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5)
- 2023(13171)
- 2022(10746)
- 2021(9622)
- 2020(7918)
- 2019(17469)
- 2018(17283)
- 2017(33051)
- 2016(17655)
- 2015(19745)
- 2014(19906)
- 2013(19761)
- 2012(18404)
- 2011(16571)
- 2010(17090)
- 2009(16199)
- 2008(16424)
- 2007(15210)
- 2006(13879)
- 2005(13204)
- 学科
- 济(85067)
- 经济(84936)
- 业(84366)
- 企(76553)
- 企业(76553)
- 管理(72745)
- 业经(30423)
- 方法(28492)
- 财(28146)
- 农(27720)
- 中国(24120)
- 技术(22009)
- 制(21620)
- 地方(20707)
- 务(20319)
- 财务(20285)
- 财务管理(20257)
- 农业(20023)
- 数学(20013)
- 数学方法(19875)
- 企业财务(19222)
- 体(16053)
- 和(15541)
- 策(15081)
- 划(14979)
- 理论(14817)
- 银(14527)
- 银行(14507)
- 融(14090)
- 金融(14087)
- 机构
- 学院(266315)
- 大学(258971)
- 济(115551)
- 经济(113246)
- 管理(105354)
- 研究(89154)
- 理学(88586)
- 理学院(87706)
- 管理学(86746)
- 管理学院(86219)
- 中国(71482)
- 财(57335)
- 京(55551)
- 科学(50044)
- 所(44743)
- 江(44025)
- 财经(43600)
- 农(43286)
- 中心(40579)
- 研究所(39350)
- 经(39261)
- 北京(35538)
- 业大(35265)
- 州(34597)
- 经济学(34261)
- 农业(33294)
- 范(32334)
- 院(32128)
- 师范(32038)
- 财经大学(31674)
- 基金
- 项目(163602)
- 科学(131010)
- 研究(125823)
- 基金(117921)
- 家(100316)
- 国家(99303)
- 科学基金(87235)
- 社会(82026)
- 社会科(77854)
- 社会科学(77840)
- 省(66471)
- 基金项目(61917)
- 教育(56402)
- 划(53463)
- 自然(53200)
- 自然科(51965)
- 自然科学(51954)
- 自然科学基金(51087)
- 编号(50898)
- 资助(46873)
- 成果(41170)
- 发(40535)
- 创(38187)
- 业(37009)
- 制(36772)
- 重点(36622)
- 部(36222)
- 课题(35992)
- 创新(34816)
- 国家社会(33829)
- 期刊
- 济(145207)
- 经济(145207)
- 研究(84718)
- 中国(61292)
- 财(48438)
- 管理(47181)
- 农(43040)
- 科学(34818)
- 学报(33263)
- 融(29490)
- 金融(29490)
- 农业(29394)
- 教育(28933)
- 技术(27833)
- 大学(26925)
- 业经(26366)
- 学学(25471)
- 财经(22541)
- 经济研究(21725)
- 经(19491)
- 问题(18355)
- 业(17132)
- 技术经济(16578)
- 现代(14174)
- 贸(14147)
- 世界(13881)
- 商业(13405)
- 财会(13292)
- 科技(13222)
- 经济管理(12946)
共检索到429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长文 黄天佑 康进武 张晓萍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强化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是“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两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高新枝术和制造业在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研究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二者互动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最后探讨了我国当前实行高新技术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条件和时机。
关键词:
互动发展 结构优化升级 高新技术 制造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季良玉 李廉水
分析中美德三国高新技术制造业成长性、结构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比较三国在创新实力以及转化效益等创新产出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业成长前景良好,增长速度较快;实施错位竞争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结构与美德两国有较大差异;创新投入总量不断增长,转化效益显著提升。但与美德相比,存在创新投入强度偏低、创新实力较弱等问题。鉴于此,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业应当借鉴美德经验,推进自主创新、提升创新效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小芸 芮明杰
笔者在归纳技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三种一般性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上海现状提出上海制造业升级的模式是技术移植+自主创新模式逐步向自主创新+全球合作模式过渡。并进一步剖析在过渡模式条件下高新技术融入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三种路径。研究表明,上海需要从推动传统制造业进行技术改进与创新、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增量产业、推进技术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融合三方面共同加强政策引导,才能全面实现制造业能级的提升。
关键词:
制造业升级 高新技术 模式 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德禄 吴安
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事关老工业基地振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否顺利实现,也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在过去的实践中,重庆已取得较大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由于工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使得其改造提升的任务繁重。要做好这件事,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方的协同作战。
关键词:
高新技术 改造提升 制造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綦良群 毛雨
本文运用协同学理论,在对经济系统协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传统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关系与协同效应,确定出支配系统发展的序参量,并通过对序参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促进系统整体协同有序发展的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綦良群 王威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存在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基本关系,应用博弈理论从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研发、委托代理两方面分析二者的非合作博弈关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形成二者的非合作博弈纳什均衡;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非合作博弈存在剩余收益,所以二者还可能进行合作博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应志为 李全亮
