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4)
2023(10782)
2022(9154)
2021(8494)
2020(6850)
2019(15835)
2018(15514)
2017(26972)
2016(15395)
2015(17346)
2014(17640)
2013(17051)
2012(16446)
2011(15075)
2010(15419)
2009(14219)
2008(13946)
2007(12740)
2006(11351)
2005(10588)
作者
(46701)
(39015)
(38668)
(36673)
(24329)
(18589)
(17657)
(15335)
(14927)
(14207)
(13423)
(13061)
(12631)
(12468)
(12307)
(11841)
(11637)
(11582)
(11333)
(11124)
(10045)
(9778)
(9487)
(9005)
(8881)
(8795)
(8707)
(8593)
(8212)
(8021)
学科
(63158)
经济(63090)
管理(40291)
(36927)
(28289)
企业(28289)
中国(23789)
地方(22017)
(19470)
方法(17756)
业经(15563)
数学(14684)
数学方法(14453)
(14061)
(13944)
(13539)
农业(13195)
(12214)
金融(12207)
(12185)
银行(12149)
(11859)
地方经济(11852)
(11595)
(10959)
贸易(10947)
技术(10634)
环境(10532)
(10469)
理论(10269)
机构
学院(211821)
大学(209522)
研究(85051)
(82059)
经济(79968)
管理(74987)
中国(65142)
理学(61539)
理学院(60661)
管理学(59530)
管理学院(59133)
科学(53037)
(50717)
(45102)
(42370)
研究所(40538)
(38976)
中心(38639)
(35384)
北京(33570)
业大(33313)
农业(33041)
(31649)
(31526)
师范(31285)
(28867)
(28713)
财经(28552)
技术(26948)
(25738)
基金
项目(136718)
科学(105029)
研究(101817)
基金(92535)
(82304)
国家(81530)
科学基金(67429)
社会(61089)
社会科(57669)
社会科学(57652)
(56051)
基金项目(48094)
(47878)
教育(46273)
编号(42910)
自然(42004)
自然科(40947)
自然科学(40927)
自然科学基金(40116)
资助(37613)
成果(36489)
(35775)
课题(32350)
重点(32121)
(28366)
发展(28237)
(28214)
(27741)
创新(26425)
计划(25888)
期刊
(105717)
经济(105717)
研究(70081)
中国(59478)
(40374)
学报(36722)
教育(34719)
科学(32632)
(30694)
管理(29868)
农业(27762)
大学(27132)
学学(24886)
(22744)
金融(22744)
技术(21241)
业经(18659)
经济研究(16374)
(15478)
财经(13561)
图书(13114)
问题(13094)
(11861)
(10969)
科技(10922)
(10889)
论坛(10889)
资源(10599)
(10474)
国际(10402)
共检索到360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琴  胡先杰  苏思骐  陆红姝  
为系统研究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采用单案例研究法,结合南京高新区1991—2021年发展历程的分析进行系统性研究,并从创新效率视角对个体国家高新区评价体系实施的效果进行测度评估。研究表明,(1)高质量发展评价要以统计为抓手、以制度为保障,建立统计监测制度是开展评价工作的首要环节;(2)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要有延续性,兼顾动态调整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阶段性的实施周期;(3)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引导高新区聚焦“质”的提升全方位推进工作,以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先杰  姜琴  陆红姝  苏思骐  朱琳  
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领头雁",正日益成为各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新区评价机制则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以南京高新区为例,提出关于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机制构建的若干思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玉林  严娉  谷军健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依据湖北省高新区数据,实证分析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突出问题。研发创新、人力资本、金融发展、产业集聚是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外开放扩大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是双刃剑,显著促进了高新区产业结构升级,但并没有直接提升高新区的生产率水平,且对高新区的经济效益产生了抑制效应;扩大了研发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但降低了研发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政府支持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但过度的政府干预和支持将导致资源错配反而阻碍高新区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边伟军  杨薪钰  罗公利  
本文基于对青岛高新区1992—2018年发展历程的分析,运用单案例探索性方法研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及其背后的机理。结果表明:①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可分为种群形成阶段、群落形成阶段和系统形成阶段;②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是一个动态积累过程,并且是伴随着创新创业资源的聚合、整合和耦合逐渐形成的;③生态系统的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实质上是从个体能力到种群能力、种群能力到群落能力、群落能力再到系统能力三阶涌现的结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解佳龙  
