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82)
2023(16490)
2022(14162)
2021(13388)
2020(11144)
2019(25803)
2018(25482)
2017(49248)
2016(26598)
2015(29928)
2014(29637)
2013(29437)
2012(27493)
2011(24830)
2010(24652)
2009(22611)
2008(21929)
2007(19090)
2006(16744)
2005(14848)
作者
(74835)
(62270)
(61755)
(58955)
(39989)
(29637)
(28150)
(24351)
(23720)
(22374)
(21246)
(21037)
(19804)
(19688)
(19287)
(19243)
(18498)
(18249)
(17957)
(17746)
(15470)
(15369)
(14995)
(14108)
(13906)
(13884)
(13712)
(13535)
(12457)
(12284)
学科
(113020)
经济(112905)
管理(76268)
(73684)
(59092)
企业(59092)
方法(50936)
数学(44916)
数学方法(44458)
(31679)
中国(31426)
(26483)
业经(24538)
地方(23580)
(22601)
贸易(22590)
(21947)
(21426)
农业(21122)
技术(20384)
(19719)
环境(17253)
理论(16532)
(16488)
(16415)
银行(16377)
(15994)
金融(15991)
(15790)
财务(15719)
机构
大学(377792)
学院(376178)
(160610)
经济(157404)
管理(150808)
理学(130670)
研究(129451)
理学院(129278)
管理学(127369)
管理学院(126691)
中国(97511)
(80884)
科学(76993)
(71091)
(63736)
中心(58397)
研究所(58013)
(57761)
财经(57321)
(53887)
业大(53639)
(52306)
北京(51613)
(49946)
师范(49558)
经济学(49055)
(47081)
农业(45083)
经济学院(44421)
(43475)
基金
项目(256920)
科学(203394)
研究(191336)
基金(187764)
(162460)
国家(161159)
科学基金(138943)
社会(122318)
社会科(116145)
社会科学(116120)
基金项目(99129)
(97784)
自然(88559)
教育(87206)
自然科(86488)
自然科学(86470)
自然科学基金(84938)
(82564)
资助(77988)
编号(77611)
成果(62955)
(58119)
重点(57040)
(55654)
(53451)
课题(53324)
国家社会(50805)
教育部(50247)
创新(49869)
人文(49039)
期刊
(172886)
经济(172886)
研究(114649)
中国(70190)
管理(54575)
学报(54471)
科学(52611)
(52058)
(51450)
大学(42028)
教育(41359)
学学(39284)
农业(36704)
技术(34044)
(33450)
金融(33450)
经济研究(28514)
财经(27598)
业经(27447)
(23716)
问题(22835)
技术经济(19849)
(19547)
(19535)
图书(19531)
科技(18077)
理论(17721)
现代(17122)
世界(17119)
国际(16531)
共检索到553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健  刘铮  
以高新区企业为研究对象,非高新区高新企业为对照组,采用2007~2010年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分析高新区政策是否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和企业生产率的提升。结果表明,高新区政策是有效的,但显著性逐年减小,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新区政策为产业集聚和生产率提升带来正的效应,中西部地区无显著关系,我国的核心—边缘问题已逐渐形成。同时,高新区政策在人才开发和技术收入方面存在负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敏  许红  
集聚是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的区位特征。本文首先探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产业集中指数,对1994-2005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六大类行业的集聚水平以及变动趋势进了精确测度,结果发现,集聚水平的提高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哲力   廖桂铭   吴滨  
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体现。本文以国家级高新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是否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与没有设立国家级高新区的城市相比,国家级高新区所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区域内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该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非资源型城市中更为明显,但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资源型城市的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并不能带来相同的功效。机制检验发现,东部与中部地区的国家级高新区通过集聚人力资本、优化产业结构渠道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国家级高新区难以形成人力资本集聚效应与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无法有效赋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琴   刘戒骄  
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内部构成有所差异,但两者互为支撑、互为影响,存在很强的内在逻辑关联。在高质量发展战略引导下,探究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内在关联、耦合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耦合机理出发,从国家高新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驱动机理、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反馈机理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构建国家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并测算两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从不同视角分析其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两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相比于全国整体走势而言是上升的,但不同时间区间耦合协调度的等级不同。2009—2011年,耦合协调度处于勉强与低度耦合等级之间,2012年达中级耦合水平,2018年起处于高度耦合类型。(2)分年度看,2009—2010年耦合协调度类型为勉强协调,2012—2013年为低度协调,2014—2019年为中度协调,2020年达到高度协调。(3)分区域看,近年来东部、中部、西部耦合协调度值高于东北地区,但各区域整体表现为波动中呈上升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启平  梁俊启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空间集聚特征,但是五个行业的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从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政府干预三个方面分析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因素,研究表明这三个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空间集聚都具有显著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霞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网络机制、外部经济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和学习创新机制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集群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文章引入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案例,对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并就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巧  孔庆书  
数据包络分析在多个输入、多个输出情形下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中多有应用,并可进行规模效应分析。以部分省会城市的国家高新区为样本,采用其2008年度财务数据,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石家庄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吸引高难度科技人才,加强企业与海外市场联系,促进产品的出口创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范柏乃  
近年来,风险投资在我国发展迅猛,现行的许多法规政策已不适合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高技术风险投资市场还没有发展壮大之前,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对现行的相关法律制度及时地进行调整、修订和完善,为风险投资业创造适宜的法规制度环境,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东  
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政企合一型是我国当前高新区的主要管理模式,区位城市规划和功能定位、体制改革、政府行政分权是影响高新区管理模式的主要因素。文章结合南宁高新区对创新高新区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便为推进我国高新区的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晓娜  陈新国  
文章针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的现状,运用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税收政策的基本理论,从税收激励角度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分析流转税、所得税、政府资助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激励效应,提出了税收激励与政府资助对R&D投入的模型。最后根据模型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支出效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霞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从政府支持、孵化器建设、产业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学习创新、集群合作和创新文化建设七个方面阐述了武汉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政策亮点。剖析了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链不完善、集群合作效率低下、体制机制创新不足、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和创新能力偏低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潘光辉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而设立高新区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不同类型的高新区具有不同的产业聚集特征,因而高新区在发展方式上也有明显区别。目前我国高新区的发展表现出一些背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规律的问题,为此,高新区需要以培育产业集群为目标,在转变发展方式、确定发展定位、转变政府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耀玲  
从高新区看民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①徐耀玲国家科技评估中心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实施,外商直接投资开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跨国高技术公司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近年来三资企业发展迅猛。三资企业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康  
成都高新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若干对策成都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郑康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以下均简称“国际化”),对于正在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我国和地处内陆的四川的各“高新区”来讲,既是一个缺乏成熟经验可资借鉴和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套用的全新事业,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