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81)
- 2023(15988)
- 2022(13571)
- 2021(12578)
- 2020(10691)
- 2019(24200)
- 2018(23633)
- 2017(45795)
- 2016(24746)
- 2015(27551)
- 2014(27062)
- 2013(26839)
- 2012(24390)
- 2011(21846)
- 2010(21820)
- 2009(20297)
- 2008(19071)
- 2007(16756)
- 2006(14639)
- 2005(12865)
- 学科
- 济(93982)
- 经济(93874)
- 业(77892)
- 管理(75871)
- 企(67028)
- 企业(67028)
- 方法(46385)
- 数学(40641)
- 数学方法(40269)
- 财(29838)
- 中国(28366)
- 融(27952)
- 金融(27951)
- 银(26025)
- 银行(25952)
- 行(24935)
- 农(24706)
- 业经(22194)
- 务(22019)
- 财务(21950)
- 财务管理(21923)
- 企业财务(21058)
- 制(20942)
- 学(20584)
- 技术(19867)
- 地方(19043)
- 贸(17652)
- 贸易(17638)
- 农业(17367)
- 易(17184)
- 机构
- 大学(349284)
- 学院(347722)
- 管理(139271)
- 济(136787)
- 经济(133894)
- 理学(121643)
- 理学院(120370)
- 管理学(118321)
- 管理学院(117724)
- 研究(113470)
- 中国(89270)
- 京(73279)
- 科学(72043)
- 财(63072)
- 农(62123)
- 所(57428)
- 业大(56641)
- 中心(53266)
- 研究所(52666)
- 财经(51719)
- 农业(49200)
- 江(48845)
- 经(47227)
- 北京(45848)
- 范(42318)
- 师范(41763)
- 经济学(41059)
- 院(40639)
- 州(40358)
- 财经大学(39006)
- 基金
- 项目(244254)
- 科学(190904)
- 基金(178038)
- 研究(172281)
- 家(157328)
- 国家(156033)
- 科学基金(133749)
- 社会(108651)
- 社会科(103275)
- 社会科学(103246)
- 基金项目(95681)
- 省(95614)
- 自然(89748)
- 自然科(87701)
- 自然科学(87677)
- 自然科学基金(86140)
- 划(80724)
- 教育(78702)
- 资助(73225)
- 编号(68945)
- 重点(54738)
- 成果(54091)
- 部(53192)
- 创(51791)
- 发(50914)
- 创新(48358)
- 科研(47446)
- 课题(46530)
- 计划(45590)
- 教育部(45346)
- 期刊
- 济(140290)
- 经济(140290)
- 研究(97245)
- 中国(62999)
- 学报(61785)
- 农(55348)
- 科学(53903)
- 管理(49403)
- 财(49264)
- 大学(45861)
- 学学(43780)
- 融(42269)
- 金融(42269)
- 农业(37616)
- 教育(32854)
- 技术(29351)
- 财经(25396)
- 业经(23127)
- 经济研究(22839)
- 经(21534)
- 业(19545)
- 科技(18603)
- 问题(18044)
- 技术经济(17527)
- 理论(17256)
- 版(16864)
- 业大(16383)
- 图书(16156)
- 实践(15830)
- 践(15830)
共检索到497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宇峰 严湘
本文重点研究了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沪深两市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显著存在股权再融资偏好行为;同时,盈利能力对其显著影响,财务风险水平是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影响因素,国有控股公司对股权融资偏好有所降低,此外其行为是基于较大的内部融资缺口的理性融资行为。基于高新技术企业股权再融资偏好的特殊性,我国要调整适应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融资市场和融资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宗益 骆垠杏
采用Logistic模型,以2007—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150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和检验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决策主要受融资成本、公司特征以及内部人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减弱上市公司内部人攫取私利的动机和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偏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毕金玲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股权融资偏好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学者研究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四个视角,得出了一些政策层面的启示,并对股权再融资的未来研究方向与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融资偏好 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肖泽忠 邹宏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并提供了一种检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说的方法,同时为其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持证据。虽然总体上国有股、法人股和外资股比例对上市公司总的负债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国有控股公司的长期负债率要高于非国有公司。这些结果与"国有股比重高—内部人控制—股权融资偏好"的逻辑不符。在发达国家研究公司财务杠杆决定因素时经常采用的变量,如公司规模、有形资产比率、成长机会和获利能力等,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同样重要,并有着相似的作用。然而,这些决定因素对公司财务杠杆的作用方式却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结果不尽相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秋虹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即IPO)后再次对外发行债券或增资扩股及向外部借款等筹措资金的行为,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低成本筹集资金,加快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优化证券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章卫东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再融资方式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都有明显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行为的分析,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原因 分析 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征 范从来
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应该避免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以减少对公司价值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国内外仍有不少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我国还呈现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这说明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存在一定理论依据。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解释,结论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给上市公司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找到充分的理由。我国不合理的制度背景,产生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倪中新 武凯文
文章基于2001-2013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行为基本符合以内源融资为首要渠道的"啄食顺序理论",盈利能力较高的企业优先选择留存收益作为主要的融资渠道,而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则通过盈余管理获取增发资格。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同其股权结构联系紧密,大股东为获得超额资本收益,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实行高价增发榨取中小股东利益。文章揭示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真实动因,为研究与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提供了实证基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郝以雪 郑劬
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新生力量,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因此,研究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需求,尤其是其股权融资的需求偏好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筛选在沪深两市A股市场上市且于2006~2008年实行过股权融资的118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融资成本、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特征等多个角度实证考察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其股权融资偏好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企业成长性与其股权融资偏好呈显著负相关;股权融资成本、流动负债率与股权融资偏好度没有显著的关系,民营上市公司在做股权融资决策时没有考...
关键词:
民营上市公司 股权融资偏好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牛成喆 张涛 慈佳
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与西方财务理论融资顺序相悖。一方面上市公司利用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股票市场募集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募集资金被大股东占用现象严重,使得不少上市公司成为"空壳"公司,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状况。本文从我国特殊的股权成本、股权结构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大股东 再融资 股权成本 债务成本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剑梅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应首先考虑内源融资,其次是负债融资,最后考虑发行股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为什么不同于成熟理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究竟何在?本文通过对2008~2011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从治理结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关键词:
股权融资 治理结构 偏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祥建 徐晋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股权再融资偏好,现有的研究往往把股权再融资偏好主要归因于融资成本、企业资本规模、自由现金流、净资产收益率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等因素,我们认为这些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特征。基于大股东控制权隐性收益的视角,本文建立了一个模型来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并认为股权再融资偏好的根本原因在于大股东可以通过“隧道行为”获得中小股东无法得到的隐性收益。本文以1998 ̄2002年间的配股公司为样本,分别从投资效率、大股东资源侵占和非公平关联交易的价值效应3个方面考察了大股东的掠夺行为,结果表明股权再融资之后大股东通过各种“隧道行为”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大股东凭借对上...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马崇明
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有悖于西方融资理论和实践,本文从定性与定量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指出了过度股权融资所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融资 偏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雪蓉 钱大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张岗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描述 ,认定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 ,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 ,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文中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