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6)
2023(4272)
2022(3506)
2021(2980)
2020(2512)
2019(5478)
2018(5307)
2017(10273)
2016(4849)
2015(5370)
2014(4932)
2013(4993)
2012(4676)
2011(4191)
2010(4050)
2009(3593)
2008(3436)
2007(3181)
2006(2706)
2005(2393)
作者
(15209)
(12744)
(12706)
(12108)
(7901)
(5927)
(5602)
(4989)
(4668)
(4406)
(4322)
(4189)
(4117)
(3995)
(3989)
(3952)
(3913)
(3683)
(3598)
(3580)
(3202)
(3146)
(3112)
(2898)
(2808)
(2761)
(2740)
(2661)
(2534)
(2524)
学科
(29152)
经济(29146)
(18360)
管理(16061)
(15316)
企业(15316)
技术(12330)
方法(9386)
产业(9048)
业经(7778)
数学(7701)
地方(7662)
数学方法(7661)
(7112)
技术管理(6630)
中国(5288)
农业(5126)
地方经济(5115)
结构(5001)
(4378)
环境(4198)
(4183)
贸易(4182)
(4043)
关系(3754)
产业结构(3689)
(3530)
新技术(3515)
高新(3510)
高新技术(3510)
机构
学院(76522)
大学(73860)
(36003)
经济(35508)
管理(31859)
理学(28078)
理学院(27766)
管理学(27450)
管理学院(27304)
研究(26732)
中国(17707)
科学(16776)
(15130)
(13059)
研究所(12107)
(12045)
中心(11860)
(11810)
业大(11749)
(11320)
经济学(10884)
财经(10086)
经济学院(9930)
(9845)
(9732)
师范(9638)
技术(9561)
农业(9520)
经济管理(9321)
北京(9264)
基金
项目(56939)
科学(46461)
基金(41922)
研究(41377)
(37173)
国家(36960)
科学基金(32321)
社会(28281)
社会科(27225)
社会科学(27220)
(23597)
基金项目(23142)
自然(20111)
自然科(19671)
自然科学(19670)
自然科学基金(19344)
(18943)
教育(17110)
编号(15202)
资助(15064)
(14573)
(13777)
重点(13249)
创新(12930)
国家社会(12436)
发展(11926)
(11888)
(11759)
课题(10671)
(10567)
期刊
(38319)
经济(38319)
研究(19460)
中国(13811)
管理(12321)
科学(11955)
(10797)
学报(10474)
技术(10034)
农业(8004)
大学(7886)
学学(7708)
(7657)
业经(7047)
技术经济(6533)
科技(6374)
经济研究(6303)
教育(5152)
问题(5060)
财经(4671)
(4647)
(4310)
(4187)
论坛(4187)
商业(4162)
(4092)
资源(3961)
现代(3858)
(3646)
统计(3536)
共检索到105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晓梅  
浅析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机理及功能效益江苏省科技情报所王晓梅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是我国继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又一重要举措。因此,充分认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形成机理及功能效益,因地制宜适时地加快它的发展,优化高新技术及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寿德,张春莹  
国际上最早成功的高新技术产业带(简称高新带)是美国128号公路高科技带,由128号公路把各公司与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相连接,目前128号公路高科技带是世界上仅次于硅谷的第二大微电子中心。出现在法国南部的高新带,很快地向东西方延伸,意欲在下世纪初在欧洲独占鳌头。中国在江苏沿江、京津塘沿线、珠江三角洲、陕西关中等地区已形成规模较大的高新带。在环渤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寿德,张鹏翥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不但可以有效地支撑和拉动陕西经济的增长、创造以知识为核心要素的资源配置新方式、而且可以成为陕西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驱动器、刺激和强化陕西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改变陕西经济空间格局的重要力量,并能成为西部开发的中转站,对西部开发起先导、示范、带动、辐射等作用。本文分析了发展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优势与机遇等问题,提出了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领域、探讨了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和政策保障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怀良  
构建成(都)绵(阳)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带对四川和西部地区知识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成(都)绵(阳)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成(都)绵(阳)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的战略。并针对该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①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②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建立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③发展风险投资,拓宽投资渠道;④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结合起来,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⑤强化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强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寿德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不但可以有效地支撑和拉动陕西经济增长 ,创造以知识为核心要素的资源配置新方式 ,而且能成为陕西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驱动器 ,刺激和强化陕西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改变陕西经济空间格局。同时 ,其特殊的区位优势能在我国经济开发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中作为中转加压站 ,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先导、示范、带动、辐射和媒介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直雄  王向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君萍  王敏  
文章以关中高新产业带为例,对创业风险投资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创业者评价指标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基于关中地区风险投资绩效评价的特点应该提高对创业者综合素质的重视;加大地方政府的支持程度;引导创业资金合理分配;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风险企业退出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茂吉  
本文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概念.重点对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概况和技术创新活动的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了不利于产业带技术创新的障碍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冷云生  刘凤朝  刘则渊  
本文将集群划分为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区域集群,这种划分既能表征集群参与主体的不同,又为研究集群的生成与演化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作者通过对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区域集群演化过程的实证研究,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拓展的规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和东  陈雷  
建立互利共生、偏利共生以及竞争共生三种演化模型,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生态系统的主体集聚演化机理;建立熵变模型,分析生态系统整体演化机理;依据生命周期理论,揭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生态系统各阶段演化动力与机理。发现:(1)互利共生条件下,高新技术供给群落与需求企业群落共生后的产出大于共生前的产出。(2)偏利共生条件下,配套企业的产出水平会大于企业独立运作时的产出水平。(3)适度竞争有利于维持创新生态系统主体的竞争共生。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陆军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密切联结京津冀地区核心城市,提升区域交通运输和物流联系能力的一个区域共享型的基础设施。近年来,基于区域的劳动分工与生产协作的内在推动,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高速公路沿线集中布局的趋势日益明朗。京津塘高速公路已经成为实现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空间骨架,因此也被称之为京津冀地区的科技新干线。本文借鉴美国128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的经验教训,对京津塘线型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背景、发展趋势与未来规划进行论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国家商务部联合课题组  
作为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沿海地区,其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近60%,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88%,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6%,商品出口占全国的90%以上。目前,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焱霞  
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的川渝两地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区域。高新技术发展新特点为川渝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川渝两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应抓住机遇,积极构建、发展川渝高新技术产业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