梁大鹏 刘天森 干益宸
基于自然资源基础观理论,构建一个包含可持续探索创新、可持续利用创新、企业可持续性和环境绩效的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利用Bootstrap方法对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393份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可持续探索创新、可持续利用创新及企业可持续性均正向影响企业环境绩效。企业可持续性不仅在可持续探索创新与环境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且在可持续利用创新与环境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环境竞争性正向调节可持续探索创新与企业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调节企业可持续性在可持续探索创新和环境绩效间的部分中介效应,但是环境竞争性并不能调节企业可持续性在可持续探索创新与环境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苏慧文 于丽虹
结构赋能作为企业赋能的重要手段,一旦落地就会形成一种常态化机制,持续有效地影响团队的创新行为。鉴于目前企业赋能中有关团队心理赋能与组织赋能的研究鲜少,从结构赋能理论出发,结合三元交互决定理论,引入团队心理赋能和知识共享分别作为中介和调节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mos和SPSS等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结构赋能及其4个要素(信息、资源、支持和机会)均对团队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效应;团队心理赋能在结构赋能及其4个要素与团队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共享反向调节结构赋能与团队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管理者要重视结构赋能效应,通过关注员工心理状态、营造知识共享氛围等引导团队创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传喜 赵讯
本文选定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85家高新技术企业2011-2014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构建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从微观角度对我国财税政策激励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税收优惠与政府补助均能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且两种政策工具之间具备协同效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雁飞 蔡如茵 林星驰
内部人身份认知是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内在驱动因素。为了探讨内部人身份认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以及组织承诺和工作嵌入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与文献研究以及系统检验各变量信度与效度的基础上,对所提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员工内部人身份认知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2)员工组织承诺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行为,组织承诺在内部人身份认知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员工工作嵌入在组织承诺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工作嵌入程度越高,组织承诺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越强;进一步地,工作嵌入还调节着组织承诺对内部人身份认...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绍棠 李燕萍
本研究基于网络理论与制度理论,通过采集13家产业创新联盟内的145份成员企业问卷,探讨了企业的联盟网络多元性对合作创新的影响,并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联盟信任与合法性认知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联盟网络多元性对联盟信任、合作创新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联盟信任在联盟网络多元性和合作创新中有部分中介作用;合法性认知调节了联盟信任对合作创新影响的强度,即联盟成员若拥有高的联盟合法性认知,联盟信任对合作创新的影响很小,而联盟成员若拥有低的联盟合法性认知,联盟信任对合作创新的影响很大。在企业日趋多元的联盟网络中,合法性认知是合作创新的一种保护机制,亦是联盟信任的一种替代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滕明明 申明浩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能够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梳理数字化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以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数字化同群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并通过加剧行业竞争实现;企业管理者能力抑制数字化同群效应对相关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效应,而融资约束会放大数字化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赵健宇 廖文琦 袭希
创业导向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决定创业企业在不确定商业生态环境中的市场机会捕捉能力和价值创造效果。虽然已有研究部分证实了创业导向与探索式创新的相互作用,但面对创业企业生存环境不确定性更高、资源约束更明显的事实,创业企业如何借助合理的战略决策和高效的资源使用行为帮助自身实现由生存到发展的过渡显得尤为重要,鲜有研究对此类问题予以深入探讨。基于战略创业理论、创新管理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理论,以创业导向为解释变量,以探索式创新为被解释变量,引入战略灵活性和创业拼凑两个可能影响导向与产出关系的关键要素,探讨创业导向对探索式创新的直接影响,以及战略灵活性和创业拼凑可能起到的特殊中介作用。借鉴并改进已有研究的成熟量表形成问卷,选取深圳的创业企业为调研对象,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问卷,基于最终获得的283份有效问卷,采用结构方程和双中介模型的研究方法,全面检验创业导向、战略灵活性、创业拼凑与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导向、战略灵活性和创业拼凑均对探索式创新产生促进作用;创业导向与战略灵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对创业拼凑产生积极影响;战略灵活性与创业拼凑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创业拼凑在创业导向与探索式创新之间和战略灵活性与探索式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由战略灵活性和创业拼凑形成的中介链部分中介了创业导向与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从导向-策略-行为-产出的研究框架拓展了战略创业理论的研究内容,揭示了创业导向、战略灵活性、创业拼凑与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机理,为创业企业理解战略灵活性和创业拼凑的影响、充分实践和发挥创业导向的创新精神、促进探索式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