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09)
2023(14135)
2022(11981)
2021(10782)
2020(9236)
2019(20432)
2018(20069)
2017(38080)
2016(20806)
2015(23095)
2014(22567)
2013(22334)
2012(20818)
2011(18986)
2010(18873)
2009(17511)
2008(17446)
2007(16009)
2006(13752)
2005(12015)
作者
(63227)
(53042)
(53005)
(49965)
(33446)
(25575)
(23908)
(20785)
(19679)
(18644)
(17990)
(17591)
(16970)
(16642)
(16463)
(16448)
(16413)
(15734)
(15335)
(15212)
(13449)
(12920)
(12885)
(12074)
(11934)
(11789)
(11731)
(11656)
(10770)
(10614)
学科
(90006)
经济(89931)
(62104)
管理(61105)
(50700)
企业(50700)
方法(38386)
数学(33117)
数学方法(32855)
(24729)
中国(22859)
技术(22343)
地方(21464)
业经(20824)
(20175)
(18624)
(17537)
贸易(17531)
(16993)
农业(16857)
(15433)
产业(14256)
技术管理(13950)
(13268)
银行(13204)
环境(13065)
(13052)
理论(13021)
(12901)
金融(12899)
机构
学院(301941)
大学(300116)
(126151)
经济(123688)
管理(115876)
研究(105810)
理学(100635)
理学院(99442)
管理学(97851)
管理学院(97268)
中国(77101)
科学(67793)
(63019)
(59470)
(55188)
(53150)
研究所(50682)
业大(50192)
中心(48488)
农业(47406)
(46030)
财经(43020)
北京(39121)
(39029)
经济学(38581)
(38457)
师范(37942)
(37914)
(36277)
经济学院(35119)
基金
项目(208268)
科学(163560)
基金(149878)
研究(146811)
(133838)
国家(132723)
科学基金(112349)
社会(94001)
社会科(89269)
社会科学(89243)
(84376)
基金项目(80572)
自然(73570)
自然科(71905)
自然科学(71880)
(70966)
自然科学基金(70653)
教育(66573)
资助(58993)
编号(57518)
(48752)
重点(47933)
(47208)
(44959)
成果(44919)
创新(44857)
计划(40563)
课题(40508)
科研(39972)
(39337)
期刊
(134926)
经济(134926)
研究(81892)
中国(59111)
学报(53770)
(53073)
科学(48362)
管理(42368)
(40509)
大学(39064)
学学(37236)
农业(36072)
教育(29961)
技术(27493)
(24480)
金融(24480)
业经(23236)
经济研究(22329)
财经(21011)
(20641)
(18275)
问题(18116)
科技(18018)
技术经济(17353)
(15536)
商业(15248)
(14752)
(13759)
业大(13757)
统计(13438)
共检索到437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兵  
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的现状,本文展开对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通过建立评价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进步的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的创新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国忠  颜鸷  
定量分析中国不同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差异对加快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运用熵值法和TOPSIS法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东部、中部、西部、东北4个区域31个省市区的综合和单项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比较分析省市区之间的差异,提出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余丁  王蓓  席增雷  
基于产业集聚的外部性视角,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识别了中国30个省域高新技术产业不同的集聚模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及对外开放程度三个环境变量调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模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目前高新企业并没有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导致创新要素资源配置失调,使得企业创新活力受到抑制。此外,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模式与环境变量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检验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带动区域创新的提升;同时,市场化水平及外商投资水平的提高能够改善高新企业竞争关系,进而优化市场要素资源分配,促进区域创新活动的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肖泽磊  项喜章  刘虹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地区综合科技实力的象征,其发展已成为各地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集群的角度分析构成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群的资源要素及其创新网络;并以"中国光谷"为例,运用改进后的结构—行为—绩效(SCP)模型,分析创新要素集聚给"中国光谷"带来的竞争优势,为进一步研究创新网络的运作机理打下基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和东  雷纶源  
以2001-2013年中国30个省市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DEA—TobiT方法对高新技术产业商业化绩效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商业化的技术效率平均值较低,不同区域技术无效率的根源不同;除北京等10省市区,河北等20个省市区存在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北京等6省市区规模效应不变;上海市、江苏省规模效应递减;河北等22个省市区规模效应递增;改革深度、开放程度等关键因素对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有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商业化绩效的针对性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宁凌  苏玉同  欧春尧  
通过梳理三螺旋理论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将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过程解构为“技术基础联结—技术组织创新—技术应用转化”的螺旋过程,进而构建指标体系,并借助2012—2019年相关面板数据,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相结合的实证方法,分析我国沿海11个省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静态和动态效率。研究发现,7年间我国11个省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创新传递效率为0.372,并且各沿海省份创新效率差异较大;在创新效率提升过程中,技术效率的贡献较为明显,技术进步的贡献有待进一步提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旭梅  张旭  王亚娜  
