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2)
- 2023(15400)
- 2022(13019)
- 2021(11711)
- 2020(9924)
- 2019(22292)
- 2018(21512)
- 2017(41437)
- 2016(22423)
- 2015(24800)
- 2014(24685)
- 2013(24709)
- 2012(23243)
- 2011(21239)
- 2010(21262)
- 2009(19632)
- 2008(19289)
- 2007(17488)
- 2006(15282)
- 2005(13761)
- 学科
- 济(114945)
- 经济(114849)
- 管理(63790)
- 业(62334)
- 企(49724)
- 企业(49724)
- 方法(46275)
- 数学(40963)
- 数学方法(40643)
- 农(26624)
- 中国(25593)
- 地方(25002)
- 财(24731)
- 学(23816)
- 业经(22487)
- 贸(22066)
- 贸易(22061)
- 易(21439)
- 技术(18787)
- 农业(18105)
- 制(17666)
- 地方经济(15766)
- 环境(15640)
- 产业(15275)
- 融(14747)
- 金融(14745)
- 务(14510)
- 财务(14482)
- 银(14465)
- 财务管理(14445)
- 机构
- 大学(337655)
- 学院(337503)
- 济(151162)
- 经济(148377)
- 管理(125494)
- 研究(121382)
- 理学(109022)
- 理学院(107706)
- 管理学(105917)
- 管理学院(105293)
- 中国(88058)
- 科学(76624)
- 京(70398)
- 农(66041)
- 财(64204)
- 所(63647)
- 研究所(58337)
- 业大(55293)
- 中心(54215)
- 农业(52592)
- 财经(52204)
- 江(50233)
- 经济学(48703)
- 经(47489)
- 经济学院(44094)
- 北京(43618)
- 院(42981)
- 范(41737)
- 师范(41173)
- 州(39221)
- 基金
- 项目(229917)
- 科学(180451)
- 基金(169192)
- 研究(157913)
- 家(151664)
- 国家(150494)
- 科学基金(126989)
- 社会(103982)
- 社会科(98973)
- 社会科学(98943)
- 基金项目(90189)
- 省(89587)
- 自然(83689)
- 自然科(81861)
- 自然科学(81830)
- 自然科学基金(80405)
- 划(75940)
- 教育(70626)
- 资助(68542)
- 编号(59283)
- 重点(52531)
- 发(51000)
- 部(50655)
- 创(48339)
- 成果(46422)
- 创新(45431)
- 科研(44600)
- 国家社会(44516)
- 计划(44430)
- 教育部(42711)
共检索到492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谭前进 聂鸿鹏 于涛
使用2009-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静态空间杜宾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考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韧性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长短期效应差别以及市场化水平作用。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经济韧性之间具有显著“U”型影响关系。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经济韧性均存在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当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尚处于初期阶段,其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效应为主;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市场化水平的交互项并不显著。对此,应推动区域集中布局,实现高新技术企业错位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改善跨区域负向空间溢出格局;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降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负向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钟 何建莹
本文借助C-D函数,实证并分析了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资企业产出、自主创新能力、新产品开发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通过竞争效应、人员流动效应、示范效应以及产业关联效应等带动高新技术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内资高新技术企业产出总量增加;但较大的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和较弱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抑制了FDI对航空航天器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较高的外资企业市场集中度和市场开放度,不利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以及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新产品市场开发。文章据此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地利用外资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綦良群 李楠
近年来集群化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对其形成机理及集聚效应的研究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一般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以及其产生的集聚效应,在对比一般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集聚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其内在联系及区别,旨在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形成机理 集聚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喜安 张秀
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的独特的创新优势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质量动力,研究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有助于在十九大提出的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战略背景下指导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本文借助于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来分析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行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首先运用纳入环境投入要素的DEA-Malmquist算法得出31个省份2001-2016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然后以区位熵为解释变量,以研发能力、开放度、购买力水平、政府干预程度、城市化水平为控制变量,分高新技术五大行业和东、中、西区域进行杜宾回归。研究发现,从全国、分行业和分区域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直接效应为正向促进作用,空间效应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分行业看,特别是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质量贡献率最小,区域异质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与我国自东向西阶梯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这为我国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史欢 李洪波
