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20)
- 2023(15213)
- 2022(12627)
- 2021(11761)
- 2020(10104)
- 2019(22681)
- 2018(22194)
- 2017(42532)
- 2016(22847)
- 2015(25641)
- 2014(25036)
- 2013(24940)
- 2012(22849)
- 2011(20356)
- 2010(20530)
- 2009(19483)
- 2008(20001)
- 2007(17930)
- 2006(15884)
- 2005(14965)
- 学科
- 济(104362)
- 经济(104210)
- 业(100976)
- 企(92656)
- 企业(92656)
- 管理(91613)
- 方法(49712)
- 数学(40639)
- 数学方法(40441)
- 财(39451)
- 业经(32197)
- 农(30116)
- 务(28704)
- 财务(28675)
- 财务管理(28633)
- 企业财务(27384)
- 制(27257)
- 中国(26873)
- 技术(22400)
- 农业(20915)
- 体(20430)
- 贸(19347)
- 贸易(19336)
- 易(18925)
- 划(18540)
- 银(18019)
- 银行(18004)
- 体制(17872)
- 策(17833)
- 融(17286)
- 机构
- 学院(331852)
- 大学(330723)
- 济(151775)
- 经济(149268)
- 管理(137387)
- 理学(117595)
- 理学院(116586)
- 管理学(115381)
- 管理学院(114729)
- 研究(105305)
- 中国(89026)
- 财(76571)
- 京(68776)
- 财经(60177)
- 科学(55821)
- 经(54945)
- 所(51001)
- 江(49478)
- 中心(49032)
- 农(47915)
- 经济学(47707)
- 研究所(44967)
- 财经大学(44804)
- 北京(43533)
- 经济学院(43208)
- 业大(41729)
- 商学(39899)
- 商学院(39546)
- 州(38650)
- 院(37586)
- 基金
- 项目(210359)
- 科学(170076)
- 基金(159130)
- 研究(158450)
- 家(135664)
- 国家(134569)
- 科学基金(118813)
- 社会(107092)
- 社会科(101921)
- 社会科学(101899)
- 基金项目(83087)
- 省(78209)
- 自然(73440)
- 自然科(71863)
- 自然科学(71849)
- 教育(71713)
- 自然科学基金(70702)
- 资助(65165)
- 划(65010)
- 编号(62038)
- 成果(50412)
- 部(49587)
- 创(47153)
- 重点(46233)
- 国家社会(46195)
- 制(46000)
- 教育部(44081)
- 创新(43434)
- 发(43340)
- 人文(43028)
- 期刊
- 济(167826)
- 经济(167826)
- 研究(101837)
- 财(65862)
- 中国(65359)
- 管理(56943)
- 农(44650)
- 科学(42893)
- 学报(41580)
- 融(37575)
- 金融(37575)
- 大学(34046)
- 学学(32245)
- 财经(31641)
- 技术(30726)
- 农业(30510)
- 经济研究(27491)
- 经(27168)
- 业经(26296)
- 教育(25345)
- 问题(21840)
- 技术经济(20059)
- 贸(19619)
- 业(19385)
- 财会(18690)
- 世界(18155)
- 国际(17268)
- 会计(17265)
- 统计(16238)
- 现代(16094)
共检索到509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淑玲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更注重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风险投资者的作用,而且他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充分地体现出高度的团队协作特点。建立一个委托代理模型来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的治理机制,得到了三个代理人,即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风险投资者的最优能力的赋予,委托人即企业所有者对他们进行激励的强度以及委托人的最优利益所得。并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实践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实证,这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含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焱 王广
本文以2008-2014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为样本,从风险承担的角度实证检验了技术型与非技术型高管权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从权力的四个维度:结构权力、所有权权力、专家权力和声誉权力,对比了两类权力的影响权重。研究发现:(1)技术型高管结构权力比非技术型高管对企业绩效的驼峰关系更显著,且风险承担起部分中介作用。(2)技术型高管所有权权力比非技术型高管对企业绩效的驼峰关系更显著,且风险承担起完全中介作用。(3)技术型高管专家权力比非技术型高管对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且风险承担起部分中介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静雅 黄辉
本文采用Holmstrom模型设定企业相对业绩,检验了总体上市企业是否存在相对业绩评价,以及单个样本企业中相对业绩评价的使用情况。实证结果显示:我国上市企业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业绩评价;但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不尽合理,且存在相对业绩评价的企业具有更高的薪酬业绩敏感性。
关键词:
相对业绩评价 高管薪酬 薪酬激励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成颂 周炜
