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88)
- 2023(17436)
- 2022(14470)
- 2021(13480)
- 2020(11479)
- 2019(25802)
- 2018(25869)
- 2017(49975)
- 2016(27296)
- 2015(30735)
- 2014(30661)
- 2013(30322)
- 2012(27581)
- 2011(24315)
- 2010(24312)
- 2009(22729)
- 2008(22588)
- 2007(20179)
- 2006(17787)
- 2005(16273)
- 学科
- 济(112103)
- 经济(111962)
- 业(106575)
- 企(95291)
- 企业(95291)
- 管理(93708)
- 方法(50398)
- 数学(39876)
- 数学方法(39494)
- 财(36755)
- 业经(34618)
- 农(33383)
- 中国(30048)
- 务(27799)
- 财务(27723)
- 财务管理(27688)
- 企业财务(26342)
- 技术(23933)
- 农业(23536)
- 制(23498)
- 理论(21770)
- 地方(21233)
- 和(20130)
- 贸(20041)
- 贸易(20027)
- 学(19583)
- 易(19461)
- 划(18429)
- 银(18274)
- 银行(18235)
- 机构
- 学院(386869)
- 大学(384619)
- 管理(158733)
- 济(155513)
- 经济(152154)
- 理学(135718)
- 理学院(134325)
- 管理学(132355)
- 管理学院(131639)
- 研究(122511)
- 中国(98053)
- 京(82780)
- 财(74943)
- 科学(73704)
- 所(60682)
- 农(60370)
- 财经(59421)
- 江(58271)
- 中心(56442)
- 业大(55231)
- 研究所(54567)
- 经(53990)
- 北京(52295)
- 范(48484)
- 师范(48076)
- 州(47245)
- 农业(47138)
- 经济学(45540)
- 院(44582)
- 财经大学(44045)
- 基金
- 项目(255494)
- 科学(201916)
- 研究(190226)
- 基金(185819)
- 家(159839)
- 国家(158430)
- 科学基金(138288)
- 社会(120113)
- 社会科(113732)
- 社会科学(113702)
- 省(99653)
- 基金项目(99241)
- 自然(89556)
- 自然科(87498)
- 自然科学(87479)
- 教育(86413)
- 自然科学基金(85947)
- 划(82619)
- 编号(78639)
- 资助(75724)
- 成果(62921)
- 部(56193)
- 重点(56090)
- 创(55035)
- 发(53820)
- 课题(52819)
- 创新(50765)
- 项目编号(48934)
- 国家社会(48931)
- 教育部(48585)
- 期刊
- 济(176430)
- 经济(176430)
- 研究(116600)
- 中国(74104)
- 管理(62521)
- 财(61342)
- 农(55484)
- 学报(55268)
- 科学(52931)
- 大学(42817)
- 教育(40464)
- 学学(40250)
- 融(38749)
- 金融(38749)
- 农业(38559)
- 技术(36541)
- 业经(30177)
- 财经(29260)
- 经济研究(26793)
- 经(24968)
- 问题(23202)
- 业(22851)
- 技术经济(21300)
- 现代(19341)
- 图书(19038)
- 财会(18942)
- 理论(18697)
- 科技(18635)
- 贸(17856)
- 商业(17298)
共检索到580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晖 万益迁 裴德贵
风险感知是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时进行风险管理采取的首要步骤,也是进一步实施风险防范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回顾Miller、Keith D.Brouthers等学者国际风险理论的基础上,依据Johanson国际化渐进理论尝试构建企业国际化进入程度与一体化风险感知的整合模型,并通过描述性案例研究对模型进行模式匹配分析。本文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际化进程为研究主线,将其国际化进程分为艰难探索、横向拓展和纵横延伸3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关键风险及其防范进行观察,通过基于风险感知与防范的案例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并得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风险管理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晖 安发耀
文章在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加以分析的基础上,从国际风险感知研究的全新视角出发,对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人力资源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责任风险、管理风险进行聚焦探讨,并分别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来构建风险防范体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玉兰
税务风险是高新技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指出了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着资质弄虚作假、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以及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不规范等税务风险,并分析其成因,并就相关税务风险的防范进行了系统阐述,最后为确保高新技术企业最大限度降低创新成本,提出了其税务风险防范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税务风险 防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玉兰
税务风险是高新技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指出了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着资质弄虚作假、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以及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不规范等税务风险,并分析其成因,并就相关税务风险的防范进行了系统阐述,最后为确保高新技术企业最大限度降低创新成本,提出了其税务风险防范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税务风险 防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晖 李硕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而我国也一直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重点,积极鼓励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从事国际化经营。然而,高新技术企业是典型的风险企业,加之全球经济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逐渐显露,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从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影响因素入手,以风险管理过程为主体,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识别机制,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建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风险评价模型,最终探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风险管理系统。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任高飞 蔡报纯
