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3)
2023(8508)
2022(6797)
2021(5986)
2020(5251)
2019(11489)
2018(11403)
2017(22052)
2016(11370)
2015(12585)
2014(12558)
2013(12809)
2012(11508)
2011(10035)
2010(10233)
2009(9652)
2008(9891)
2007(9048)
2006(8018)
2005(7419)
作者
(33000)
(27596)
(27579)
(25811)
(17610)
(12746)
(12464)
(10732)
(10244)
(9996)
(9295)
(9139)
(8975)
(8632)
(8406)
(8328)
(8297)
(8013)
(7884)
(7753)
(6832)
(6810)
(6749)
(6368)
(6198)
(6133)
(6085)
(5995)
(5552)
(5339)
学科
(76507)
(73617)
企业(73617)
(62243)
经济(62186)
管理(56711)
业经(28167)
方法(25838)
技术(21600)
(20524)
(19614)
(17586)
财务(17576)
财务管理(17570)
数学(17531)
数学方法(17454)
企业财务(16635)
农业(15237)
技术管理(13402)
(12994)
(12857)
(12849)
企业经济(12699)
产业(12265)
理论(11799)
经营(11569)
中国(11462)
(10748)
地方(10060)
(9690)
机构
学院(178612)
大学(169469)
(82691)
经济(81481)
管理(80889)
理学(69466)
理学院(68979)
管理学(68450)
管理学院(68114)
研究(50281)
中国(40290)
(35451)
(34552)
财经(28478)
科学(27916)
(27872)
(26848)
(25662)
(24253)
经济学(24149)
业大(23862)
商学(23651)
商学院(23444)
中心(23321)
经济管理(22573)
经济学院(22028)
(21778)
研究所(21578)
北京(21190)
农业(21054)
基金
项目(115003)
科学(94109)
研究(87616)
基金(85107)
(71902)
国家(71233)
科学基金(64709)
社会(59106)
社会科(56526)
社会科学(56512)
(47546)
基金项目(45739)
自然(40110)
自然科(39251)
自然科学(39241)
自然科学基金(38630)
教育(37622)
(36688)
编号(35037)
资助(33097)
(31742)
(29366)
创新(26367)
(26346)
成果(25600)
(24937)
国家社会(24921)
重点(24870)
(24141)
人文(22967)
期刊
(94965)
经济(94965)
研究(48452)
管理(36855)
(31445)
中国(31112)
(25697)
科学(21937)
技术(21526)
业经(18914)
农业(18411)
学报(18411)
大学(15099)
财经(14680)
技术经济(14638)
经济研究(14629)
学学(14621)
(13183)
金融(13183)
(12969)
(12837)
问题(12162)
教育(10818)
现代(10694)
商业(10586)
财会(10348)
科技(10316)
世界(9553)
经济管理(9252)
(9013)
共检索到263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荣仲  蒲云  祝建军  
本文首先阐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企业知识共享的原理,建立并运用二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试图分析在集群内部两个企业之间知识共享如何展开,他们在多大程度进行合作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以及实施知识共享对企业产品市场价格和利润的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方伟  杨眉  
自主创新和知识溢出是技术落后企业提高知识存量、实现技术追赶的两个主要途径。知识溢出作为产业集群的显著特征之一,对产业集群的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首先,以Verspagen&Cani?ls的知识溢出模型为基础,结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点,构建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模型。然后,以此模型为分析工具,深入分析知识溢出和自主创新共同作用的技术落后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知识存量差距范围,以及知识溢出各影响因素对技术追赶的影响,并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落后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冷云生  刘凤朝  刘则渊  
本文将集群划分为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区域集群,这种划分既能表征集群参与主体的不同,又为研究集群的生成与演化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作者通过对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区域集群演化过程的实证研究,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拓展的规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德洪  罗永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产业链条。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传统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存在产业缺乏特色、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和分工、园区内欠缺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等问题。因此,整合园区内企业群,完善园区产业链,并使之能与园区外部产业对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新产业园区完成二次创业的关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史欢  李洪波  
近年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知识外部性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因素,其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溢出效应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以91个城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知识外部性的Mar效应和Jac效应进行测度,并给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外部性的辐射范围,定量计算知识外部性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效应。结果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过程中产业内知识溢出效应更大,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Jac外部性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更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同时兼论了Mar效应和Jac效应,将样本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结论更具有区域针对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飞绒  丁仲芳  胡祝琳  李小敏  
分别用专业化指数和多样化指数衡量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群内知识溢出(即Mar溢出)和集群间知识溢出(即Jac溢出)。以浙江省13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聚集的驱动因素,计算了其知识溢出半径并总结了其知识溢出辐射范围。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Mar知识溢出和Jac知识溢出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省沿海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主要受多样化知识溢出驱动,浙江省内陆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聚主要受专业化知识溢出驱动;Jac知识溢出既能促进集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世红  谭开明  
本文从系统协同效应的视角,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理论根源,构建了资源协同、制度协同、集聚协同和竞争与协作协同共同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效应体系,设计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机制模型框架,提出了实现协同效应的路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华  
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相比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表现出许多新特征 ,如快速增长性、创新推动性、功能灵活性、网络协作性、辐射全球性等。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功能最优化 ,促进区域经济有效增长 ,必须形成一个科学的运作系统 ,这就是文中给出的基于知识中心和技术中心、企业家和创业者、天使资金和风险资金、地方政府和非正式组织、核心产业和辅助产业五个方面要素构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范方志  周剑  谭燕芝  
外部经济导致高新技术产业以集群方式发展 ,集群是集群单元、集群模式和集群环境构成的开放式系统 ,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当前国际经济联系最重要的工具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姚春生  邹晶  杨中楷  
本文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视为生态学中的"群落",首先分析了群落生成的内在机理,指出群落中知识的流动是群落形成与进化的最重要载体,然后就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的外部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产学研合作足群落生成和发育的基本实现形式,风险投资为群落的成长壮大提供动力保证,而创新文化环境是群落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水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綦良群  李楠  
近年来集群化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对其形成机理及集聚效应的研究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一般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以及其产生的集聚效应,在对比一般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集聚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其内在联系及区别,旨在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