本文从管理者权利理论出发,以沪市A股制造业企业2006—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对超额薪酬和企业绩效在不同性质企业中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管薪酬限制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超额薪酬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区分所有权性质后发现,超额薪酬的负面作用仅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存在,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超额薪酬能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在引入高管薪酬限制政策后发现,"限薪令"颁布后,国有企业的超额薪酬水平显著下降且其对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非国有企业的超额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负向关系转变为正相关,缓解了超额薪酬所带来的代理问题。上述结论表明,在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改革中,要正...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维安 孙林
高管薪酬问题并不在于"薪酬数额之高",而在于薪酬与公司业绩是否紧密关联。基于2009~2012年A股中存在高管薪酬与业绩脱钩现象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高管薪酬辩护行为对薪酬-业绩脱钩程度有正向影响,即相对报酬低的公司高管薪酬-业绩脱钩程度较高;公司中高管权力越大,高管的薪酬辩护行为对薪酬-业绩脱钩程度的正向影响越大,即高管相对报酬低与更高的薪酬-业绩脱钩程度间的关联关系,更可能出现在高管权力较大的公司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晓红 张昉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薪酬管制的有效性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以2009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按照其性质(国有或非国有)以及所处行业的产业结构(竞争市场或寡占市场)进行分类,实证分析了中国国有企业薪酬管制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表明,国企高管薪酬管制对企业绩效存在正向作用,而其效果几乎不受产业结构的影响,这跟我国国有企业受到政府的保护导致行政垄断有关。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国企薪酬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短期内维持薪酬管制,而将长期目标设定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完善激励制度,最大限度保证国有企业健康稳定成长。
关键词:
薪酬管制 产业结构 国有企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俊 曹向 欧阳一漪
依据2011~2013年在我国A股上市的国有企业样本,考量政府补助对薪酬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拥有绝对权力的国有企业管理层借助政府补助谋取私利,加大了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有效的缓解管理层借助政府补助而导致的薪酬差距扩大。
关键词:
政府补助 薪酬差距 公司治理国有企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玉龙 杨伟国
在典型的上市公司中,分散的股东不能有效监督CEO的行为。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CEO往往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董事会或薪酬委员会成员可能被CEO的权力"俘获",从而获得超额薪酬。鉴于此,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了CEO权力对CEO薪酬的影响,结果显示:CEO权力越大,利用权力寻租的空间越大,其相应的薪酬就越高。这一结论为政府监管部门及上市公司从管理层权力视角推进高管薪酬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CEO权力 CEO薪酬 权力寻租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甄丽明 杨群华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关系,考察了薪酬制度中货币性薪酬比重以及薪酬差距对管理层代理行为的影响,最后还进一步考察了产权性质对薪酬制度的间接作用。研究发现:(1)货币性薪酬比重与企业研发行为呈倒U型关系;(2)薪酬差距为正时,盈利的薪酬差距对管理层的研发投入有拉动效应,但这一拉动效应有临界值。在薪酬差距较小时未能发现。(3)薪酬差距为负时,"问题式研发"动机存在,薪酬差距对研发有促进作用,且在职消费的替代作用明显。(4)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激励影响相对较小,薪酬差距的促进作用不如非国有企业。这些结论表明应合理设置薪酬体系,从而为理解转轨制度背景下的管理层代理行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燕 赵秀芳
本文选取2010-2013年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合并商誉对高管薪酬的影响。研究表明,并购中确认的商誉数额对并购后高管薪酬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股权激励程度可以有效弱化企业合并商誉与高管薪酬之间的这种正相关关系,而业绩薪酬敏感度对企业合并商誉与高管薪酬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则不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顾海峰 朱慧萍
文章选取2008-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年度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其中介与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差距的增大会提升企业创新投资水平。相对于高管信心不足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低地区企业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差距对高管过度自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高地区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力度更大。董事联结与融资约束程度的提高均会加剧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两权分离度、风险承担及非效率投资在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投资关系中承担着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成果将为提升企业创新投资动能及创新质量,以此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郝云宏 朱炎娟
