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8)
- 2023(13488)
- 2022(11126)
- 2021(10229)
- 2020(8972)
- 2019(20318)
- 2018(19899)
- 2017(38837)
- 2016(20071)
- 2015(22070)
- 2014(21478)
- 2013(21117)
- 2012(18849)
- 2011(16398)
- 2010(16274)
- 2009(14882)
- 2008(14541)
- 2007(12614)
- 2006(10767)
- 2005(9534)
- 学科
- 济(91461)
- 经济(91367)
- 业(90826)
- 企(83721)
- 企业(83721)
- 管理(76117)
- 方法(43761)
- 数学(35067)
- 数学方法(34644)
- 业经(29765)
- 财(29183)
- 农(27671)
- 务(22256)
- 财务(22210)
- 财务管理(22185)
- 技术(22025)
- 企业财务(21074)
- 农业(20024)
- 中国(19940)
- 理论(16314)
- 制(16069)
- 划(15758)
- 策(15544)
- 和(15496)
- 贸(15407)
- 贸易(15398)
- 易(14955)
- 地方(14134)
- 技术管理(13296)
- 体(13065)
- 机构
- 学院(281633)
- 大学(276082)
- 济(122105)
- 管理(120574)
- 经济(120087)
- 理学(104949)
- 理学院(104044)
- 管理学(102482)
- 管理学院(101959)
- 研究(82984)
- 中国(65307)
- 财(55796)
- 京(55756)
- 科学(47351)
- 财经(45144)
- 农(42916)
- 江(41550)
- 经(41229)
- 中心(39512)
- 业大(39345)
- 所(38961)
- 经济学(36957)
- 研究所(35086)
- 北京(33945)
- 商学(33910)
- 商学院(33626)
- 经济学院(33576)
- 财经大学(33499)
- 农业(33429)
- 经济管理(32473)
- 基金
- 项目(192343)
- 科学(155760)
- 基金(143867)
- 研究(142865)
- 家(123443)
- 国家(122355)
- 科学基金(109183)
- 社会(94817)
- 社会科(90215)
- 社会科学(90194)
- 基金项目(76477)
- 省(75404)
- 自然(70082)
- 自然科(68640)
- 自然科学(68622)
- 自然科学基金(67445)
- 教育(65829)
- 划(61778)
- 资助(57250)
- 编号(56361)
- 创(44011)
- 部(43447)
- 成果(42742)
- 重点(42458)
- 发(41066)
- 业(40528)
- 创新(40299)
- 国家社会(40082)
- 教育部(38355)
- 人文(38278)
- 期刊
- 济(131001)
- 经济(131001)
- 研究(77732)
- 中国(50180)
- 管理(50023)
- 财(47503)
- 农(39406)
- 科学(37563)
- 学报(35890)
- 技术(30384)
- 大学(29549)
- 学学(28190)
- 农业(27367)
- 教育(24546)
- 业经(23847)
- 财经(22732)
- 融(22379)
- 金融(22379)
- 经济研究(20730)
- 经(19704)
- 技术经济(17820)
- 业(17291)
- 问题(17142)
- 财会(14805)
- 现代(14073)
- 商业(14072)
- 科技(13702)
- 贸(13496)
- 策(13313)
- 统计(13308)
共检索到406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载曦 李萍
高新技术企业的涌现和大力发展给企业契约理论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契约性质理论的梳理,得出了企业契约不同于一般市场契约的根本点在于前者是一个关系契约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关系契约,其特殊性在于契约的多重性和递进谈判特征的解释。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性质 关系契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唐松
本文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以高新技术企业家为研究出发点,对高新技术企业在企业家财富、经营能力等方面分析后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在创立新企业时,通过提升技术研究、经营能力等可以增加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委托代理 融资契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龙游宇 黄载曦
对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专用性投资的激励是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期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存在道德风险的关键所在,而如何缓减专用性投资带来的套牢问题便成为重中之重。本文旨在说明关系契约可以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期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所带来的套牢问题,同时,关系规范可以降低关系契约与生俱来的谈判成本,有助于关系契约的执行。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期 关系契约 套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尹洁 林徐枞 巍文珂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全球经济模式的转变,组织内的劳动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雇佣双方尤其是雇员先前形成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他们的忠诚度下降,对工作缺乏安全感,流动频繁,这种现象在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型员工中体现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知识型员工和其心理契约的特点,明确指出高新技术企业运用心理契约来管理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
劳动关系 知识型员工 心理契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玉梅
旅游企业与原住民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关系契约。本文用关系契约理论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解释,指出旅游企业与原住民间的和谐共处有赖于法律契约与关系治理的合理运用,具体的运行机制是要构建信任机制、利益共享机制、文化保护机制、生态保护机制以及赔偿机制。
关键词:
