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9)
2023(8569)
2022(7300)
2021(6321)
2020(5614)
2019(12774)
2018(12516)
2017(24671)
2016(13234)
2015(15159)
2014(15406)
2013(15579)
2012(14679)
2011(13352)
2010(13311)
2009(12356)
2008(12507)
2007(11480)
2006(9756)
2005(8684)
作者
(40677)
(34321)
(34259)
(32653)
(21513)
(16367)
(15593)
(13517)
(12663)
(12250)
(11555)
(11283)
(10817)
(10765)
(10718)
(10709)
(10690)
(10251)
(9936)
(9817)
(8583)
(8469)
(8462)
(7805)
(7682)
(7640)
(7620)
(7517)
(6924)
(6875)
学科
(66488)
经济(66438)
(41513)
管理(40157)
(33160)
企业(33160)
方法(31104)
数学(27588)
数学方法(27399)
(17637)
技术(15411)
中国(14817)
地方(14797)
业经(14129)
(13922)
(12359)
贸易(12359)
(11981)
农业(11893)
(11752)
产业(11194)
(10052)
环境(9442)
(9026)
地方经济(8911)
技术管理(8386)
(8350)
金融(8348)
(8343)
银行(8315)
机构
学院(204122)
大学(202874)
(90650)
经济(88973)
管理(80576)
理学(70041)
理学院(69323)
管理学(68289)
管理学院(67900)
研究(67802)
中国(49361)
(41905)
科学(41806)
(37699)
(36174)
(34840)
研究所(31798)
业大(31762)
中心(31610)
财经(30906)
(30686)
农业(28777)
经济学(28718)
(27970)
经济学院(26397)
北京(26056)
(25261)
师范(25003)
(24093)
(23930)
基金
项目(138128)
科学(108901)
研究(100094)
基金(99984)
(87115)
国家(86465)
科学基金(73955)
社会(64858)
社会科(61849)
社会科学(61829)
(55513)
基金项目(53416)
自然(46782)
(45999)
自然科(45709)
自然科学(45696)
教育(45291)
自然科学基金(44895)
资助(40471)
编号(39749)
(31702)
重点(31258)
成果(30924)
(30888)
(30017)
创新(28183)
课题(27327)
国家社会(27154)
科研(26313)
教育部(26296)
期刊
(94741)
经济(94741)
研究(55907)
中国(36938)
(32366)
学报(31511)
科学(29545)
(29022)
管理(27545)
大学(23355)
学学(22238)
农业(22191)
技术(20855)
教育(17347)
业经(16288)
经济研究(15743)
财经(15333)
(15158)
金融(15158)
问题(13392)
(13379)
技术经济(13350)
(12516)
科技(10995)
统计(10765)
(10616)
商业(10613)
(10307)
理论(9468)
(9457)
共检索到290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世红  谭开明  
本文从系统协同效应的视角,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理论根源,构建了资源协同、制度协同、集聚协同和竞争与协作协同共同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效应体系,设计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机制模型框架,提出了实现协同效应的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史欢  李洪波  
近年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知识外部性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因素,其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溢出效应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以91个城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知识外部性的Mar效应和Jac效应进行测度,并给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外部性的辐射范围,定量计算知识外部性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效应。结果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过程中产业内知识溢出效应更大,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Jac外部性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更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同时兼论了Mar效应和Jac效应,将样本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结论更具有区域针对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綦良群  李楠  
近年来集群化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对其形成机理及集聚效应的研究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一般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以及其产生的集聚效应,在对比一般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集聚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其内在联系及区别,旨在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钟  何建莹  
本文借助C-D函数,实证并分析了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内资企业产出、自主创新能力、新产品开发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通过竞争效应、人员流动效应、示范效应以及产业关联效应等带动高新技术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内资高新技术企业产出总量增加;但较大的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和较弱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抑制了FDI对航空航天器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较高的外资企业市场集中度和市场开放度,不利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以及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新产品市场开发。文章据此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地利用外资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双华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外部性和不确定性,体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准公共产品”的特点,因此,各国政府都采取多种财税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吸引高新技术人才。本文就是在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人才政策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运用财税政策手段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人才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綦良群  毛雨  
本文运用协同学理论,在对经济系统协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传统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关系与协同效应,确定出支配系统发展的序参量,并通过对序参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促进系统整体协同有序发展的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江  
集群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然而,能否协同使用集聚区内企业间的资源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功的关键。本文在综合产业集群理论和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并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对协同创新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新  王敏晰  
结合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运用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对我国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中2001~2005年数据重新整合,测算了直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等一系列经济参数,定量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间的关联效应,并对其关联效应进行归类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与相关产业部门的关联效应以及波及程度的比例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燕  孙超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内在联系以及两类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采用动态面板GMM模型,验证了2003-2016年我国各省级地区两类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产业协同集聚通过促进产业分工精细化、产业链不断延伸及互补性产业共同成长,进而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通过要素耦合效应和产业间共生经济效应,显著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但在技术知识溢出效应和负产出增加的双重影响下,对产业结构清洁化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且上述影响在地区上呈现出东部优于中、西部的态势。从产业配对分析上看,进入壁垒高、产品研发到应用周期长的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程度更高,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协同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柯艺高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意义重大。本文运用供需理论探讨了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实施效应,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这些政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税收政策效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重庆市税务学会课题组  江来喜  贾利华  陈志福  关希欣  黄欣  
高新技术产业是创新的重要载体,税收优惠政策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激励措施。本文从对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效应分析入手,剖析了税收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税收政策和管理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重庆市税务学会课题组  江来喜  贾利华  陈志福  关希欣  黄欣  
高新技术产业是创新的重要载体,税收优惠政策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激励措施。本文从对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效应分析入手,剖析了税收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税收政策和管理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谭前进  聂鸿鹏  于涛  
使用2009-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静态空间杜宾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考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韧性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长短期效应差别以及市场化水平作用。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经济韧性之间具有显著“U”型影响关系。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经济韧性均存在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当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尚处于初期阶段,其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效应为主;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市场化水平的交互项并不显著。对此,应推动区域集中布局,实现高新技术企业错位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改善跨区域负向空间溢出格局;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降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负向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蒋雪梅  刘轶芳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表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WIOD),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测算对比了各主要经济体从中、美两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中获取的实际经济利益和为此承担的隐含碳排放。测算结果表明,在过去十余年间,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将低附加值、高污染的原材料生产转移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将高附加值、低污染的高端元器件生产留在本国内部,在从电子信息产业全球贸易中获得绝大部分经济利益的同时,将大量污染留给了中国。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来看,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产值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我国只是较多的参与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劳动密集型的环节而已,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并不高,仍需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争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立岩  
本文认为,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形成规模,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良好的外部经济效应,但就业吸纳能力相对较弱,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偏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文章提出,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拉动就业。同时,高新技术主管部门应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结合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按照国家和黑龙江省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规划,形成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对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给予重点支持,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