自主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研发是自主创新的主要支撑。为了激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我国企业所得税对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给予了加扣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研发费的核算是高新技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对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不同理解和应用,会产生一定的税务风险,分析这些风险并进行防范,既有助于企业规避纳税风险,也有助于避免国家税收的流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传龙
从高新技术投资风险的种类及特征可以看出,高新技术投资风险的产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层次上由于体制欠缺和政策失误所导致的风险;二是微观层次上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或企业的决策和经营管理失误所导致的风险。从宏观上看,主要应通过体制改革、政策完善和市场体系建设,从根本上降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体制成本和政策支出,培育有利的市场环境;从微观上看,主要应通过企业的经营管理创新,增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傅志耕
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是指专门的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家为获得巨额利润而将风险资本投放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活动。它是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一种投资机制。高新技术成果通过投资过程一旦转化为生产力,就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但可以补偿应用研究阶段所垫支的资金,而且能带来相当的利润。但是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不是一帆风顺的,研究者对于一个高新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粟进
自主创新是社会各界长期关注的一大热点,尤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问题越来越迫切。文章选取有代表性的华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自主创新策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发挥企业家精神、激发研发人员创造力、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激励机制是高新技术企业成功进行自主创新的主要策略,四种策略的发现以期对其它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
自主创新 高新技术企业 策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黎煜坤 蔡国材
中关村是中国首家且是目前唯一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园内企业的专利国际化处于全国领先行列。本文基于2012—2015年中关村海淀园高新技术企业的普查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研究专利国际化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专利国际化产生了显著的出口拉动效应,既可以提升企业出口倾向,又可以促进企业出口贸易增长;区分所有制的分析表明,相比外资企业,内资企业特别是其中的非国有企业进行国际专利申请所产生的出口拉动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本文研究了专利国际化对外贸企业出口结构的影响,发现专利国际化有助于优化出口结构,显著提高了出口产品中高技术产品占比和自有品牌占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林汉川 邱红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正在逐步实施国际化,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国际化方式不同的是,其进程将要“两条腿”走路;高新技术企业吸收外资呈上升趋势,但吸引海外风险投资,促进高科技成果的国际化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正成为跨国公司未来的技术策源地之一,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加工贸易仍将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高新技术企业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产品比重较低,且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条件将更加成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德明 张磊生 禹献云 邹思明
基于技术依赖和国际化经验两个情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理论分析,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国际化进入模式选择决策矩阵。当技术依赖程度和国际化经验丰富程度都较高时,宜选择跨国并购进入模式;当技术依赖程度和国际化经验丰富程度都较低时,宜选择离岸研发外包进入模式;当技术依赖程度较高、国际化经验丰富程度较低时,宜选择跨国技术联盟进入模式;当技术依赖程度较低、国际化经验丰富程度较高时,宜选择海外研发机构进入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蔡国材 王文静
本文基于中关村海淀园高新技术企业的全面调查数据,运用面板双变量Probit模型与混合Logit模型实证研究海归人数与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期看,海归人数对企业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两种国际化行为均呈现正向促进作用;(2)短期内,受内外部因素影响,企业增加的海归人数正向促进了国际化行为;(3)两类不同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决策方式略有差异,以对外直接投资为导向的企业更加灵活,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受更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还讨论了内生性问题,并做了稳健性检验。创新点主要有:(1)综合考虑人财物国际化三方面,搭建统一框架进行机理和量化分析,选取面板双变量Probit模型以考察出口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相关性;(2)进一步分解海归人数对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影响的因素,用混合Logit模型验证了长期因素、短期内外部因素的存在性与合理性;(3)基于中关村海淀园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微观数据具有优势。本文对企业国际化管理与国家政策制定提出相应建议,国际化竞争归根结底是国际化人才这种高端生产要素的竞争,在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吸引海归人才以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既有必要性,也有合理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金涛 曲世友 冯严超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与"圈钱"争议的困局,构建一个包括政府监管部门、投资者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三方行为策略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三方行为策略的影响因素及演化路径,以期通过适当的制度设计与政策支持引导创新资金的高效配置,实现创新风险的有效防控,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保障。研究发现:(1)当投资者的信息甄别成本小于投资收益且投资额度小于政府监管部门的惩罚时,演化稳定策略是政府监管部门采取严格监管策略、投资者采取参与投资策略、高新技术企业采取自律策略;(2)当政府监管部门采取严格监管策略时,惩罚力度越大则高新技术企业越倾向于选择自律行为策略;(3)随着投资者的投资额度增加,高新技术企业选择自律行为策略的概率逐渐降低。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风险防控 演化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