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7)
2023(12993)
2022(10786)
2021(9708)
2020(7935)
2019(17611)
2018(17090)
2017(32707)
2016(17350)
2015(18933)
2014(18616)
2013(18708)
2012(17507)
2011(15807)
2010(15711)
2009(14279)
2008(13580)
2007(11817)
2006(10677)
2005(9368)
作者
(52798)
(44311)
(44041)
(41855)
(28152)
(21248)
(19743)
(17260)
(16689)
(15334)
(15318)
(14628)
(14351)
(13698)
(13687)
(13650)
(13038)
(12842)
(12751)
(12519)
(11034)
(10895)
(10619)
(10123)
(10032)
(9812)
(9599)
(9362)
(8963)
(8550)
学科
(97074)
经济(96998)
管理(47556)
(44852)
(33793)
企业(33793)
方法(32188)
数学(28667)
数学方法(28447)
地方(26135)
中国(23072)
(22284)
业经(19234)
(18580)
技术(16356)
农业(16107)
地方经济(16013)
(15022)
产业(14362)
环境(14069)
(13634)
贸易(13625)
(13074)
(12325)
(10974)
(10666)
(10112)
金融(10109)
(9881)
理论(9716)
机构
学院(253615)
大学(251950)
(116458)
经济(114292)
研究(94395)
管理(94261)
理学(81771)
理学院(80716)
管理学(79364)
管理学院(78885)
中国(67756)
科学(59063)
(53458)
(48037)
(47440)
(45838)
研究所(44106)
中心(41764)
业大(40911)
(38073)
农业(37392)
财经(37292)
经济学(37151)
(34326)
(33835)
经济学院(33404)
北京(33073)
(32856)
师范(32438)
(29803)
基金
项目(177083)
科学(139354)
基金(129413)
研究(122656)
(115696)
国家(114805)
科学基金(97617)
社会(82299)
社会科(78342)
社会科学(78324)
(69787)
基金项目(69784)
自然(63297)
自然科(61813)
自然科学(61796)
自然科学基金(60656)
(58589)
教育(53228)
资助(50834)
编号(45726)
(41183)
重点(40373)
(37739)
(37505)
国家社会(35403)
创新(35319)
成果(34203)
计划(33638)
科研(33309)
发展(32591)
期刊
(132215)
经济(132215)
研究(75786)
中国(47513)
学报(42979)
(41954)
科学(40497)
管理(34337)
(33936)
大学(31574)
学学(30521)
农业(28413)
经济研究(22732)
技术(22724)
业经(19942)
问题(18934)
财经(18820)
(18701)
金融(18701)
教育(16630)
(16578)
(15622)
技术经济(15229)
科技(13435)
资源(13302)
(12583)
统计(12407)
现代(12202)
商业(11995)
(11910)
共检索到376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毅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空间面板模型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经研究发现: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显著的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的联系也逐渐紧密,作为城市群先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出现空间分散趋势,且这种趋势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形成明显正向作用。这种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散化趋势是一种资源共享性的产业链分工趋势,并长期影响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崔大树  谢慧明  
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和区位模式演变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空间角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问题之一,大多数的研究成果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趋向于集聚。我们在研究这一问题中发现,目前在我国部分发达地区集聚分布的趋势并不明显,并表现出新的特征。例如在长江三角洲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洪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助于长三角区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金融能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2001-2017年间,长三角区域沪苏浙皖三省一市金融广化、金融深化以及金融风险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显著。金融广化与金融深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金融风险则抑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对长三角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金融广化对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金融深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按照沪浙苏皖的顺序依次减小。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受金融风险的影响最小。为了增强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正向影响,应提升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水平,稳妥推进金融广化,开发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金融新产品,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健  
人口在产业和城镇之间的均衡发展程度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尤为重要。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国内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因此,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对人口在产业和城镇之间的均衡发展程度进行了测度,并探讨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人口在产业和城镇之间均衡发展的路径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健  
人口在产业和城镇之间的均衡发展程度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尤为重要。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国内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因此,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对人口在产业和城镇之间的均衡发展程度进行了测度,并探讨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人口在产业和城镇之间均衡发展的路径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鹏  唐欣  彭文武  陈慧卿  
现有研究表明,创新资源协同可以大幅度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学术界对潜在创新要素空间关联的研究还较为少见,同时也未就其与高技术产业升级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研究重点在探究潜在创新要素协同的空间关联属性,并利用引力模型以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科学地探究其对于高技术产业升级产生的影响。本文选择长江三角地区147个县级行政区作为研究样本,代表空间层面;时间横截面数据为2002年至2016年,代表时间层面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地区的潜在创新要素协同具有较为典型的空间集聚关联特点,除2009年度之外,其空间集聚水平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长三角地区潜在创新要素协同的空间关联对该地区高技术产业升级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直接效果为提升该地区高技术产业升级程度,并且间接地促进临近区域的集聚程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韬  