分别对我国深沪上市的高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公司2007年至2012年高级管理人员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在传统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显著有效,而在高新技术产业效果不显著。该情况与高新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中高管持股结构分散、资产规模偏小、资产负债率低、短期市盈率高以及国有企业占比较高有关。
关键词:
高新技术 制造业 上市公司 高管股权激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哲力 廖桂铭 吴滨
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体现。本文以国家级高新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是否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与没有设立国家级高新区的城市相比,国家级高新区所带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区域内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该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非资源型城市中更为明显,但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资源型城市的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并不能带来相同的功效。机制检验发现,东部与中部地区的国家级高新区通过集聚人力资本、优化产业结构渠道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国家级高新区难以形成人力资本集聚效应与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无法有效赋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升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窦子欣 孙延明 郭秀强
首先探讨企业创新制度前因,判断选择性和普惠性制度诱导分别对企业实质性和策略性创新的影响情况。基于此,使用企业内部研发机构进行调节分析。最后,进行异质性检验、稳健性检验以及因果性检验。结果发现:(1)选择性制度更能诱导企业实质性创新;普惠性制度则更能诱导企业策略性创新;(2)在企业内部研发机构调节下,制度诱导对企业实质性创新作用更显著;(3)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更能凸显制度诱导作用效果。研究证实企业内部研究机构对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政府应鼓励并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设立内部研发机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培浩 李阳
高新技术制造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2015年至2021年间A股上市的903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获得6 321个样本数据,利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高新技术制造业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以及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和审计意见、监管评价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针对高新技术制造业的税收优惠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创新产出,且税收优惠对监管意见较好的企业有更显著的激励效应。同时,税收优惠通过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企业研发产出,从而发挥企业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企业审计评价对研发投入的中介路径仅能在前半路径表现出调节效应,而在后半段路径不能表现出调节效应,监管评价对研发投入的中介路径在前后路径均表现出调节效应。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推动着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因此,深入研究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税收优惠、研发投入和监管评价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有助于掌握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国力至关重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丽华
在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中,海峡两岸的产业生命周期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合作,有利于发挥两岸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各自的优势,推进海峡两岸高新技术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关键词:
产业生命周期 高新技术产业 海峡两岸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国良 赵曦 田亚东
全面系统地进行中国西部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研究 ,对于认识德阳装备制造业的现实态势、主要问题和约束因素 ,科学构建中国西部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支撑体系 ,有序推进中国西部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 ,乃至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映果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主要从启动和实施863计划和火炬计划两个方面展开和推进。一、863计划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863计划是根据我国4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耿东 付亭 曹文彬
作为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制造企业是制造业的主力军,研究其财务预警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选取深沪A股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为样本,充分考虑不同历史时期的财务状况对当前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提出了基于Logistic-BP神经网络的动态财务预警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基于面板数据的动态预警模型能更好地体现财务危机状况,具备良好的预警精度。动态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和传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树兵 朱永新
高等教育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支持和推动作用 ,如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的技术创新与进步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化氛围的形成 ;同时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高等教育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如有利于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有利于增强高校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 ,有利于高校把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等。充分地认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是促使两者相互支持 ,相互推动 ,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前提。
关键词:
高校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互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