关系契约 关系治理 治理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燕芳 刘珊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被证明是提升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一种有效措施,创业板上市公司具有的高科技和高成长性更适合采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本文选择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家2009~2014年开始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公司在激励对象、行权价格、行权条件等契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股票期权激励契约的完善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燕芳 刘珊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被证明是提升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一种有效措施,创业板上市公司具有的高科技和高成长性更适合采用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本文选择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家20092014年开始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公司在激励对象、行权价格、行权条件等契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股票期权激励契约的完善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戈
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高新技术企业?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里,这个问题无法被解释。然而由杨小凯开创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却能够成功地帮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本文试图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运用其新兴古典企业理论,贸易理论和中间产品理论,再结合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解释高新技术企业出现的原因。最后我们在理论上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性质作出了严格限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卫华 万迪防 吴祖光
以2009~2012年中国创业板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使用会计和市场业绩计量指标,研究了高新技术企业业绩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业绩与其R&D投入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随着R&D投入强度的增加,公司业绩先逐渐上升而后逐步下降。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1)实现最高市场业绩时的R&D投入强度要高于会计业绩最高时的R&D投入强度;(2)与业绩下降时相比,上升阶段业绩对R&D投入强度的敏感性更高;(3)市场业绩对R&D投入强度的敏感性高于会计业绩对R&D投入强度的敏感性。因此,企业需根据其要实现的会计或市场业绩权衡R&D投入强度。基于市场业绩的激励政策更有利于企业加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全裕吉
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虚拟型学习团队的激励问题,可以考虑的思路是,将以可观察行为及交换性项目等为基础的能够自我实施的契约方案视为最佳契约,从而缔结正式经济契约;而契约的不完全性的激励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构建心理契约予以解决。
关键词:
虚拟型学习团队 经济契约 心理契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贺,马春爱
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异质性、适度专用性、队生产形式以及努力熵的存在是高新技术企业产生X-低效率的根本原因,通过对员工适当增加压力、实行动态组合激励、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和保持适当的监控可以缓解X-低效率。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人力资本 X-效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郁葱 周俊琪
税收法规是需要解释的,经济交易是以解释定性的,解释功能是法律制度的核心功能,税法解释是执法的核心环节。本文以三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管理案例,从不同侧面反映税法解释面临的种种冲突,进而归纳以税法解释冲突的三种情形,讨论并提出税法解释的三个原则。
关键词:
高新企业 案例分析 税法解释 处理原则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国巍 邵云飞 李明昊 邢泽宇 唐源
针对产业链技术共生如何驱动颠覆性创新达到第二曲线“性能超越点”的问题,从界面整合视角出发,基于高新技术企业案例剖析产业链技术共生驱动颠覆性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颠覆性创新第二曲线性能超越点呈渐现趋势,不同高新技术企业在与同类市场领先者的差异化竞争中逐渐涌现出第二曲线性能超越点;(2)实现颠覆性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以核心或支撑技术和组织等模块为共生单元,以政策和市场等为共生环境所构成的产业链技术共生系统,构成模块化和适用性界面整合机制;(3)SD仿真发现,模块化或适用性等界面整合能力比自组织集聚或高层战略等偏好因子对产业链技术共生界面整合的影响作用更大,且能力和偏好同频增长可最大幅度提升界面整合效率;(4)不同高新技术企业颠覆性创新和产业链技术共生界面管理在市场类型、性能表征、超越点周期、产业融合范围、组织协同类型和技术模块数量等方面存在差异。研究结论从产业链技术共生驱动角度为企业颠覆性创新、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秋
利用企业契约理论框架的分析思路,本文对企业内部契约联结的结构和运行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依据企业内部这一系列契约内容和功能的不同,可以把这些契约分为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和会计契约两种。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规定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组织结构和权利安排方式,它最终决定企业所有权即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状态,会计契约则决定企业剩余的计量方式。企业内部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和会计契约的耦合与互动构成企业契约的签订与履行过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光进,叶焕庭
对企业理论研究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从经济学角度 ,另一种方法是从管理学角度 ,缺乏将二者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综合研究方法 ,基于知识概念 ,将契约理论与能力理论和融合 ,建立了3×3企业能力体系矩阵 ,深刻全面地解释了企业核心能力是由治理、管理和技术等三种基础性能力有机结合而成的企业本质 ,并提出中国加入WTO后 ,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对策。
关键词:
契约 能力体系 知识 核心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