基于2008-2010年房地产业上市公司数据,本文探讨了营销战略倾向与高管薪酬的内在联系及其对企业成长业绩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高管薪酬越高,销售费用越大,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激进的营销战略;董事薪酬越高,销售费用反而越低。企业销售费用的投入对企业短期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而销售费用的持续投入与否对企业成长产生不同影响。本文揭示了高管、董事薪酬对营销战略的作用机制,对我国公司治理和营销战略管理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管薪酬 营销战略倾向 企业成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汤建洋 黄东风 姜薇
本文基于契约参照点理论,以2010-2016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高管薪酬激励、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一是适度薪酬激励有助于高管增强责任意识、积极治理企业,从而促进提升企业自愿信息披露水平;二是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信息透明度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关系;三是不同产权性质下高管薪酬、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相对于国有上市企业而言,民营上市企业通过薪酬激励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由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要完善符合企业运营特点的高管薪酬分配制度,健全企业高管薪酬正常增长机制,制定合理的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安排,形成对企业高管的长效激励机制,通过适度薪酬激励来增强企业高管主动改进企业治理的意愿和责任心,促进企业自愿信息披露水平的提升;二是要完善国有企业高管市场化薪酬制度设计,建立健全企业高管薪酬激励长效机制,在国有企业高管限薪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信息披露水平,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安排要另辟蹊径,可将高管部分薪酬激励与国有企业信息披露水平及履行社会责任状况挂钩,以更加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安排促进国有企业信息透明度的提升。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旭 哈今华
以我国A股上市的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企业2013—2015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上市公司资本要素配置效应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各个资本要素与企业资本要素配置效应正相关。人力资本、财务资本、物质资本和技术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企业发展必需的资本要素。其中,技术资本是企业成长性的重要体现,企业要素资本的投入产出及其结构状态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资产净利率与资本要素配置效应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表明资本要素配置效应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而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关键词:
资本配置 资本要素配置效应 影响因素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旭 哈今华
以我国A股上市的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企业2013—2015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上市公司资本要素配置效应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各个资本要素与企业资本要素配置效应正相关。人力资本、财务资本、物质资本和技术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企业发展必需的资本要素。其中,技术资本是企业成长性的重要体现,企业要素资本的投入产出及其结构状态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资产净利率与资本要素配置效应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表明资本要素配置效应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而提高;总资产周转率与企业资本要素配置效应正相关,总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企业资本的流动性越好,资本要素配置效应越高;净利润增长率与资本要素配置效应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发展能力好的企业中资本配置的效率也更高;资本要素配置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还受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回归分析得出企业规模与企业资本要素配置效应正相关。针对实证分析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提高企业的资本要素配置效应,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资本配置 资本要素配置效应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管薪酬、员工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两类公允价值变动对高管薪酬的差异影响研究——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08数据检验
代理理论视角下CFO薪酬相关性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基于传媒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绩效与高管薪酬相关性研究
薪酬委员会在高管薪酬激励有效性中的治理效应研究——基于2002-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海外背景高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高管薪酬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