我国创建的高新区总量位居世界前列,而70%左右的高新区创新体系亟待完善。本文构建了"状态-过程"测评体系、成熟度指标框架及其评价模型、两阶段效率测度模型,并选取56个国家高新区进行实证评价,分析其转型发展基础的二象表现,结合聚类阐释了各类高新区的典型特征。其中,中关村和深圳高新区在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均拥有优越的转型条件,在我国高新区转型发展中将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家祥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家高新区赖以快速发展的特殊优势将不断削弱,同时,各级各类开发区间的竞争却日趋激烈,在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的双重作用下,国家高新区如何发挥优势、避免劣势,确立新时期的新定位,是国家高新区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南京高新区为例,从空间不优、保障不佳、产业不强说明其发展存在的逆势。分析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是高新区产学研功能的断裂、内在功能配置的断裂、高新区与行政区功能上的断裂。提出了从产业发展、空间整合、管理体制等方面全方位的进行创新和转型,建设创新型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玉雯  薛伟贤  
为破解西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增长不均衡、不充分突出的困境,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序列型网络RAM模型和引力模型,从绿色创新效率和绿色创新联系度两方面对39个西部国家高新区的绿色创新能力进行测评,结合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导向下西部国家高新区的战略定位、功能和使命,研究提出促进西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差异化路径。结果表明,成熟型国家高新区需着力打造成为全国绿色创新的先行先试示范区;成长型国家高新区以引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低碳转型为主要任务;发育型国家高新区应发挥自身独特优势、释放绿色创新潜能辐射带动邻近高新区;潜在型国家高新区则要敢于培育其独特的绿色创新文化,为成功对接绿色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高新区奠定基础。研究结论为西部国家高新区全面转向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现实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东  
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高级文明形态,要求产业结构必须实现生态化转型。文章认为,高新区作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带动力量,亟须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融入生态文明理念优化产业选择和创新发展模式,以利益导向机制来引导构建生态产业的内生机制,建立健全产品生态链和废弃物处理机制以增强生态产业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功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沙德春  
硅谷指数是一种反映硅谷地区发展状况,分析硅谷经济成长与社区发展情况,突出挑战,从而为领导层和决策者提供分析基础的年度报告。本文基于对硅谷指数与中国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设计理念、指标内容、体系结构、制定主体以及指标功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硅谷指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灵活应变"的结构体系、"社会组织"为主的制定主体等对中国国家高新区评级指标体系建构乃至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决定,北京、沈阳、重庆、武汉和广东中山市的五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率先实施新的改革计划,其中包括开发区内的科研实体可实行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并可向社会发行股票。在这些开发区内,将通过企业实行股份制。就解决棘手的产权关系问题进行试点,以便取得经验,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顾  
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建创新生态体系的重要战略和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动力。国家高新区是发展众创空间的核心载体,在众创空间发展背景下,其应打通创新资源流通渠道和突破制度壁垒,促进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和高效对接;加快创新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构建以完备产业链为基础的创新链条,形成国家高新区持续优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利华  陈晓歌  陈红喜  姜春  
瞪羚企业作为新经济企业的典型代表,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剖析南京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现状,归纳总结瞪羚企业成长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政策支持对瞪羚企业成长作用效果十分显著,瞪羚企业对高新区经济增长贡献突出,南京高新区存在专项扶持政策欠缺、瞪羚企业数量少、科技投入强度与科技活动人员供给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南京瞪羚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应制定并落实专项扶持政策、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创新资源对接力度、强化人才支撑体系等4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晓梅  胡珑瑛  
本文首先对我国高新区创新体系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 ,然后在阐明高新区创新体系的创新绩效内涵的基础上 ,提出了高新区创新体系的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 ,按照这一原则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 ,为高新区创新体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量化的参考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