本文结合云模型与概率优势关系,提出基于云概率优势关系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对2010—2015年中国6个区域18个省(直辖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索其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水平及波动情况,分别以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综合能力水平-波动、创新环境水平-波动以及投入-产出为维度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各区域和省(直辖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水平和波动方面差异显著,各区域和省(直辖市)可针对所属类型特点,采取有力措施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协同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楠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共同推动下,当代经济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增加资本的形成、增加劳动投入、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培育人力资本以及推动制度变革,这些要素都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的: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值;另一种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组合价值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就是通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对区域经济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效应,从而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一、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要素的影响高技术产业对生产要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各要素边际生产率的影响上,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可以促进生产要素自身技术结构由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本文运用Bootstrap-Malmquist方法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01~2009年)的技术创新效率变动进行了测算,通过Bootstrap纠偏提高了效率测度的准确性和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2001~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处于不断改善的趋势,而各个连续年度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并不稳定。Bootstrap纠偏估计显示DEA-Malmquist方法得到的TFP变化及其分解指数并不一定是显著的,经Bootstrap纠偏的技术效率值会有所减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董慧梅  李月  汪建苇  侯卫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此可构建创新能力的衡量方法和分析范式。通过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分析,发现政府扭曲创新要素能够提高创新水平,但是难以显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立足于改善创新要素的市场配置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宗宪  丁梦  
文章采用GMM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本土技术转移对我国省际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本土技术不断转移,可以有效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提升;从技术转移形式之间相互作用来看,本土技术转移和国外技术引入存在互补效应,两者相互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但本土技术转移与外商直接投资却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范超  赵彦云  
为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演化规律,探索该产业龙头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文章使用2010年~2015年中关村科技园数据,使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6年间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演化规律,并结合多水平模型深入研究不同因素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机制的异质性。结果显示:(1)科技园产业创新效率整体仍处于偏低水平,但有逐年提升的趋势,不同企业提升速度差异较大;(2)非国有企业整体的创新效率比国企的更高,且提升速度也更快;(3)企业规模增大有利于创新效率的提升,且这种趋势在不同企业之间相对比较一致;(4)政府支持有效地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但作用强度在不同企业中差别较大,对非国有企业的支持效果相对更好;(5)金融支持还未发挥出对企业创新研发的显著支撑作用,仍有较大潜力需要释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  李星星  
创新效率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三阶段DEA模型与Bootstrap方法相结合,在控制环境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省际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同时计算了效率的置信区间。研究表明,目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还比较低,且各省市之间差异较大。所有制结构、政府支持、企业规模和市场结构等环境因素,对于中国不同地区高新技术创新效率影响显著。纠偏后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有所下降,但"东高西低"格局并未改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郄海拓  
基于高新技术产业数据,对相异研发机会下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和考虑控制变量交乘项两种情形下,研发机会水平均对上述关系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且相关系数均为正。区别在于两种情形下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相关系数:不考虑控制变量交乘项时,相关系数先减后增;考虑控制变量交乘项时,相关系数先增后减。此外,从各控制变量及其变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由于各地区具体情况不同,因而认为地方负责人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选择最优要素组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綦良群  李楠  
近年来集群化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对其形成机理及集聚效应的研究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一般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以及其产生的集聚效应,在对比一般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集聚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其内在联系及区别,旨在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