近年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知识外部性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因素,其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溢出效应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以91个城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知识外部性的Mar效应和Jac效应进行测度,并给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外部性的辐射范围,定量计算知识外部性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效应。结果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过程中产业内知识溢出效应更大,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Jac外部性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更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同时兼论了Mar效应和Jac效应,将样本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结论更具有区域针对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燕 谢童伟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职能,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借鉴巴罗和萨拉伊马丁的β收敛方法,以2002—2016年长江沿线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都存在着区域收敛;下游地区收敛速度稍大,中游、上游依次次之。从长江经济带整体看,大专、大学及研究生以上人才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收敛有负向效应,而且学历层次越高负效应越大。由于大专以上人才数量与结构不平衡,学历层次越高,地区差异越大,这是影响长江上中下游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新技术产业 集聚 收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殿春 张宇
引进外资通常被认为是欠发达国家获取最新技术、尤其是关键技术的重要途径。然而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本身并不担负传播先进技术的义务,而且其自身的优势和实力也会对东道国企业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问题在现实中存在着不小的争议。本文通过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分析,探讨了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性以及市场结构和技术差距等行业特征对其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选择和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 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戴志敏 郑万腾
文章以江西省2001-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发展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菲德两部门改进模型对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江西省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非高新技术产业所产生的正溢出效应都不是很显著,但高新技术产业边际生产力要高于非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未真正成为江西省跨越式发展的可依赖产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菲德模型 溢出效应 江西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倪卫红 董敏 胡汉辉
本文在对"集聚"和"产业集聚"进行科学的重新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规范概念,进而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特点,最后提出了评价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体系,以填补这方面理论研究的空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世红 谭开明
本文从系统协同效应的视角,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理论根源,构建了资源协同、制度协同、集聚协同和竞争与协作协同共同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效应体系,设计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机制模型框架,提出了实现协同效应的路径。
关键词:
集群 协同效应 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方伟 杨眉
自主创新和知识溢出是技术落后企业提高知识存量、实现技术追赶的两个主要途径。知识溢出作为产业集群的显著特征之一,对产业集群的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首先,以Verspagen&Cani?ls的知识溢出模型为基础,结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点,构建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模型。然后,以此模型为分析工具,深入分析知识溢出和自主创新共同作用的技术落后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知识存量差距范围,以及知识溢出各影响因素对技术追赶的影响,并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落后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振 李志刚 胡璇
城市群是区域空间形态高级化的有形载体,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因其空间结构与产业集聚的相互支撑具有更强的韧性。文章构建了城市群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韧性的空间理论框架,并基于2003—2018年中国18个重点发展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探究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城市群维度内,本地经济韧性随着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加强,同时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专业化与多样化产业集聚对东部地区城市群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中部、西部地区城市群由于大多处于雏形发育阶段,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多样化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关键词:
城市群 产业集聚 空间溢出 区域经济韧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启平 梁俊启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空间集聚特征,但是五个行业的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从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政府干预三个方面分析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因素,研究表明这三个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空间集聚都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空间集聚 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健 张艳然 苑清敏
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省域生态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变趋势和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时空效应。结果表明: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时间惯性和空间依赖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即短期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本地生态效率呈"U"型关系,与邻近地区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长期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整体上对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未形成显著的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燕 高静 刘邦凡
文章基于2002—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改进的区位熵测度各省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然后采用熵值法对各省域科技创新进行评价。通过全局Moran′s I指数检验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中介效应。实证发现:各省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的分布情况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在3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全局Moran′s I指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得出,科技创新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起中间传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