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2)
2023(12021)
2022(10520)
2021(9746)
2020(8168)
2019(18595)
2018(18669)
2017(35720)
2016(19268)
2015(21845)
2014(21859)
2013(21681)
2012(19690)
2011(17694)
2010(17537)
2009(15852)
2008(15172)
2007(13210)
2006(11472)
2005(9854)
作者
(57165)
(47442)
(47076)
(44818)
(30030)
(22673)
(21302)
(18721)
(17995)
(16842)
(16250)
(15795)
(15100)
(14902)
(14731)
(14309)
(14215)
(14068)
(13568)
(13297)
(11824)
(11513)
(11422)
(10739)
(10539)
(10503)
(10462)
(10381)
(9511)
(9326)
学科
(80833)
经济(80761)
管理(57915)
(54778)
(45459)
企业(45459)
方法(36781)
数学(31339)
数学方法(30994)
(21721)
地方(19397)
中国(19092)
业经(19028)
(18668)
技术(18089)
(16152)
环境(16125)
农业(14858)
(13562)
理论(13523)
(13470)
贸易(13460)
(13018)
产业(12820)
(12223)
(11806)
地方经济(10409)
(10393)
财务(10323)
财务管理(10307)
机构
学院(276743)
大学(276678)
管理(114084)
(107515)
经济(105115)
理学(99642)
理学院(98553)
管理学(96860)
管理学院(96378)
研究(91977)
中国(64936)
科学(60158)
(59646)
(45737)
(44829)
业大(44330)
(44309)
研究所(42272)
中心(41421)
(39019)
北京(37585)
(36910)
财经(36670)
师范(36553)
农业(35105)
(33897)
(33291)
(32384)
经济学(31006)
技术(30873)
基金
项目(199721)
科学(156949)
研究(144727)
基金(144092)
(126155)
国家(125183)
科学基金(107668)
社会(90099)
社会科(85506)
社会科学(85483)
(79009)
基金项目(78002)
自然(71305)
自然科(69511)
自然科学(69495)
自然科学基金(68214)
(66303)
教育(64799)
编号(58620)
资助(58438)
成果(45544)
重点(44704)
(43499)
(42711)
(42180)
课题(40039)
创新(39303)
科研(37614)
国家社会(36639)
计划(36319)
期刊
(115263)
经济(115263)
研究(76192)
中国(48767)
学报(44729)
科学(42123)
管理(40946)
(39889)
大学(33281)
学学(31413)
(30922)
教育(28936)
农业(28776)
技术(26893)
业经(20076)
(17550)
金融(17550)
经济研究(17513)
财经(16533)
科技(16242)
图书(15400)
技术经济(15147)
问题(15077)
(14993)
(14139)
资源(14116)
理论(13464)
现代(13054)
实践(12566)
(12566)
共检索到386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和东  陈雷  
建立互利共生、偏利共生以及竞争共生三种演化模型,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生态系统的主体集聚演化机理;建立熵变模型,分析生态系统整体演化机理;依据生命周期理论,揭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生态系统各阶段演化动力与机理。发现:(1)互利共生条件下,高新技术供给群落与需求企业群落共生后的产出大于共生前的产出。(2)偏利共生条件下,配套企业的产出水平会大于企业独立运作时的产出水平。(3)适度竞争有利于维持创新生态系统主体的竞争共生。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军  
本文依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要素的地位、特点和基本运行机理,并对我国及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战略、策略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敏  许红  
集聚是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的区位特征。本文首先探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产业集中指数,对1994-2005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六大类行业的集聚水平以及变动趋势进了精确测度,结果发现,集聚水平的提高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綦良群  李楠  
近年来集群化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对其形成机理及集聚效应的研究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一般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以及其产生的集聚效应,在对比一般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集聚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其内在联系及区别,旨在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洁  刘玥含  李锋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利用生态链理论,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过程进行生态化重构,将其分为同化、生长和利用3个阶段,将3个阶段的效率乘积视为1个生态层级的创新效率,进而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2008~201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3个阶段和整体的静态与动态创新效率。结果发现:7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高于自然生态效率,各产业因特点不同差异性较大。创新效率提升过程中,技术效率的贡献较为明显,技术进步的贡献有待进一步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锋  刘玥含  尹洁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利用生态链理论,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过程进行生态化重构,将其分为同化、生长和利用3个阶段,将3个阶段的效率乘积视为1个生态层级的创新效率,进而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 指数分析2008~201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3个阶段和整体的静态与动态创新效率。结果发现:7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为0.3,高于自然生态效率(0.1),其中同化效率为0.67、生长效率为0.73、利用效率为0.60,各产业因特点不同差异性较大。创新效率提升过程中,技术效率的贡献较为明显,技术进步的贡献有待进一步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健  张艳然  苑清敏  
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省域生态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变趋势和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时空效应。结果表明: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时间惯性和空间依赖性。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即短期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本地生态效率呈"U"型关系,与邻近地区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长期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整体上对生态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未形成显著的溢出效应。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冷云生  刘凤朝  刘则渊  
本文将集群划分为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区域集群,这种划分既能表征集群参与主体的不同,又为研究集群的生成与演化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作者通过对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区域集群演化过程的实证研究,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拓展的规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华  陈思洁  
基于核心能力的视角,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健康创新生态系统所需具备的系统层次的基础核心能力。参照前人对企业核心能力维度的研究,构造了包括协调能力、知识触达能力以及创新扩散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的系统层次核心能力模型,强调这三种能力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创新生态系统自组织、涌现性、协同演化以及适应性的基本要求。实证研究表明,创新生态系统的协调能力、知识触达能力以及创新扩散能力都会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性产生积极作用,而且创新扩散能力还在另外两种能力作用中具有中介效应,由此也进一步表明了创新扩散能力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洪庆  郝雯雯  
为了探索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集群模式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2008—201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GML指数测算包含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创新效率,通过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绿色创新效率间的面板回归及门槛计量模型,考察高新技术产业不同集聚模式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绿色创新效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专业化集聚与绿色创新效率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多样化集聚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正向线性关系,意味着科学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和适当的集聚程度能有效提高绿色创新效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余丁  王蓓  席增雷  
基于产业集聚的外部性视角,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识别了中国30个省域高新技术产业不同的集聚模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及对外开放程度三个环境变量调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模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目前高新企业并没有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导致创新要素资源配置失调,使得企业创新活力受到抑制。此外,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模式与环境变量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检验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动区域创新的提升;同时,市场化水平及外商投资水平的提高能够改善高新企业竞争关系,进而优化市场要素资源分配,促进区域创新活动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启平  梁俊启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空间集聚特征,但是五个行业的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从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政府干预三个方面分析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空间集聚因素,研究表明这三个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空间集聚都具有显著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国强  
作为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先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面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新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日益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但受基础条件、市场、环境以及体制和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依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为进一步维护新疆高新技术产业安全,今后新疆在高新技术产业安全发展方面,应积极吸纳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安全管理经验,制定具有疆内特色的产业安全维护对策。一要转变认识,强化政策引导;二要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三要加强科技投入和创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四要加强园...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红  左金萍  
科学有效的价值获取机制是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通过对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主导的比利时微电子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案例的探索性和解释性研究,详细阐述其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独特价值获取机制,据此提出"协调者"知识产权价值获取概念模型,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获取理论研究和实践拓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