随着城市群的兴起,集聚经济的优势产生于"邻近空间"的交互作用中,应该构建包含"空间"维度的逻辑体系、法则和模型。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并行的,城市间的关系对城市自身和城市群整体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探索性地统计分析、空间权重矩阵、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选取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后的26个城市为样本,分析城市间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对城市及其他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空间—产业"已形成有效互动,二三产业发展、FDI对本地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弱化其他城市经济发展,资本存量和人口密度对本地和其他城市经济发展均产生正向影响。长三角城市群未来要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索城市群的协同管理机制,在从整体上规划好城市群发展的同时,将"城市间合作"作为区域发展机制的重要内容,通过产业分工强化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关系和行为,重点解决城市经济联系不充分、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构建网络化城市布局形态,推进横向错位发展和纵向分工协作的城市群空间格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惠民  逯进  
基于2000-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数据,运用时空耦合模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间的协调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指数均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且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发展指数增幅进一步扩大,而经济增长指数增幅则有所减弱。时空耦合分析显示,该区所有市域的耦合值均已进入协调发展的状态,但耦合增幅放缓,存在"核心—外围"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各市际间尚未显现耦合趋同;同时,考察期内二者空间重心偏离度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耦合度的提升,应当警惕金融要素脱离实体经济,以避免促进经济的金融化与投机化,形成泡沫与系统性风险。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惠民  逯进  
基于2000-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数据,运用时空耦合模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间的协调发展态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指数均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且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发展指数增幅进一步扩大,而经济增长指数增幅则有所减弱。时空耦合分析显示,该区所有市域的耦合值均已进入协调发展的状态,但耦合增幅放缓,存在"核心—外围"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各市际间尚未显现耦合趋同;同时,考察期内二者空间重心偏离度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耦合度的提升,应当警惕金融要素脱离实体经济,以避免促进经济的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迪  钟绍军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阐述了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的影响过程,并以长三角城市群66县市1996—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首先借助引力模型测算出各城市在城市群中的资本流动程度,随后采用本文构造的条件Markov链模型考察资本流动水平对俱乐部趋同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前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特征,即使经过五年时间的积累,高增长水平和低增长水平俱乐部趋同现象依然很明显;(2)在资本流动水平较低时,低增长俱乐部趋同程度加深,而资本流动水平较高时,高增长俱乐部趋同程度加深。考虑到长三角城市群中资本流动高水平城市主要处于经济增长高水平俱乐部,而低水平城市主要处于经济增长低水平俱乐部,从而较好解释了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现象。因此长三角城市群应该进一步提高资本流动水平,以实现各俱乐部间的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韬  郭志仪  
城市空间演化及城市产业升级已成为各国区域经济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空间演化的内在动因来自于产业价值链的空间重组、调整和转移。城市、城市群本质上是产业价值链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空间演化的过程也是产业价值链增值的过程,城市空间价值的不断提升也必然会带来产业的升级效应。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空间面板SEM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以上海市为中心的城市价值链的产业升级效应显著,城市(群)空间演化符合价值链规律。基于实证研究,建议通过城市价值链推动城市发展,利用价值链的增值原理实现城市的合理分工和产业升级,以提升整个城市(群)的竞争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志明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存在三种典型的集群模式,即产业关联型模式(长沙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专业型平台共享型模式(浏阳生物医药园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卫星围绕型模式(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技术公共平台能力、配套体系和特色产业基地是集群模式形成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戴明锋  李宗和  吴翌琳  
本文运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采用经济权重矩阵的方法,充分考虑空间距离对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对长三角地区2014—2018年高新技术五大产业的竞争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研究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结论与现实经济总体状况一致,空间因素对地区产业竞争力明显,长三角地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最强,浙江和上海竞争力相差不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新明  徐长乐  朱元秀  
为了促进长三角高新区的健康发展和对该地高新区现状的合理评价,通过借鉴国内外对高新区发展的评价,针对长三角地区的高新区发展状况建立了一个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利用AHP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利用熵值法计算出长三角高新区的发展水平,然后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该区域内高新区发展水平差距极大,规模经济和结构经济指标差别较为突出;其中上海张江高新区整体水平最高,苏州次之,其他地区高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研究发现各地的工业基础、科研能力、风险资本、政策法规等产业要素不同是造成高新区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最后给出相对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梦昱  沈坤荣  
人才是国家和地区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本文利用时间空间双固定效应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人才引进政策实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人才引进政策实施不仅对本地经济增长存在"U"型影响,对关联地区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也存在非线性"U"型空间溢出效应,表现为由政策实施前期的"虹吸效应"转变为政策后期的"扩散效应"。人才引进政策工具中,科研支持和税收优惠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U"型非线性影响,而住房保障则表现出正向线性关系。人才引进政策主要通过科技研发创新、制度环境改善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三个途径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